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性肝癌的治療方法

作者:養生小編  時間:2016-09-22 15:22:41  來源: 大眾養生網

人一生病就擔心健康問題。為了遠離轉移性肝癌,擁有健康,人就要學會養生健身,隻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保持健康長壽。

  近年來,轉移性肝癌的治療有了較大進展。由於隨訪製度的完善,新的影像檢查技術的應用和血清標記物的檢測,轉移性肝癌患者獲得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機會增多,其生存率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在繼發性肝癌的治療同時需結合原發灶的治療。目前治療方法有手術切除、化療、肝動脈栓塞化療和生物治療等。

1、手術治療:有肝葉切除術、肝動脈結紮術和肝切除術。美國有學者報告,在有3個或3個以下轉移灶的患者中,如轉移灶被切除且切緣幹淨,5年生存率可達30%~40%,肝轉移的複發率小於20%。對於肝轉移灶在4個或4個以上者,如采取肝髒病灶切除術,罕有生存至3年的,而且肝內病灶通常會有所增加。除類癌外,在無肝外轉移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切除所有可見的肝轉移病灶。

2、肝動脈灌注化療(HAI):Bterman等(1950)首創本法治療,20世紀60年代方引人注目,直至70年代由於操作技術日臻完善和並發症明顯減少而被廣泛采用。但是所用藥物的選擇、適應證以及給藥方案等問題仍無定論。目前認為HAI可用於不能切除的無肝外病變或肝外病變較小的肝轉移癌患者。

3、經其他途徑化療:有全身化療和肝動脈插管化療兩種方法。前者不但療效差,且毒副反應大,晚期的病人多不能耐受,因而臨床較少采用。經皮股動脈穿刺肝動脈插管化療藥物灌注或栓塞適用於原發癌已無法根治或未能找到原發灶病例,以及肝內廣泛轉移或還有肝外多處轉移者。常用的化療藥物有氟尿嘧啶(5-Fu)、絲裂黴素(MMC)、多柔比星(阿黴素)和順鉑等。肝動脈栓塞治療常用碘化油、吸收性明膠海綿、藥物微球或微囊等,可明顯提高療效。

4、合並應用化療:20世紀80年代初,有人應用降解澱粉微球暫時阻斷肝小動脈毛細血管通道,再經肝動脈注射卡莫司汀(卡氮介),提高肝腫瘤局部藥物的濃度,減少藥物外逸至體循環。Kato等(1981)應用含絲裂黴素的降解乙基纖維素微球,同時具有阻塞肝小動脈分支和緩釋藥物的作用。這種栓塞化療方法雖較合理,但常因腫瘤與正常肝組織之間存在動靜脈瘺分流而影響療效。Looney等(1979)試驗動脈灌注治療18例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中位生存期為8個月,其中2例死亡與治療有關。再手術或屍檢時肉眼觀察發現腫瘤消失者4例,其中1例死於肝壞死。由於本療法並發症的發生率和病死率均較高,應用受到一定限製。此外Grady(1979)應用鐿微球經肝動脈注射作為內照射治療25例患者,其中17例症狀緩解,3例因此療法死亡。雖然各種去動脈療法均可因肝腫瘤有明顯的動脈供血而獲得療效,但是Ekberg等(1986)報道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經暫時性去動脈療法後長期持續經肝動脈灌注氟尿嘧啶(5-Fu)的療效反而不及單用氟尿嘧啶(5-Fu)者。近年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應用肝動脈化療栓塞結合無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療肝轉移癌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5、輔助療法:此法適用於原發癌根治術後有可能複發者、已知抗癌藥物確實有效或複發時治愈的機會較小,以及所有輔助療法無不良反應者。大多數患者術後不需要使用輔助性化療。

6、放療:除少數對放療敏感的腫瘤如精原細胞瘤外,放療對多數腫瘤的療效並不理想,可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

7、無水乙醇注射局部治療:在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瘤內無水乙醇注射是近年興起的一種局部治療方法,適用於肝內孤立性病灶,或最多不超過3個病灶,直徑在3cm以內。該方法可使腫瘤凝固壞死和纖維化,延長病人生存時間或為腫瘤手術切除創造條件,單個病灶經多次治療還有可能完全消退。

對於年紀大的人來說,轉移性肝癌的到來,如果想要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那麼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避免疾病的困擾。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