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神經> 周期性麻痹

周期性麻痹簡介

相關問答

  周期性麻痹(periodicparalysis)也稱為周期性癱瘓,是指反複發作性的骨骼肌弛緩性癱瘓為主要表現的一組肌病。

  按發作時血清鉀含量的變化可分為低鉀型、正鉀型和高鉀型三種。按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係指發病機製尚不明了和具有遺傳性者,繼發性則是繼發於其他疾病引起的血鉀改變而致病者。周期性麻痹通常是指前者而言。

【詳情】

01周期性麻痹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低鉀性周期性麻痹在我國大多數為散發,歐美國家以遺傳性或家族性多見,散發性僅占20%,故稱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基因位於1q31~32,與二氫吡啶受體基因相連,可能由基因突變致病。

  高血鉀性(高鉀型)周期性麻痹又稱遺傳性發作性肌無力症,強直性周期性麻痹,為一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肌病。近年來,發現位於17q23.1~25.3上的骨骼肌鈉通道α亞單位基因(SCN4A)存在錯叉突變,高鉀型和正鉀型周期性麻痹與這種基因突變相關,而被認為是一種骨骼肌鈉通道病。

二、發病機製

  本病的發病機製尚不太明了。大多認為鉀代謝障礙和肌細胞內外的鉀平衡失調是引起發作的主要原因。還與膜內外其他離子的分布及細胞膜上離子通道的功能改變有關。而糖代謝過程和胰島素、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內分泌激素對鉀的代謝亦有廣泛影響。

  近年來,發現位於17q23.1~25.3上的骨骼肌鈉通道α亞單位基因(SCN4A)存在錯叉突變,高鉀型和正鉀型周期性麻痹與這種基因突變相關,而被認為是一種骨骼肌鈉通道病,這些突變可引起鈉離子通道蛋白的結構改變,低鉀型周期性麻痹則認為是一種L型骨骼肌鈣通道(雙氫吡啶受體)疾病,雙氫吡啶受體基因位於1q31~32,基因的突變可引起L型鈣通道功能異常。這些離子通道的功能異常,可能引起肌細胞膜內外離子分布和膜電位的改變,使肌纖維失去興奮性而引起骨骼肌癱瘓。

02周期性麻痹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周期性麻痹的患者少數發作頻繁者可出現持久性肌無力,甚至肌肉萎縮。個別病人間歇期仍有心律不齊,常可因室性心動過速猝死。

  1、低血鉀性周期性麻痹可因隔肌、呼吸肌、心肌等麻痹而出現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心跳變慢、心律不齊、排尿障礙、咀嚼無力、進食嗆咳,吞咽困難、講話不清等。

  2、正常血鉀性周期性麻痹發病多在10歲以前。

  3、高血鉀性周期性麻痹可並發四肢麻痹,有時伴有輕度吞咽困難。

03周期性麻痹有哪些典型症狀

  1、低鉀型

  是最為常見的類型,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20~40歲多見,男性多於女性,國內多為散發,少數有家族遺傳史,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的在發作前可有暴食,酗酒,高糖飲食,疲勞,劇烈活動,情緒緊張,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寒冷等誘因,大多在夜間睡眠或清晨睡醒時發病,也有在午睡時發病,醒時發現四肢軟癱,麻木,酸痛,無力,嚴重者可有呼吸肌麻痹,出現呼吸困難。

  肢體癱瘓雙側對稱,近端為重,亦可僅波及雙下肢,波及四肢時一般也以下肢為重,有時頸肌無力,抬頭困難,肢體癱瘓程度不等,可由輕癱至全癱,肌無力一般於數小時內達高峰,檢查時發現肌張力降低,腱反射降低或消失,本病無感覺障礙,無錐體束征,腦神經支配肌肉一般不受累及。

  部分患者出現少尿或尿瀦留,心髒聽診可發現心音低鈍,心動過速,心律紊亂,重症者可有血壓下降,嚴重心律紊亂,治療不及時可能發生心跳驟停或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發作一般持續數小時至數天,通常在1周內完全恢複,發作頻率因人而異,多者可每天發作,少者終生僅發作1次,伴有甲狀腺功能亢進者發作較頻,病程長和發作頻繁者,在發作後可有持久性的肢體力弱。

