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是一種具有很強遺傳性的皮膚性疾病,常常由於治療不當或者休息不好會引起神經痛的後遺症,那麼帶狀皰疹引起的神經痛要怎樣治療才能讓患者遠離痛苦呢?藥物治療是必不可少的。
1. 藥物治療
國際上推薦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治療的一線藥物: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為類似卡馬西平的抗癲癇藥物,但副作用明顯小於卡馬西平等藥物。服用加巴噴丁、普瑞巴林三個月以上需定期檢查肝腎功能、血常規等,以免骨髓抑製。曲馬多等鎮痛藥物也是治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常用藥物,常和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合用。另外常用的藥物包括抗抑鬱藥、激素、非甾體類鎮痛消炎藥、局部麻醉藥貼劑等。藥物治療能明顯減輕患者的疼痛症狀,部分患者隻需藥物治療。但是,對於頑固性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患者,藥物治療隻能減輕症狀,而不能控製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爆發痛發作。對於頑固性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患者,除藥物治療外,還需采取其他治療方式。
2. 神經阻滯
神經阻滯對控製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爆發痛有一定的效果,特別是在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早期。常用的神經阻滯方法包括硬膜外阻滯、神經幹阻滯、椎旁阻滯等。神經阻滯需要一定的時間,通常兩周左右。
3. 皮內注射
皮內注射藥物如肉毒素等也有一定效果,特別是對於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皮膚摩擦痛。
4. 神經毀損
經過上述治療,仍有部分患者不能控製疼痛,則可考慮神經毀損治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好發於胸、肋、背以及臉部,對於這些部位的感覺神經毀損,如果控製的好並不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其他功能,因此可以考慮神經毀損。神經毀損的方式有化學毀損和射頻毀損。化學毀損由於可控性較差現在少用,而射頻毀損由於可控性較好因此更為安全,因此較多使用。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涉及重要的部位以及神經不可視等因素,胸背部神經毀損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其成功率在50-60%,而麵部神經毀損成功率較高,在90%以上。而對於其他部位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如四肢部位出現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不適宜應用神經毀損的方式治療。
5. 脊髓電刺激
經過上述治療後,90%的患者可以明顯減輕疼痛,可以通過繼續服用藥物控製疼痛。但仍有10%左右的患者,上述治療仍然無效。這時可以考慮脊髓電刺激治療。脊髓電刺激是指將電極植入椎管內,用脈衝電流刺激掩蓋疼痛刺激,從而治療臨床頑固性難治疼痛的一種方法。對於上述各種方法都無效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患者,可以考慮行脊髓電刺激治療。
6. 其他
其他方法包括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等。
總之,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一種非常難治的神經病理性疼痛,通過上述綜合治療可以將絕大多數患者的疼痛控製在可以接受的水平,讓其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武漢市第一醫院疼痛科,對於各種頑固性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治療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深得患者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