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孩口腔經常出血,本以為是換牙導致的,但有一次開始出血不止,送到醫院準備治療時,口腔突發大出血,出血量達到了3斤,相當於體內一半的血量。出血量這麼大是哪種怪疾病導致的?
遵義縣一女孩口腔常常出血不止,當她在醫院準備接受治療時,口腔突然大出血1500毫升,導致休克。經緊急手術,目前該女孩已脫離危險。據悉,她是患上了一種罕見的血管瘤。
女孩口腔流血不止
13歲的小玉家住遵義縣鴨溪鎮。今年3月30日,小玉右側大牙有輕微的出血。“這個年紀的孩子正在換牙,所以當時就沒在意。”小玉的父親王忠力說,他兌了些鹽巴水讓女兒漱口,果然止住了血。
接下來的幾天,小玉接連出現類似症狀,且均用鹽水止血,這讓父親相信,孩子隻是換牙出血。但4月6日晚,小玉口腔出血加重,血流不止。“帶到當地鎮衛生院和縣醫院,醫生都不敢接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王忠力連忙將女孩送往遵義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
據口腔醫院醫生王琨介紹,4月7日,在采取措施止血後,院方迅速為小玉進行了一係列檢查,發現其患的是一種非常罕見的頜骨中央性血管瘤。“下牙槽裏的動脈血管發生病變,長了若幹細微的支血管,將她的頜骨破壞後發生出血。”
該院醫教科主任宋慶高博士說,這種血管瘤在初期並不會有明顯症狀。“好比一棵樹,地下長了若幹支根,這些支根沒有撐破地表時,外麵無法察覺。而一旦開始出血,就是地表被撐破的時候,要解決問題,隻能從地下切掉那些支根。”宋博士說。
口腔突發出血不止 出血量有1500毫升左右
4月8日晚,正在檢查和術前準備中的小玉,突然口腔大出血,“整個嘴裏全是鮮血,一口接一口地吐。”王忠力說,因出血量大,孩子一度休克。院方稱,孩子的出血量在1500毫升左右(約三斤s),差不多是她總血量的一半。
當晚,口腔醫院聯係了遵醫附院ICU和介入科醫生為小玉止血、輸血。醫生發現,小玉口腔出血的滋養血管形成栓塞,“好比人為堵住水管上遊,減少了下遊流水量。”醫生說,采取這一措施後,小玉口腔大出血被止住。經過輸血,孩子恢複意識,“她體內的血,幾乎全部換了一遍”。
為及時手術,4月9日早上,在北京出差的宋博士乘機返回遵義,在另幾位醫生的配合下,曆時3個多小時順利完成手術。小玉終於脫離了危險。
保留部分頜骨 女孩留住美麗
宋慶高博士說,受血管瘤病變影響,女孩的右頜骨,已經形成8×2.5厘米大小的腔竇,“相當於一個空洞。”從方便手術考慮,完全可能將她右側頜骨去掉,但那樣會形成麵部缺陷,影響美觀,而且右側無法長牙。
為讓這名13歲的女孩長大後不留下麵部遺憾,醫生保留了約三分之一的頜骨,這從外表上看不出任何缺陷。“不過,女孩今後不能吃硬東西,比如啃骨頭、啃甘蔗。”醫生說。
頜骨中央性血管瘤:口腔科的隱匿殺手
頜骨中央性血管瘤,屬於真性血管瘤,臨床上少見且隱匿,但卻是一種具有潛在危險性疾病,很少在症狀前明確診斷。往往在門診施行常規拔牙術時出現洶湧大出血,因此造成的死亡者並非罕見。若不了解,冒然手術或拔除患區牙齒,可引起致命性大出血。
頜骨內血管瘤雖然多是先天性的,但多數在20歲左右出現症狀,約65%發生在下頜骨,表現為生長緩慢的無痛性腫塊。可造成麵部畸形,患者牙根時出現反複自發性出血,牙齒可發生鬆動、移位。有的可伴有黏膜血管瘤樣增生,偶能感覺到腫物處有搏動或局部發麻、疼痛。由於頜骨中央性血管瘤常常會發生突然性出血,而且出血嚴重,特別是在拔牙時。
因此,在第一現場為病人進行及時有效的止血,對搶救病人和進一步確診,製定合理治療方案治愈病人是至關重要的。當在常規拔牙術時,牙槽窩洶湧止血,處理主要是壓迫止血,以指壓牙槽窩止血,並盡快用骨蠟及碘仿紗條填塞牙槽窩,並加壓作褥式縫合,必要時進行輸血,補液等綜合措施。在局部止血同時,及時轉送病區監護,給予輸血、補液、抗休克等治療,使病情穩定,為進一步治療原發病贏得時間。局部止血難以奏效時甚至不得不行頸外動脈結紮。
當患者無明顯原因牙齦反複出血,每次出血量多,出血又不易停止,而白細胞、出凝血時間及血小板計數等又在正常範圍內,應首先考慮有血管瘤的可能。進一步檢查包括X-RAY,必要時CT檢查和MR檢查,尤其是X-RAY檢查發現可疑體征者,進一步MR檢查基本可明確診斷,以及了解範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