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的生活就是會被這鼻癤給打亂,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傷害,這就需要我們自己注意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了。
鼻癤在中醫治療中分為三類:
1、邪毒外襲,火毒上攻
證候見:病初起,鼻尖或鼻前孔局部紅腫、疼痛,灼熱。疼痛逐漸加重,可有跳痛並有粟米樣突起,根腳堅硬,全身可有惡寒、低熱,周身不適。舌質紅降,苔厚薄黃,脈洪數。
治法:祛邪清熱,解毒消腫。
方藥: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加減。金銀花30g,野菊花15g,天葵子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黃芩9g,桑白皮9g,知母9g,赤芍12g。若發熱、惡寒者加荊芥、防風、蟬衣。
2、熱毒壅盛證候
證候見:患者腫痛甚或跳痛,疔腫高突,頂部有膿點,可致唇、麵部及下瞼等處紅腫;全身兼有壯熱、口幹、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泄火解毒,消腫止痛。
方藥:黃連解毒湯(《外台秘要》)加減。黃連6g,黃芩9g,山梔子9g,黃柏9g,桑白皮9g,生石膏(先煎)30g,天花粉15g,當歸12g,赤芍12g,乳香9g,沒藥9g,穿山甲9g,皂角刺9g,雙花30g,若大便秘結,加生大黃、玄明粉。
3、疔瘡走黃
證候見:壯熱寒戰,頭痛劇,疔根散蔓,鼻腫著,煩躁口渴,嘔吐,便秘,尿赤,甚者神昏譫語;舌質紅,苔黃燥,脈洪數或滑數。
治法:泄火解毒,清營涼血。
方藥:黃連解毒湯合犀角地黃湯(《備急千金要方》)加味。黃連9g,黃芩9g,黃柏9g,山梔子12g,生地黃15g,牡丹皮12g,芍藥15g,犀角2g,蒲公英30g,野菊花30g,紫花地丁30g,出現神昏譫語,加"安宮牛黃丸"。
鼻癤對於我們來說是需要預防的,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況,一定要盡快的去醫院進行治療,越早發現,治愈的機會就越大,但是我們也不能自己麻木的自己用藥治療,以免造成更加嚴重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