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骨骼> 骨與關節梅毒

骨與關節梅毒簡介

相關問答

  梅毒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性病,近年來又有新的發生。骨與關節的梅毒是全身性梅毒感染在骨與關節的表現。由於感染時間和途徑的不同,梅毒又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因梅毒孕婦體內的梅毒螺旋體侵犯胎盤後,經臍帶靜脈而侵入胎兒之後致病的,屬於先天性梅毒。此類梅毒早期即可以產生骨關節病變。後天性梅毒是梅毒螺旋體由皮膚或粘膜接觸,自裂口及破損處侵入而致病,少數因輸血傳播。

【詳情】

01骨與關節梅毒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梅毒是因感染梅毒螺旋體而引起的,是性病的一種,後天性梅毒第一期不侵犯骨與關節,第二及第三期均可致骨及關節的病變。

  按病變的發展過程可將梅毒分為三期:

  一期梅毒:為局部感染後產生增殖性炎症,可形成“硬性下疳”。

  二期梅毒:為發疹期,多在感染後1~3個月出現,因螺旋體經血流傳播全身,形成普遍的淋巴結腫大。

  三期梅毒:在此期骨,肝,心血管及神經係統均可以受累,多在數月至數十年後才發病。

  骨與關節的梅毒也可以分先天性與後天性,除先天性早期骨梅毒的骨軟骨炎有其特殊的表現外,先天性和後天性兩類病變在臨床表現,病理改變及X線所見各方麵大致相同。

02骨與關節梅毒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骨與關節梅毒當顱骨受累時,顱骨上可觸及多個不規則的腫塊呈彈韌性硬結,有時可穿破成潰瘍,若向深部發展也可侵犯顱骨內板,並向內穿破致梅毒性腦膜炎。

  晚期梅毒患者可發生梅毒瘤性關節炎,多侵犯四肢大關節,發生於膝關節為最多,輕痛,運動受限,少數梅毒瘤可破潰形成瘺管,X線表現為關節的軟組織腫大,骨質有增生及破壞。

03骨與關節梅毒有哪些典型症狀

  骨與關節的梅毒也可以分先天性與後天性。除先天性早期骨梅毒的骨軟骨炎有其特殊的表現外,先天性和後天性兩類病變在臨床表現,病理改變及X線所見各方麵大致相同。

1、先天性早期梅毒

  出生前妊娠後期發病,早者在出生後2~3周,晚者出生後6~7個月內出現臨床症狀,先天性梅毒嬰兒中約70%~80%可有骨軟骨炎病變,圍繞著骨骺的附近,所以稱病變為骨骼炎較符合,常見於長骨幹骺端,骨骺附近有大量的炎性細胞浸潤及肉芽組織形成,致骨化過程受阻,骨骺變寬,骼線不齊,軟骨多為不成熟型細胞的增殖,細胞間質雖可鈣化,但骨母細胞無活力,則鈣化組織不能形成骨小梁,病變再發展,鈣化的間質被纖維組織及肉芽組織所代替,即梅毒性肉芽腫,X線上可見幹骺端增寬,其遠側有一帶狀密度增高區,為鈣化軟骨區,其下則有一不規則的骨質疏鬆區,由肉芽組織,纖維組織及骨樣組織組成,遠端骨骺線由於軟骨細胞不能同步骨化,則形成不規則的鋸齒狀,嚴重者可見骨骺分離,幹骺端周圍可見片骨膜增生,呈骨膜炎表現,常見的病變部位為股骨,肱骨,尺骨,橈骨等長骨,多為對稱性。

  受累肢體局部可有腫脹,壓痛,肌肉萎縮,腰體下垂呈鬆弛狀,不敢自主活動,被動活動時嬰兒即啼哭,煩躁不安,臨床上稱這種表現為假性麻痹,患兒常伴有梅毒性角膜炎,皮疹,粘膜斑,鼻炎,指甲損害等,同時全身表現為衰弱,消瘦,皮鬆皺紋多,常有低燒,難以哺養。

  當新生兒或嬰兒有多發性骨骼病變時,即應想到梅毒的可能,骨損害在X線上的表現有助於診斷,但應注意與壞血病,佝僂病相鑒別,梅毒多發於出生後半年內的嬰兒,而其它的疾病發病年齡較大,有利於區分。

2、先天性晚期梅毒

  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5~15歲為多見,主要表現為骨膜炎,骨炎,骨髓炎,滑膜炎,病理改變與後天性梅毒的第三期相似,主要特征為脛骨,股骨及顱骨明顯的成骨改變,如脛骨前側骨膜的顯著增生改變,外觀形如軍刀狀,故謂“軍刀脛”或“馬刀脛”,病變局部有腫脹,壓痛,有時自覺痛明顯,呈鑽刺樣骨痛,全身無發燒,白細胞計數正常,嚴重的骨膜下感染可以侵犯皮質,但樹膠腫性骨髓炎較少見。

  病兒可有馬鞍鼻,神經性耳聾,梅毒性指炎,指骨及腕骨腫大,但不痛,X線表現為指骨呈梭形密度增高,表麵有樹膠腫樣破壞,較大的兒童(8歲以上)可以有雙側膝關節無痛性積液,影響活動不大,可以自行緩解,反複發作也不損壞關節,關節液內有大量的單核細胞,炎症不明顯,X線上無陽性表現,稱為Clutton關節。

