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多發於寒冷季節,多見於20歲-40歲的男性,以下肢尤其是左下肢靜脈為主,侵犯足背、蹠、脛動脈多見。病人多有寒濕、嗜煙、外傷等病史。
由於血管痙攣、血栓形成,導致管腔狹窄閉塞,導致供血不足或缺血而出現臨床症狀。按照病情的發展,分為三期。
第一階段局部缺血
病人有雷諾現象,初起患肢有疲勞、寒冷等感覺,皮膚出現暫時性或持續蒼白、發紺,麻木、刺痛、灼熱感。患肢上舉時蒼白,下垂時膚色變紅。病人間歇性跛行,每行走一段路程後,患肢小腿或足底有酸脹疼痛感而出現跛行,休息片刻後症狀緩解或消失,再行走相同或短距離後,出現肢酸脹疼痛。隨著病情的加重,行走距離縮短。有些病人出現小腿遊離性紅硬條索(血栓性淺靜脈炎)。
第二階段營養障礙期
當間歇性跛行時,行走距離越來越短,最終出現持續性疼痛,即靜息痛,稱為靜息痛。特別是夜間疼痛較重。如有神經炎,疼痛範圍擴大,表現為電擊狀疼痛,病人常彎腰屈膝而坐,四肢懸垂床邊而臥,以減輕疼痛。足部肌肉明顯萎縮,皮膚幹燥,汗毛脫落,趾甲增厚,生長緩慢。
第三階段組織壞死期
當動脈管腔完全閉塞,組織供血停止時,肢端發生幹性壞疽,指/趾尖或甲周發黑、幹癟,然後發展成潰瘍或壞疽。指/趾端壞死自己脫落,形成經久不愈的潰瘍。同時感染時,則有明顯的紅腫、足劇烈疼痛、全身發熱,轉變為濕性壞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