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生病的時候,人是最需要的照顧的。尤其是腹膜炎患者,這時候是最需要別人的熱情關懷,
腹膜炎是由細菌感染、化學刺激或損傷所引起的外科常見的一種嚴重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腹肌緊張,以及惡心、嘔吐、發熱,嚴重時可致血壓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應,一般本病需要采用下麵的方法進行治療。
1、體位
在無休克時,病人應取半臥位,有利於腹內之滲出液積聚在盆腔,因為盆腔膿腫中毒症狀較輕,也便於引流處理。半臥位時要經常活動兩下肢,改換受壓部位,以防發生靜脈血栓形成和褥瘡。
2、禁食
對胃腸道穿孔病人必須絕對禁食,以減少胃腸道內容物繼續漏出。對其他病因引起之腹膜炎已經出現腸麻痹者,進食能加重腸內積液積氣使腹脹加重。必須待腸蠕動恢複正常後,才可開始進飲食。
3、胃腸減壓
可以減輕胃腸道膨脹,改善胃腸壁血運,減少胃腸內容物通過破口漏入腹腔,是腹膜炎病人不可少的治療,但長期胃腸減壓妨礙呼吸和咳嗽,增加體液丟失可造成低氯低鉀性堿中毒,故一但腸蠕動恢複正常應及早拔去胃管。
4、靜脈輸入晶膠體液
腹膜炎禁食患者必須通過輸液以糾正水電解複和酸鹼失調。對嚴重衰竭病人應多輸點血和血漿,白蛋白以補充因腹腔滲出而丟失後蛋白防止低蛋白血症和貧血。對輕症病人可輸給葡萄糖液或平衡鹽,對有休克之病人在輸入晶膠體液之同時要有必要的監護、包括血壓、脈率、心電、血氣、中心靜脈壓,尿比重和酸堿度,紅細胞壓積、電解質定量觀察、腎功能等,用以即時修正液體的內容和速度,和增加必要的輔助藥物。也可給一定量的激素治療。在基本擴容後可酌情使用血管活性藥,其中以多巴胺較為安全,確診後可邊抗休克邊進行手術。
5、補充熱量與營養
腹膜炎須要大量的熱量與營養以補其需要,其代謝率為正常的140%,每日須要熱量達3000~4000千卡。當不能補足所需熱量時,機體內大量蛋白質被消耗,則病人承受嚴重損害,目前除輸葡萄糖供給部分熱量外,尚須輸給複方氨基酸液以減輕體內蛋白的消耗,對長期不能進食的病人應考慮深靜脈高營養治療。
6、抗菌素的應用
由於腹膜炎病情危重且多為大腸杆菌和糞鏈菌所致的混合感染,早期即應選用大量廣譜抗菌素,之後再根據細菌培養結果加以調整,給藥途徑以靜脈滴注較好,除大腸杆菌、糞鍵球菌外,要注意有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無芽胞之厭氧菌(如糞杆菌)的存在,特別是那些頑固的病例,適當的選擇敏感的抗菌素如:氯黴素、氯林可黴素、甲硝唑、慶大黴素、氨基苄青黴素等。對革蘭氏陰性杆菌敗血症者可選用第三代頭孢菌素如菌必治等。
7、鎮痛
為減輕病人痛苦適當地應用鎮靜止痛劑是必要的。對於診斷已經明確,治療方法已經決定的病人,用杜冷丁或嗎啡來製止劇痛也是允許的,且在增強腸壁肌肉之張力和防止腸麻痹有一定作用。但如果診斷尚未診定,病人還須要觀察時,不宜用止痛劑以免掩蓋病情。
大部分的人就是覺得腹膜炎很常見,往往就忽視了,但是卻不知道,有的時候卻是疾病的信號,不及時治療真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