蹠骨是由五個長骨構成的,而在眾多骨折中,蹠骨骨折是臨床中最常見的骨折,其中第1蹠骨最粗大,發生骨折的機會較少,第2-4蹠骨發生骨折的機會最多。原因大多為重物打擊、碾壓以及足內翻造成,其中足內翻是一種發育性畸形,在孩子一出生時就能發現的由於脛骨後肌痙攣引起的踝關節畸形。
雖然蹠骨容易發生骨折,不過蹠骨骨折嚴重嗎?
疾病病因:
在足的5個蹠骨中,第1蹠骨最粗大,發生骨折的機會較少,2-4蹠骨發生骨折機會最大,第5蹠骨基底由於是鬆質骨,常因腓骨短肌猛烈收縮而發生骨折。在大多數情況下,蹠骨骨折為直接暴力引起,如重物打擊,車輪碾壓等,少數情況下,由長期慢性損傷(如長跑、行軍)致第2或第3蹠骨幹發生疲勞骨折。
診斷檢查:
受傷後足部疼痛,腫脹、皮下淤斑,足部短縮畸形,不能行走,檢查可發現骨折部局限性壓痛,有縱向扣擊痛,前足的正位、側位及斜位X線拍片可準確判斷骨折的部位,類型和移位情況。
治療方案:
第2-4蹠骨基底骨折常有向下、向後移位,並可導致前足血循環障礙,傷後應緊急手法複位,石膏外固定,若手法複位失敗,經蹠骨頭下方打入髓內針,通過骨針端直到跗骨作內固定。單純的第5蹠骨基底骨折在足外翻位用繃帶固定或石膏固定4-6周後即可進行功能鍛煉。
無移位的單一蹠骨幹骨折不需特殊治療,休息3-4周即可下地活動,有移位的多個蹠骨幹骨折現實行手法複位,若不成功則行切開複位,經蹠骨頭下方打入髓內針固定4-6周。
有移位的頸骨折先試行手法複位,成功後用石膏托固定,在石膏硬固之前,要仔細塑性,才能使骨折端固定良好。若手法複位失敗,作切開複位,交叉鋼針內固定,4-6周後可拔除鋼針。骨愈合牢固後負重行走。
1、飲食護理
有益的:
1、高能量、高蛋白膳食:有助於恢複元氣。但宜在骨折2周後食用。骨折初期還應以清淡飲食為宜。
2、維生素d:骨折後若一直在室內休養,曬不到太陽,容易缺乏致維生素d。因此骨折後要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肝髒、蛋黃等),並盡可能多曬些太陽。
3、維c: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有山楂、鮮棗、獼猴桃、草莓、桂圓、荔枝、柑橘等,蔬菜則有黃花苜蓿(草頭)、辣椒、甜椒、油菜薹、花椰菜、抱子甘藍(湯菜)、苦瓜、豆瓣菜、綠花菜、青莧菜等。
4、水:骨折後由於久坐不動,容易引發便秘,此時應多喝些水來保證腸道暢通。
禁忌:
1、骨頭湯:很多人認為骨頭湯可以補鈣,其實骨頭裏的鈣質並不能直接被人吸收。骨頭湯裏麵的主要營養是膠原,多吃膠原對骨折病人是有益的,但在骨折後的1-2周內不宜多吃,因為太過於肥膩了,可能會使得瘀血積滯,影響恢複。
2、補鈣:雖然鈣是骨頭的重要成分,但補鈣對治療骨折並無好處,反而可能引起血鈣增高。骨折病人如本身並不缺鈣,隻要加強功能鍛煉就能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加速斷骨的愈合,不應盲目補鈣。
3、不消化之物:骨折病人由於長期在家休養,加上傷處腫痛,因此食欲往往不振。如吃太多有營養、滋膩的食物,不但會更倒胃口,還會引發便秘。故骨折後應多吃利於消化通便的食物,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脹氣或不消化食物。
4、糖:骨折後如過量食用糖類,可導致鈣被大量損耗,不利於骨折患者的康複。過多的白糖還會使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維生素b1不足,將大大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影響功能的恢複。
5、三七片:骨折初期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治療骨折出血。但骨折恢複一周後,出血已停,傷骨處需要有新鮮的血液供應方能快速複原,如此時還服用三七片會導致血管一直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不暢,對骨折愈合不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