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病原因
當身體上部急劇前移,屈曲時,常致此損傷。
2、發病機製
以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為多發,大多在撞車的瞬間乘員身體上部急劇向前移位及屈曲,此時以椎節的前方(柱)為樞紐,後柱韌帶或棘突受牽張力作用而破裂,並延及中柱,亦可達前柱處,典型的Chance骨折骨折線是從後向前,由棘突開始,經椎板,椎弓根達椎體,非典型者,其損傷是棘突上韌帶先破裂,而後棘間韌帶,黃韌帶,後縱韌帶乃至椎間隙完全斷裂。
除了一般症狀外,還會引起其他疾病,本病可並發脊髓受累症狀。所以一經發現,需積極治療,平時也應做好預防措施。
本病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所以應積極預防。
與一般胸腰椎屈曲型骨折相似,椎節局部症狀明顯,可伴有脊髓受累症狀,但發生率較低,且程度較輕。以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為多發,大多在撞車的瞬間乘員身體上部急劇向前移位及屈曲,此時以椎節的前方(柱)為樞紐,後柱韌帶或棘突受牽張力作用而破裂,並延及中柱,亦可達前柱處。
預防:
1、通過運動改善身體平衡增強體力
2、走路時小心
3、了解藥物對自己的副作用
4、保持家居環境明亮
5、檢查家居環境的安全性
6、注意身體狀況
X線顯示橫突及椎弓根呈水平撕裂骨折(也可發生在棘突和關節突內),在由棘突水平骨折而致棘突間距增寬,椎體後緣高度或損傷平麵椎體後間隙增寬,因掃描線平行於骨折平麵,故CT檢查無陽性發生,矢狀麵斷層意義較大。
一、飲食
1、骶骨骨折食療方
(1)赤小豆適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許溫服之,本方適用於活血化瘀期。
(2)豬骨頭1000克,黃豆250克,加水小火燒爛,加鹽薑調味分飲食之。
(3)豬脊骨一具,洗淨,紅棗120克,蓮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燒爛,加薑鹽調味分多次飲之。
(4)鮮湖蟹2隻,取肉(帶黃),待粳米粥熟時,入蟹肉,再加以適量生薑、醋和醬油服食,常服。
(5)烏雄雞1隻(約500克),去皮毛內髒,洗淨,“三七”5克切片,納入雞肚中,加少量黃酒,隔水清燉,熟後用醬油蘸服,常服。
(6)生黃芪30~60克,濃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7)當歸20克,黃芪100克,嫩母雞1隻,加水同煮湯食用。
(8)紫丹參50克,洗淨,加水煮,取汁,其汁與豬長骨1000克、黃豆250克同煮,待爛熟,加入少量桂皮、鹽即成。
(9)生螃蟹500克,搗爛,熱黃酒衝服250克,餘渣敷患處,約半日“各各”有聲即好。用於骨折接骨。
2、骨折後不同時期的食療
(2)早期:食療可用三七10克,當歸10克,肉鴿1隻,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3)中期:食療可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
(4)後期:食療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二、骶骨骨折吃哪些對身體好:
1、早期(1-2周):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愈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
2、中期(2-4周):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髒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
3、後期(5周以上):受傷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複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三、骶骨骨折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早期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複。
2、忌多吃肉骨頭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會使骨折愈合時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隻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愈合產生阻礙作用。但新鮮的肉骨頭湯味道鮮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無妨。
3、忌偏食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複能力,而機體修複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愈合的關鍵就是營養。
4、忌不消化之物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夾板而活動限製,加上傷處腫痛,精神憂慮,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時有便秘。
5、忌過食白糖大量攝取白糖後,將引起葡萄糖的急劇代謝,從而產生代謝的中間物質,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機體呈酸性中毒狀態。這時,堿性的鈣、鎂、鈉等離子,便會立即被調動參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現酸性。如此鈣的大量消耗,將不利於骨折病人的康複。同時,過多的白糖亦會使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這是因維生素B1是糖在體內轉化為能量時必需的物質。維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亦影響功能的恢複。所以,骨折病人忌攝食過多的白糖。
6、忌長期服三七片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瘀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複一周以後,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複,而修複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愈合不利。
7、骨折禁飲果子露。果子露的原料是用糖水、香精、色素等調配而成。它不含有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因其含糖量較多,飲後在體內呈生理酸性。
一、中醫治療方法
1、運脾益氣法
中醫認為“脾者,運化之官”、“氣者,人之根本”。人的生長發育和各種功能活動都與“脾”和“氣”密切相關,不論什麼疾病都應重視脾胃的運化和元氣的調攝、培補。骨折手術對人體而言,是繼骨折損傷後的又一個極大的創傷,且手術對氣血的流通有很大的阻礙,所以骨折手術病人術後出現較多脾運不暢、氣滯濕阻的症狀,臨床上表現為麵黃不華、納少神疲、少氣懶言、口淡無味等症狀。此時,中醫辨證運用健脾化濕、補脾益氣的中藥,如藿樸夏苓湯、參苓白術散、歸脾湯可起到調理脾胃、增進食欲、增強體質的作用,加快切口與骨折的愈合。即使沒有明顯的症狀,適當服用一些這類中藥或者在食物中加入一些健脾益氣的飲片如黃芪、當歸、枸杞、米仁等也不無裨益。
2、養陰清熱法
骨折術後不僅耗氣而且損傷陰血,有些病人術後切口長期不愈,且有低熱、盜汗、多夢、五心煩熱等表現,可以采用滋陰清熱的方劑,如當歸六黃湯等。在平時飲食中可適當地多食用一些黑木耳、龜、鱉、棗仁等補血養陰安神之品。
3、和營通絡法
有些骨折刀口看上去已經閉合,但局部紅腫疼痛難消或骨折遲遲不愈合、生長不佳,是由於創傷導致局部氣血阻滯。根據中醫“不通則痛,通則不痛”的辯證理論,可以用理氣活血、和營通絡的方法以改善血液循環,消除腫脹疼痛,促進創傷愈合。臨床常用血府逐瘀湯、仙方活命飲等內服或者外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4、清熱解毒法
有時傷口遲遲不能愈合是由於病菌侵入,尤其是頑固的綠膿杆菌、陰溝杆菌,或是絕大部分抗生素耐藥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球菌、屎球菌等少見病菌。此時常見創口紅腫不愈,有膿液流出且經久不停。這時選用內服或外用清熱解毒的中藥也能有效地幫助控製感染,促進炎症的消退和吸收。臨床上常用的有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等。
二、西醫治療方法
1、手術治療
原則上按照椎體屈曲壓縮骨折處理,但手術率較一般屈曲性骨折明顯為高,必要時可前後雙向施術。如無脊髓損傷恢複滿意;脊髓損傷後,其治療效果欠佳。
2、保健
經常作輔助運動和活動,有助於肌體的康複和運動的恢複,避免肌肉的萎縮和運動功能的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