發病機製:
大體病理特征長骨骨幹偏心、邊界清楚的腫瘤組織多被骨皮質和骨膜包繞,周圍皮質增生硬化,剖麵為灰白色,質韌,呈結節樣結構,可有囊狀變及出血,有時可見骨化和鈣化,有些病例可侵及軟組織。
鏡下腫瘤組織學特征在各病例中各不相同,甚至在同一標本的不同部位也可不一樣。Weiss和Dorfman將其主要組織學特征歸為4種形式:
1、基底細胞型:條索樣和巢狀細胞相似於基底細胞癌,這些細胞在巢的中心部位,呈棱形。周圍細胞呈立方形或圓柱形,呈柵欄樣排列。網織纖維包繞細胞野,巢內細胞間網織纖維少,組織結構類似上皮。
2、梭形細胞型:與前麵相似,隻是沒有周圍的柵欄樣細胞排列。有時細胞排列為漩渦樣,網織纖維包繞單純的細胞(中胚層腫瘤的特點),這方麵相似於纖維肉瘤。
3、鱗狀細胞型:可見多數具有鱗狀上皮分化的細胞巢,細胞呈圓形或多邊形,胞質嗜酸性,有角化顆粒,細胞采用Keratin抗體染色為陽性。
4、腺樣結構型:細胞被覆大小不一的裂隙,部分裂隙內有含紅細胞的管腔,另一些裂隙空虛,被覆細胞,呈立方形或圓柱形,類似腺樣結構。網織纖維圍繞管腔,同時也分散在細胞間。所有前麵提到的細胞結構都圍繞纖維基質。基於這些特點容易區分出來,但在同一病變中多為幾種類型混合存在,而以一種為主,其中以基底細胞型最常見,其次為棱形細胞及腺樣結構,鱗狀細胞型少見。
可並發病理性骨折,纖維異樣增殖症可與本病共存。
1、病理性骨折各種營養不良和內分泌等因素可引起全身性骨質疏鬆,表現為骨皮質萎縮變薄,骨小梁變細、數量減少。主要影響脊椎骨、股骨頸、掌骨等。老年尤其病理性骨折是絕經後老年婦女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股骨頸、肱骨上端及橈骨下端骨折較為多見。
2、纖維異樣增殖症又稱纖維結構不良。其特征是纖維組織增生並通過化生而形成的骨為幼稚的交織骨。另有一種病損是在纖維組織增生的同時,有板層骨小梁形成,骨小梁表麵有骨母細胞覆蓋。除組織學表現不同外,病損發生的部位、X線表現等也不相同,故成為另一獨立骨病損,稱為骨纖維結構不良。
發病年齡10~70歲,最好發年齡為20~40歲,10歲以前極少見,性別男性略多,Mori報道156例,男性占55.8%,女性占44.2%。
最好發的部位為脛骨骨幹,幾乎90%病例發生此部位,但在尺骨,腓骨,股骨,橈骨和肱骨均有報道,本病大多為單發,偶見多發,有報道(Donald)可與纖維異樣增殖症並存。
症狀與體征:腫瘤生長緩慢,病程長,多以年計,主要為輕微的疼痛或局部的進行性腫脹,腫物很少生長為大的腫塊,病變破壞可引起病理性骨折,檢查時腫瘤質硬,表麵不平,可有肌肉萎縮,鄰近關節者可影響關節功能。
本病病因不明確,故無法直接預防本病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預防本病具有重要意義當患者出現持久的骨骼疼痛,呈輕微的疼痛或局部的進行性腫脹,腫物很少生長為大的腫塊,病變破壞可引起病理性骨折,檢查時腫瘤質硬,表麵不平,可有肌肉萎縮,鄰近關節者可影響關節功能,就應該警惕本病的可能性,早期診斷可以改善預後,預防癌腫轉移
有典型的X線表現,在脛骨,腫瘤麵限於前側的骨皮質,產生一個或數個長而淺的火山口形的X線透亮區,外有一骨膜下反應骨的薄殼,病損間有1~2cm的正常骨組織,形成獨特的皂沫狀缺損,常合並病理性骨折。
飲食應以清淡而富有營養為主。多吃蔬菜、(如卷心菜和菜花等)及蘿卜、酸梅、黃豆、牛肉、蘑菇、蘆筍、薏苡仁等、食物中含有抗癌物質,水果、牛奶、甲魚等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蛋白質和易消化的滋補食品。
腫瘤病人熱能消耗大,因此飲食要比正常人多增加20%的蛋白質。少吃油膩過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溫補食物;少吃不帶殼的海鮮、筍、芋等容易過敏的"發物";少吃含化學物質、防腐劑、添加劑的飲料和零食。忌食過酸、過辣、過鹹、煙酒等刺激物。
一、治療
1、如果腫瘤破壞仍在皮質內,廣泛切除包括受累的骨段及骨膜是非常重要的。脛骨可用自體骨、異體骨、人工材料進行重建,如果腫瘤破壞廣泛,並且已侵及皮質形成巨大軟組織腫塊,或通過保守治療局部廣泛複發可選擇截肢治療,囊內切除或不廣泛切除將是複發的根源。
2、如果發現腹股溝淋巴結轉移,必須同時進行淋巴結清掃,對於肺轉移的病例應積極手術治療,因腫瘤生長緩慢,轉移灶切除可獲得較好預後。
3、該腫瘤對放、化療不敏感。
二、預後
本病生長緩慢,轉移發生通常較晚,如果治療及時充分,大多數病例預後是樂觀的。如果腫瘤得不到徹底切除,將是複發和轉移的根源。Rosen報道(1986)27例中16例複發,4例有轉移。Jaffe報道25%的病例在術後1~8年發生轉移。Changms報道35例中22例有複發,6例有轉移,除了肺轉移外還可有淋巴結、內髒及骨內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