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是傳統中醫的一種治療方法,它是通過推拿按拽等一些手法來進行治療,對於骨折脫臼錯位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在運用正骨治療的時候,醫生的臨床經驗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在治療的過程當中,以及治療以後,才不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問題,這項治療方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曆史,如果想要進行這方麵的治療,應該到比較大的醫院進行。
什麼叫正骨
正骨,中醫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療骨折、脫臼等疾病。正骨,為專科名,是診治損傷的專科,也是古代醫學“十三科”之一,亦有稱為傷科或骨傷科的。
正骨對象主要是外力作用所致的骨、關節和軟組織的損傷,但也包括同類原因引致的體內髒器損傷。“正”字在此作動名詞。即整治因骨關節損傷使肢體變形複原位的一門科學技術。
元代官方醫療製度中設有“正骨兼金鏃科”。因此,元代以正骨專長的醫學家危亦林在其《世醫得效方》卷十八設有“正骨兼金鏃科”以專門論述骨關節損傷及金刃所傷疾病之脈因證治。《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訣》指出:“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損傷之證也。”
起源
“正”字在此作動名詞。即整治因骨關節損傷使肢體變形複原位的一門科學技術。元代官方醫療製度中設有“正骨兼金鏃科”。因此,元代以正骨專長的醫學家危亦林在其《世醫得效方》卷十八設有“正骨兼金鏃科”以專門論述骨關節損傷及金刃所傷疾病之脈因證治。《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訣》指出:“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損傷之證也。”
分類
正骨主要分為骨折和脫位,骨折係指由於外傷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質部分地或完全地斷裂的一種疾病。
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壓痛,局部腫脹和出現瘀斑,肢體功能部位或完全喪失,完全性骨質尚可出現肢體畸形及異常活動;脫位就是相互接觸的骨頭(通常指關節)因受外力作用,使其脫離原位,不能再正常發揮作用。脫位還可能是先天性的,或者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並發症。關節曾經受過傷的人,易發生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