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耳道疾病高發的群體,因為兒童的耳朵發育不全,耳道的防護能力較低,很容易被細菌所感染,因此,兒童的耳朵疾病發病率較高,而治療方麵一般采用滴耳液來進行處理,兒童有專用的滴耳液,但是使用方法上麵需要注意一些事項。
1.滴耳前,溫一溫
人的耳朵除了聽聲音,還是維持平衡的重要器官。常有些患者用了滴耳液後感到頭暈、惡心,這是由於滴耳液的溫度比人的體溫低很多的緣故。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內耳前庭器官對冷刺激非常敏感,收到刺激後就會引起眩暈、惡心。滴耳前可先把藥瓶放在手心捂一捂,或者放到溫水中溫一溫,使藥液溫度接近體溫,但切記不能使滴耳液溫度過高。
如果是患有化膿性中耳炎,滴藥前需將膿性分泌物用消毒棉簽拭淨,或用3%雙氧水徹底清洗外耳道。衝洗後再用消毒棉簽拭幹淨外耳道,然後再滴藥。
2.滴耳時,拉一拉
滴藥時一般采取坐位側偏頭或側臥於床上,患耳朝上,抓住耳垂拉向後上方(3歲以上兒童及成人)/後下方(3歲以下兒童),使耳道變直,滴管吸滿藥液,滴入規定滴數的藥物。這樣滴藥可以使藥液沿外耳道緩緩流入耳內。注意滴管不要觸及外耳道壁,以免滴管被汙染。
3.滴耳後,按一按
滴耳後應保持原體位3~5分鍾,並用手指輕輕按壓耳屏,通過外力作用使藥液直達患處。起來後,外耳道由原先的豎直狀態變成水平狀態,外耳道裏的藥液會流出一部分,這是正常現象,擦掉流出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