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痹症檢查
(1)重力線的測量
通常可采用臥位皮尺法及站立位重錘法兩種,連續和重複的測量,可判斷重力線變化的動向及治療效果。
(2)肌力檢查
檢查某一組肌肉主動收縮時力量的大小、運動幅度、速度與連續運動的耐力,是一種客觀了解麻痹肌肉的病廢程度與現有功能的重要方法,也是製定合理手術方案及檢查效果的重要依據。檢查時,可令病人作抗阻力運動。如麻痹程度重、無力運動肢體時,則令作主動收縮檢查。
(3)肌電圖檢查
肌電圖可定性判斷肌肉功能,有助於鑒別診斷、觀察療效與判斷預後。
小兒麻痹症後遺症的肌電圖表現為:在急性期,可呈現靜息狀態,隨著恢複期的來到,可出現動作電位,常為多相電位。這種動作電位可以反映出肌肉受累的程度和範圍,此外在鑒別診斷上,可以鑒別神經元性與椎管外周圍神經性。因周圍神經損害總是前支及後支同時受累,而神經元損害則僅僅是前支所支配的肌肉受累。
(4)腦電圖檢查
(5)腦脊液檢查
至癱瘓前期開始異常,細胞數0.05~0.5*109/L之間,偶可達到1*109/L。早期中性粒細胞增高,以後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早期可以正常,以後逐漸增加,氯化物正常,糖正常或輕度增高。至癱瘓出現後第2周,細胞數迅速降低,蛋白量則繼續增高,形成蛋白細胞分離現象。
(6)血清學檢查
特異性抗體第1周末可達高峰,尤以特異性IgM上升為快,陽性者可做出早期診斷。中和抗體在起病時開始出現,持續時間長,並可保持終身,雙份血清效價4倍以上增長者可確診。補體結合抗體持續時間較短,平均保持二年,本試驗操作簡單,但特異性低,恢複期陰性可排除本病。如補體結合試驗陰性而中和試驗陽性常表明既往感染,兩者均陽性表明近期感染。
(7)血常規
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大多正常,少數患者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輕度增多。血沉增速。
(8)抗原免疫熒光法檢測抗體
近年來采用已知抗原的免疫熒光法檢測抗體,有快速診斷價值。
(9)病毒分離
起病一周內可從咽部及糞便內分離出病毒,可用咽拭子及肛門拭子采集標本並保存於含有抗生素的Hanks液內,多次送檢可增加陽性率。早期從血液或腦脊液中也可分離出病毒,其意義更大,但分離出的機會較小、屍檢時由脊髓或腦組織分離出病毒,則可確診。分離病毒通常采用組織培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