  先天性骨關節的梅毒患兒及其母親的康華氏血清反應呈陽性。

3、後天性梅毒

  骨關節的病理改變發生在梅毒的第二,三期,第二期可累及骨膜,骨皮質,鬆質骨和滑膜,如關節囊,滑囊和腱鞘等,其中以骨膜炎為多見,約占三分之二,好發於脛骨,尺骨,橈骨,腓骨,股骨,肱骨等,常見於成年人梅毒發疹期發生,早期X線片上無變化,晚期顯示骨皮質梭形增生,骨麵有時光滑,有時有蟲蝕樣缺損,骨髓腔內發炎者較為少見。

  第三期表現以骨炎及骨髓炎多見,成年人在梅毒感染後3~7年發病,骨皮質病變以增生為主,也可伴有蟲蝕樣骨破壞,為樹膠腫性病變的表現,骨髓腔內也可發生,並可穿破軟組織形成瘺管,死骨很少見,顱骨為好發部位,長管骨中則以脛骨,尺骨,橈骨,肱骨為多見,病變常可累及整個骨質。

  當骨與關節受累之後,臨床上表現主要是疼痛,輕重不一,重時劇烈如鑽刺,常為間歇性,活動後減輕,休息及夜間加重,影響睡眠,有時僅輕痛,病變局部皮膚有腫脹,壓痛,常出現潰瘍及瘺管,關節病變表現為關節痛及反應性積液,有的為樹膠腫性關節炎,晚期脊髓癆病人能產生發生神經原性關節炎,通稱為夏科氏關節(charcot關節),臨床呈現關節腫大,不穩定,半脫位或脫位,活動範圍加大,特點是沒有疼痛,X線上見骨端硬化,破壞,脫位,骨贅增生及大小不等的遊離體。

  當顱骨受累時,顱骨上可觸及多個不規則的腫塊呈彈韌性硬結,有時可穿破成潰瘍,若向深部發展也可侵犯顱骨內板,並向內穿破致梅毒性腦膜炎。

  晚期梅毒患者可發生梅毒瘤性關節炎,多侵犯四肢大關節,發生於膝關節為最多,輕痛,運動受限,少數梅毒瘤可破潰形成瘺管,X線表現為關節的軟組織腫大,骨質有增生及破壞。

04骨與關節梅毒應該如何預防

  梅毒是以性接觸為主的傳染病,是可以預防的,從長遠的觀點看,應大力開展對梅毒致病的原因及該病對人體的危害性的宣傳,設法提高人們的文化水平及道德觀念及加強法製的監督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建立性病防治網,使梅毒患者早期得到診斷,及時得到正確的治療

05骨與關節梅毒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骨與關節梅毒常見的有先天性早發型骨梅毒和後天性骨梅毒等,骨梅毒的X線表現為多發,對稱且廣泛的骨軟骨炎,骨膜炎,骨髓炎,其中骨軟骨炎是早發型先天性骨梅毒出現最早的X線征象,骨膜炎是最常見的征象,有不同程度的骨膜增生,部分增厚的骨膜與骨幹融合使骨幹增粗,骨髓炎多為骨軟骨炎向骨幹蔓延所致,表現為蟲蝕樣骨破壞,有學者認為有骨質破壞而無死骨形成是本病的特異性表現,而另有學者認為,本病出現骨髓炎改變時並非不伴有死骨形成,唯死骨較細小。

06骨與關節梅毒病人的飲食宜忌

  骨與關節梅毒患者宜吃鈣質豐富、蛋白質含量高、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忌吃發物性的食物、燥性大的食物、強溫補性的食物。

07西醫治療骨與關節梅毒的常規方法

  梅毒是以性接觸為主的傳染病,是可以預防的。從長遠的觀點看,應大力開展對梅毒致病的原因及該病對人體的危害性的宣傳,設法提高人們的文化水平及道德觀念及加強法製的監督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建立性病防治網,使梅毒患者早期得到診斷,及時得到正確的治療。

  骨與關節梅毒的治療原則為全身治療及局部治療相結合,但以全身療法為主。診斷確切後,應及早治療。並要求梅毒患者夫婦,小兒患者的父母,必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前應作全身檢查。常用的驅梅療法:

1、油劑青黴素療法:對患先天性梅毒患者,兩周歲以內,按每公斤體重35萬單位計算為一個療程總量,分10次肌肉注射,每日或隔日一次。14歲以下至2歲者,按每公斤體重25萬單位計算。一般一個療程總量不超過600萬單位。共給以治療兩個療程,中間間隔兩周。對成人二期及晚期梅毒也以600萬單位為一個療程總量,每日注射60萬單位。對複發性梅毒則以1200萬單位為一個療程的總量。每日注射60萬單位,共20日。

2、砷鉍聯合療法:用於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在驅梅療法治療中,也應重視對局部的對症治療。如受累的患肢應製動。用石膏托或外固定支具保持患肢於功能位。對潰瘍創麵及時清潔換藥或病灶清除。對有劇烈疼痛的長管骨骨膜炎的患者可行開窗減壓術,可明顯減輕疼痛。但對有些畸形及夏科關節治療上較困難。梅毒是以性接觸為主的傳染病,是可以預防的。從長遠的觀點看,應大力開展對梅毒致病的原因及該病對人體的危害性的宣傳,設法提高人們的文化水平及道德觀念及加強法製的監督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建立性病防治網,使梅毒患者早期得到診斷,及時得到正確的治療。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