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氣是一種在中醫學上的特有說法,主要是指患者會經常感覺到咽喉部位存在異物感,從西醫的角度看來梅核氣就是咽喉的神經官能症。雖然梅核氣問題並不會給患者的正常呼吸以及吞咽功能帶來影響,但是也會讓患者十分難受。那麼使用半夏厚樸湯對梅核氣的治療效果好嗎?
梅核氣是指以咽部有異物感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為主要特征的疾病。相當於西醫學的咽部神經官能症或癔球症。
本病多發於中年女性,盡管不影響呼吸、吞咽等正常生理功能,但由於咽喉的異物感,常令患者憂心忡忡,精神負擔過重,甚至出現嚴重的恐癌心理,以致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本病中醫屬“鬱病”範疇,多與七情鬱結、氣機不利有關。以憂思傷脾或肝鬱日久、橫逆犯脾為發病基礎,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氣互結於咽喉為其病機。臨床以咽部異物阻塞感為主要症狀。其狀或如梅核,或如炙臠,或如貼棉絮,或如蟲擾,或如絲如發,或如痰阻,或如球如氣,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不痛不癢,不礙及飲食。多於隋誌不舒、心情鬱悶時症狀加重。
筆者通過對208例梅核氣患者采用半夏厚樸湯加減治療,發現此方療效顯著,副作用小且病變複發率低。現將《金匱要略》所載半夏厚樸湯介紹如下:
組成:製半夏12克,厚樸9克,茯苓12克,生薑15克,蘇葉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行氣散結,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氣。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滿悶,或咳或嘔,舌苔白潤或白滑,脈弦滑。
方劑解析:本方證因痰氣鬱結咽喉所致。情誌不遂,肝氣鬱結,肺胃失於宣降,津液不布,聚而生痰,痰氣相搏,結於咽喉,故見咽中如有物阻。嘔吐不出,吞咽不下,肺胃失於宣降,還可致胸中氣機不暢,而見胸中滿悶,或咳嗽急或惡心嘔吐等。氣不行則鬱不解,痰不化則結難散,故宜行氣散結、化痰降逆。方中半夏辛溫入肺胃,化痰散結,降逆和胃,為君藥。厚樸苦辛性溫,下氣除滿,助半夏散結降逆,為臣藥。茯苓甘淡滲濕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薑辛溫散結,和胃止嘔,且製半夏之毒;蘇葉芳香行氣,理肺疏肝,且助厚樸行氣寬胸,宣通鬱結之氣,共為佐藥。全方辛苦合用,辛以行氣散結,苦以燥濕降逆,使鬱氣得疏,痰涎得化,則痰氣鬱結之梅核氣自降。精神症狀明顯,多疑多慮者,可加炙甘草、大棗、浮小麥;胸悶痰多者加瓜蔞仁、薤白;納呆、苔白膩者加砂仁、陳皮;若兼脾虛者,可合四君子湯加減。該方經千年流傳,在臨床上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梅核氣一般病程較長,用藥不宜峻猛,應注意理氣而不耗氣,活血不破血,清熱而不傷胃,祛痰而不傷正。除藥物治療外,精神疏導對本病有一定作用,解除致病原因,使患者正確對待自己的疾病,增強治愈疾病的信心,可以促進病情的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