  發作時的血清鉀降低(

  2、高鉀型

  較少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多在10歲以前起病和白天發病,常因寒冷或口服鉀誘發,癱瘓也以下肢近端為重,也可波及上肢及軀幹呼吸肌,癱瘓持續時間不等,自幾分鍾至幾小時,一般在1h左右,部分病人可伴有肌強直現象,多累及顏麵和手部肌肉,寒冷時加劇,發作時的血清鉀升高,可達6~8mmol/L,心電圖呈高鉀性改變,T波高聳,Q-T間期縮短。

  3、正鉀型

  很少見,也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多在10歲前起病,發作前常有嗜鹽及煩渴等表現,多在睡後或清晨發現肢體無力,其症狀類似低鉀型,但無力持續的時間大都在10天以上,減少食鹽攝入或補鉀均可誘發,發作時的血清鉀正常。

04周期性麻痹應該如何預防

  周期性麻痹的患者,癱瘓發作間隔期正常,少數發作頻繁者可出現持久性肌無力,甚至肌肉萎縮一般說,中年以後,多數病人發作逐步減少而停止

  周期性麻痹者應避免暴冷、過度疲勞、飽餐、高糖飲食或酗酒等各種已知誘因發作頻繁的周期性麻痹應重點除外甲狀腺機能亢進持續性難糾正的低鉀性麻痹應做詳細的病因檢查,除外慢性腎功能衰竭或腎上腺皮質瘤等

05周期性麻痹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1、血清鉀低血鉀性周期麻痹血清鉀低,可低到1.5mmol/L,但降低水平可與臨床肌無力征象不一致,尿鉀減少,恢複時可大量排鉀,高血鉀性周期麻痹發作時血鉀,尿鉀均升高,血清鉀上升可達7~8mmol/L,正常血鉀性周期麻痹血鉀正常。

  2、血清肌酸激酶亞單位B(S-CKB)活性升高,血清肌球蛋白含量升高,見於低血鉀性周期性麻痹。

  3、心電圖

  (1)低鉀型心電圖出現低鉀改變,表現P-R間期,Q-T間期延長,QRS波加寬,S-T段下移,出現高聳u波,重時出現不同程度房室阻滯,室性早搏或其他心律紊亂,肌電圖檢查於症狀嚴重者可見肌肉興奮性降低,運動單位電位減少,波幅降低,電刺激不出現誘發性動作電位。

  (2)高鉀型心電圖呈高血鉀性改變,見T波升高而尖。

06周期性麻痹病人的飲食宜忌

1、食療方

  川烏粥做法:生川烏頭5克,粳米100克,薑汁5毫升,蜂蜜適量,川烏頭搗碎,碾為極細粉末,先煮粳米為粥,煮沸後加入川烏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後加入薑汁及蜂蜜攪勻,稍煮l-2分鍾,煮沸即可。

  2、應該吃什麼

  中心性軟骨肉瘤病人對於熱量的要求很大,因此飲食中蛋白質要比正常人多增加20%。特別是那種意境出現營養不良情況的患者,就需要補充更多的蛋白質。蛋白質的攝入的種類最好是植物蛋白和部分動物性蛋白。

07西醫治療周期性麻痹的常規方法

  一、西醫治療

1、低鉀型

  發作時可一次口服或鼻飼氯化鉀4~10g(兒童按0.2g/kg計算),一般在數小時內顯效。以後再繼續服用氯化鉀1~2g,3次/d,直至完全恢複後停藥。重症者可以10%氯化鉀30ml加入生理鹽水l000ml中緩慢靜滴(1min輸入5ml左右),視病情嚴重程度1天滴注1~2次。有呼吸麻痹者,應及時吸痰、給氧,必要時行輔助呼吸。心律失常者可用10%氯化鉀30ml、胰島素10U加入5%葡萄糖液1000ml靜滴。在治療過程中應進行心電圖監測和複查血鉀。平時應避免過勞、進餐過飽和受寒冷等誘因。如發作頻繁者,可在睡前服用氯化鉀1~2g,持續一段時間。也可服用醋氮酰胺125~375mg/d,其預防發作效果優於鉀劑。

 2、高鉀型

  發作時飲用高糖甜飲料,也可以10%葡萄糖酸鈣10~20ml靜注,或將胰島素10~20U加入10%葡萄糖500~1000ml內靜滴。平時宜進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避免受寒、過勞、饑餓及進高鉀食物。服用醋氮酰胺等利尿藥,有預防作用。

