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還小吃東西還是多注意一些,尤其是新生兒。家裏老人家帶孩子的方法很多不科學和落後的,不過民間也有些中醫的方法是正確的,小孩嘴巴起泡可大可小,建議是先請教醫生了之後再去使用民間的中醫方式,大人吃了也許沒有關係,但是小孩的腸胃係統還沒有發育完全,受不了這樣的刺激的。
1、新生兒出生2-5天之後,嘴唇上往往起白色薄皮,有的父母常常用手去揭或用力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往往會導致出血或感染。 新生兒嘴唇出現白色薄皮時,可用石蠟油或熟花生油塗在嘴唇上,每次吃完奶後塗搽1次,待其自然脫落。還可用消毒紗布在溫開水內浸濕後覆蓋在嘴唇上,待1小時後揭開紗布,用消毒的小毛巾輕輕擦拭。千萬不要硬揭,以免出血或感染,給新生兒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2、寶寶是不是得了鵝口瘡?鵝口瘡是一種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多發生於新生兒和嬰幼兒。白色念珠菌可以在健康人的皮膚、腸道、陰道寄生。由於孩子入口的東西不幹淨:乳具消毒不幹淨、乳母的乳頭不幹淨、照顧孩子的人手不幹淨造成孩子所用物品汙染,對於缺乏抵抗力的新生兒或小嬰兒都容易引起鵝口瘡的產生。也有的新生兒是經過產道分娩感染的。 鵝口瘡的主要表現:口腔黏膜上出現白色乳凝塊樣物,常見於頰黏膜、上下唇內側、舌、牙齦、上齶等處,有時可蔓延至咽部。此白膜不容易拭去,剝落後局部黏膜潮紅。一般孩子無疼痛感,不流口水,吃奶不受影響,但是病變嚴重可引起嗆奶,吞咽困難、呼吸困難。
3、嘴唇發白腫脹了,象起泡,但不知道寶寶發燒了沒有,如果再加上發燒,那有可能是病毒感染了,得了庖疹性咽炎,還是帶寶寶上醫院去看看看吧!皰疹性口炎發病比較突然,表現為發熱,體溫通常在38度左右,頭痛、煩燥不安,口水增多,由於口腔疼痛,不愛吃東西,頜下淋巴結腫大、並伴有觸痛等。一般在2~3天後,體溫多逐漸下降,而口腔症狀確開始加重,全口的牙齦充血紅腫,呈暗紫紅色,輕輕一碰就會出血,口腔粘膜充血,看上去是深紅色的,上麵有許多針尖大小的水泡,直徑1~2毫米,成簇分布,壁薄而透明,水皰很快破潰,融合後形成大小不等、邊緣不規則的潰瘍或糜爛麵,表麵常覆蓋有一層灰白色的、不能被擦掉的膜,醫學上叫假膜。由於潰瘍麵大,又在多部位同時出現,疼痛常很劇烈,唾液分泌大量增加。如有繼發感染時潰瘍表麵的假膜增厚,顏色變得汙穢,還會出現口臭, 因此患兒十分痛苦。有時病變還波及到口唇周圍的皮膚,在口角及上下唇皮膚可出現紅色的斑疹,斑疹的上麵小水皰聚集成簇狀,破裂後幹燥結痂,痂皮一經脫落,可留有暫時的淺咖啡色的色素沉著。皰疹性口炎的病程一般為7~14天。有繼發感染時,病程可延長至2~3周。
隻是簡單的上火,一般保證孩子的睡眠,中午最好午睡,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多喝水,保持身體營養均衡,增強免疫力。同時保持口腔的清潔,睡前漱口,刷牙之後不再吃東西,尤其是甜食,熱氣的食物更應該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