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何傑金氏病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多見,這種疾病是屬於一種惡性的淋巴腫瘤,容易導致人體鼻咽部受到傷害,同時也會容易導致一些身體並發症,對身體的健康危害非常大,而患有非何傑金氏病主要的正在表現為腸道出現問題,由於腫瘤的壓迫,容易導致的一些症狀,需要及時治療。
非何傑金氏病為惡性淋巴瘤的一種,一般為淋巴結腫大或淋巴組織豐富的部位出現腫塊以鼻咽部、胃腸道常見。產生一些壓迫症狀。
綜述
此病的發病率近年有增高趨勢,幾乎占人類惡性腫瘤的5%。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此病的形成是有長期抗原刺激下機體喪失了對淋巴細胞正常增殖伯調控而發生的,尤其當兩種因素並存時,更易促使其發生。
環境因素
(1)輻射 強直性脊椎炎放射治療後,包括非何傑金氏淋巴瘤在內的癌腫發病增多。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後幸存者中,非何傑金氏淋巴瘤的發病率顯著增多。
(2)藥物 有報道苯妥英鈉長期口服者非何傑金氏淋巴瘤發生率增多,但尚有待進一步證實
(3)職業 麻醉師,接觸氯乙烯者,橡膠生產或石油提煉工人,砷、苯氧乙酸和氯酚接觸者以及獸醫等均有發病增多的報道。
(4)感染 血吸蟲病和麻風等慢性淋巴係統刺激疾病,可導致發病增多,但人類相互傳染的證據不足。
(5)飲食 報道不多,但發現非何傑金氏淋巴瘤的死亡率是和飲食過量有關;還和牛肉蛋白質消耗量、飲水中有機化合物汙染以及鉛和鎘的含量相關聯。
目前對此病主要有放療、化療、骨髓移植及中醫藥等治療方法。
1、低度惡性淋巴瘤,可給予單藥或多藥化療,全身照射或聯合使用化療和放療治療,較好的方案是使用使用聯合化療後給予全淋巴結照射治療。
2、中度和高度惡性淋巴瘤,給予強烈聯合化療進行治療,主要包括以下藥物,如環磷酰胺、阿黴素、長春新堿、強的鬆、甲氨喋呤、博萊黴素、鬼臼堿、和阿糖胞苷等藥物。
3、注意中樞神經係統給予預防性用藥。
並發症治療
1、應對縱隔病變(上腔靜脈綜合征)、胃腸道病變(出血或穿孔)、腫瘤溶解綜合征等可能存在的情況給予及時的診斷治療。
2、有明顯的免疫缺陷(如艾滋病)、多發的感染、以及結節病變都可能影響化療的作用而使化療失敗。
1、低度惡性淋巴瘤經聯合治療後,可有70%以上的患者持續緩解4年以上,而到8年,多數低度惡性淋巴瘤死於進展淋巴瘤。
2、.中度與高度惡性淋巴瘤經聯合化療後,可有60%患者持續緩解4年以上,而到8年,多數患者仍然持續無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