  3、正鉀型

  發作時可靜脈滴入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鹽水1000~2000ml。平時宜進食高碳水化合物;必要時可服用醋氮酰胺等排鉀貯鈉類藥物,有預防作用。

  二、中醫治療

1、辨證論治:

  ①濕邪蘊積:

  主症:肢體軟弱無力,行動不便,身體困重,形寒肢冷,或惡寒發熱,舌苔白膩,脈緩。

  治法:祛濕瀉濁,舒筋通絡。

  方藥:雞鳴散加減。陳皮12g,木瓜15g,檳榔10g,薏苡仁15g,秦艽12g,萆解10g。

  加減:如痰濕甚,見胸脘痞悶,納呆食少,咳白痰較多者,可加法半夏、茯苓、膽星、白術、砂仁;若兼風邪者,加防風、羌活、絡石藤;若兼熱者,見心煩、尿赤,舌質紅、苔黃厚膩者,加黃連、黃柏、滑石、竹茹。

  ②脾胃虛弱:

  主症:雙下肢痿軟無力,進而波及上肢,少氣懶言,神疲乏力,食少納呆,口中無味,頭暈,心悸,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健脾益氣,調和氣血,宣通經絡。

  方藥:以參苓白術散加減。

  黨參12g,白術12g,茯苓12g,薏苡仁15g,砂仁5g,白芍15g,萆解10g。

  加減:若脾氣虧虛明顯者,可加人參、黃芪;血虛陰虧明顯者可加當歸、熟地、五味子、枸杞子。

 2、綜合治療:

  ①中成藥二妙丸、補中益氣合劑、參苓白術丸、冂薟風濕丸。

  ②單驗方:

  A.補脾維力丸:生黃芪12g,人參10g,白術10g,澤瀉10g,薏苡仁10g,升麻10g。共研細末製水丸,每次10~12g,3次/d,溫開水衝服。適用於脾氣虧虛型周期性麻痹。

  B.四妙散加味:蒼術12g,黃柏10g,薏苡仁15g,牛膝12g,秦艽12g,蠶沙8g,雞血藤10g。水煎服,每天1劑,適用於風濕阻絡型周期性麻痹。

  ③針灸療法:

  A、毫針:取大椎、肩井、曲池、合穀、環跳、足三裏、太衝、中脘、豐隆為主穴,配脾俞、胃俞等穴位。采用平補平瀉手法。每天針1次,10天為1個療程。

  B、耳針:取相應肢體、脾、胃的相應部位,采用雙側壓珠治療,每次壓3天,30天為1個療程。上,及出現心血管症狀時,應迅速采取降低血鉀措施。

  C、堅橫針:

  a、取穴:風池、曲池、合穀、足三裏、陽陵泉。對弛緩性癱瘓的肌群,采用豎刺方法,調節改善肌肉的收縮功能。通電,用疏密波、連續波,隔天交替使用。

  b、華佗夾脊穴、曲池、足三裏、環跳、風市。治療方法同上。

  c、頭針:取額頂帶中1/3、額頂帶後1/3、頂顳前斜帶(病灶對側相應部位),用小幅度提插瀉法。額頂帶中1/3宜用2根毫針由後向前排刺,額頂帶後1/3宜由前向後刺,頂顳前斜帶(病灶對側相應部位)宜沿帶向下接力透刺。在行額頂帶中1/3針時,宜囑患者思想放鬆,雙手按壓在上腹部或兩胸脅部,憋氣,然後行胸式深呼吸數次,以疏肝、健脾、和胃;在行額頂帶後1/3和頂顳前斜帶針時,宜囑患者意想患肢,做主動或被動活動,並可配合按摩手法,以促使恢複。每次行針3~5min,間隔15min後再行針1次,留針24h,1次/d,10次為1個療程。

  d、蟒針:

  取穴:中府、手三裏、合穀、秩邊、合陽、陽陵泉、足三裏。

  針法:強刺激不留針。

  三、預後

  預後一般良好。繼發因素,如甲亢、腎小管酸中毒綜合征、棉酚中毒及腎功能不全、藥物誘發的血鉀增高或降低等所致的癱瘓,預後與原發病相關。

相關問答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