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肛周膿腫:主要是指直腸周圍軟組織、肛管等部位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所導致的膿腫,肛門上出現小肉疙瘩,同時還會出現瘙癢、異味等症狀,要用溫水坐浴,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同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紅黴素等藥物治療。如膿腫比較嚴重,可以手術治療,比如在醫生的指導下做膿腫切開引流;
2、直腸息肉:出現直腸息肉,擠壓肛門後,嬰兒肛門上會有肉塊疙瘩,嚴重者需要立即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手術治療,如經肛門內鏡切除息肉等;
3、痔瘡:出現痔瘡後,直腸靜脈腫脹壓迫肛門皮膚,痔瘡突出後可能會出現小肉疙瘩,嬰兒肛門上有小肉疙瘩,也可能會出現疼痛、出血反應,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浴,同時攝入一定的水分,有助於緩解症狀;
4、脫肛:臨床上出現脫肛後,直腸下脫,肛門出現小肉疙瘩,有可能導致嬰兒肛門出現小肉疙瘩,如果有異常疼痛反應,需要到醫院進行手法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