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腫瘤,大家一定不陌生,在我們當代生活中,腫瘤病的發生越來越頻繁了,對於這種疾病我們都是很畏懼的,它的危害性極大,也比較頑固一般隻有良性腫瘤才有可能通過做手術來治愈,而對於一些惡性腫瘤,醫學上還是對此束手無策。大家聽過顆粒細胞瘤嗎?它常見的好發部位就是皮膚,因為這種病比較罕見,所以出現的時候常常很嚴重。對此我們臨床上的治療方法也隻有通過手術或化療的方法來控製。
顆粒細胞瘤有兩種類型,一類表現為臨床惡性、組織學良性;另一類表現為臨床和組織學均為惡性。目前較公認的惡性標準是:
1.病理形態良性,但臨床複發或有轉移。
2.體積大於4~5厘米,核分裂2/10HP,有梭形細胞瘤,核大並核仁明顯,有壞死,生長迅速或複發,此六種現象不必全部具備。惡性顆粒細胞癌罕見,常發生於皮膚或皮下組織,最常見於舌,少數也見於膀胱和喉部。腫瘤邊界不清,可因增大而破潰,常發生局部淋巴結或廣泛內髒轉移。
因為顆粒細胞瘤的症狀有時跟其他疾病的症狀有點相似,所以臨床上我們一般還要做鑒別診斷來區分:
1.鱗狀細胞癌,癌細胞內雖偶見顆粒,但電鏡下有橋粒,顆粒對PAS染色呈陰性反應。
2.顆粒細胞基底細胞癌,顆粒對PAS染色雖亦呈陽性,但顆粒細胞的胞核偏向一側,瘤細胞團周邊基底樣細胞排列成柵欄狀。
那麼造成這種可怕的疾病的因素可能是什麼呢?一些腫瘤醫院的專家提出以下幾種可能性以及相關的預防措施,我們一起來看看。
環境因素(30%)
是指圍繞著人類的外部世界,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的綜合體。環境為人類的社會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廣泛的空間,豐富的資源和必要的條件,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種。
遺傳因素(20%)
遺傳(heredity)是生物親代與子代之間、子代個體之間相似的現象。是指親代的性狀又在下代表現的現象。但在遺傳學上,指遺傳物質從上代傳給後代的現象。
飲食因素(20%)
患者暴飲暴食,而後以催吐或不正當排泄方式(吃瀉藥)將未消化完的食物排出,也可能出現減食甚至不吃的現象,從而導致身體胃腸道功能紊亂。
預防
合理膳食可多攝入一些高纖維素以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營養均衡,包括蛋白質、糖、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等必需的營養素,葷素搭配,食物品種多元化,充分發揮食物間營養物質的互補作用,對預防此病也很有幫助。
通過以上的詳細介紹,我們也可以了解到雖然目前醫學上還不能夠確診造成皮膚患上顆粒細胞瘤的主要因素是什麼,但是我們還是需要找到一些方法來預防,所以合理的營養飲食調配是非常重要的,隻有身體健康,自身免疫力達標,才能不給任何疾病有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