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失弛緩症的治療方法

作者:養生小編  時間:2016-09-22 15:23:06  來源: 大眾養生網

這種食管失弛緩症,讓人們深受其害,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以下是這種病的具體介紹。

目前食管失弛緩症的治療有三種方法,藥物治療、擴張術和食管肌層切開術,其目的都是為了解除食管下括約肌的不鬆弛、不協調及痙攣性收縮產生的阻力,以利於食管的排空。

 一、內科治療:治療食管失弛緩症的藥物不多,較為有效的藥隻有亞硝酸鹽和心痛定,其藥理作用為降低食管下括約肌的壓力,便於食管排空,但作用時間都短,而且對一部分病人效果不佳或無效。那麼就應考慮施行擴張或肌層切開術。

二、擴張術:食管擴張術治療食管失弛緩症早已被廣泛應用。除並有食管炎的外,幾乎都可施行此術。因食管炎時粘膜炎性變後,組織脆,易被撕裂造成寬餘孔故在有食管炎時多采用內科控製炎症後再行此手術方更安全。術日前夜病禁食水和淨化食管,用粗胃管清潔衝洗食管,吸出殘留食物,以避免術中發生誤吸並便於觀察。為提高擴張術療效,除一直應用的橄欖頭擴張器外,現在還有氣壓或水壓強行擴張,效果由過去持續時間短而需長期擴張變為現在能長期緩解症狀。術中在X線透視監測下使用食管鏡和導絲作引導,可有效的預防由於放置擴張器造成穿孔的危險。術前給阿托呂及適當的鎮靜劑和止痛劑。用局部麻醉在透視下將氣壓或水壓擴張條放入食管,待擴張套囊跨在食管胃連接部,再行加壓擴張。擴張的效果再決定是否需要行第二次或多次擴張。
  加壓擴張術比較安全,隻有極少數發生穿孔及出血,常為少量出血,臨床表現為嘔血或黑便,誤吸和胃食管返流(常發生於反複擴張術後)。其中最嚴重的並發症為食管穿孔,發生率約為3%。根據穿孔出現早晚可分為急性穿孔和亞急性穿孔,急性穿孔術後立即發生,根據經驗於擴張後,如果1h以後持續性疼痛不緩解甚至加劇者,應高度警惕有穿孔的可能,檢查病人有無氣短和皮下氣腫,並拍胸片,如發現有縱隔氣短和皮下氣腫,並拍胸片,如發現有縱隔氣腫或液氣胸,診斷即可成立,吞服造影劑,見到外漏即可明確診斷。

三、食管肌層切開術:這是解除食管下端括約肌不能鬆弛的手術,可能有效的改善食管的排空。方法簡單,操作容易,術後並發症少,死亡率低,任何年齡均可施行,從50年代至今一直用於治療失弛緩症。

1、手術適應證

  適應症主要包括:重症失弛緩症,需行較攻的食管肌層切開術才能解除症狀;長期保守療法無效者;重症失弛緩症, 食管擴張 及屈曲嚴重,擴張器置入有困難並有危險,無法行擴張術,或擴張失敗者;經常有嚴重的吸入性肺部感染 ;嬰幼兒及青年或強力型失弛緩症患者能得到良好的長期效果;病人不能耐受或不願行反複擴張療法者。

2、手術禁忌證

  有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並發晚期食管癌者。

3、術前準備

  (1)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2)充分治療肺部並發症,待急性期消退。

  (3)有嚴重瀦留性食管炎時,粘膜及粘膜下層組織脆弱,易造成穿孔,需經3~4周內科治療,食管鏡檢查見粘膜愈合後再考慮手術。

  (4)手術前3d給甲硝唑0.2g,每日3次口服,清潔食管。

  (5)手術前1d晚睡前及術日晨置一無側孔胃管,清潔食管內積存食物、殘渣及分泌物,並保留胃管,以減少 麻醉 誘導時誤吸的危險。

  (6)術前一天晚睡前,肌注鎮靜劑。

4、切口的選擇:食管肌層切開術的進入途徑,有經胸入路和經腹入路兩種,有時經胸入路較好,有時經腹入路兩種,有時兩者皆宜。正確地選擇切口對手術的成功非常的重要。

  (1)經胸入路:經胸切口對暴露賁門比腹部切口好,切開及剝離肌層比較容易而且充分,可作範圍長的肌切開術,肌層的上段切口不受限製,損傷粘膜的機會少,尤其對食管下端顏痕組織多而脆弱者,膈食管裂孔不受損傷,可避免術後 膈疝 的發生,而且可更廣泛地選擇合適的抗返流技術,同時還可對合並的疾病如 食管平滑肌瘤 、憩室及癌等施行手術治療。

  (2)經腹入路:腹部切口有操作簡單、損傷小和術後恢複快等優點,對老年和體弱和病人經腹部途徑危險性小,操作也較快,還可對腹部進行檢查,如有病變可一並施行手術治療。缺點是暴露問題尤其結肥胖的病人。需要在賁門區進行廣泛解剖不能提供足夠的視野,由於肌層的上段切口受到限製,不得不進行賁門部的解剖,賁門結構受到破壞,可能發生返流,因此必須考慮行Nissen胃底折疊術抗返流,然而在失弛緩症食管蠕動缺乏的情況下,全胃底折疊術所形成的阻塞又太過分了 。

5、手術方法

  (1)經胸入路食管肌層切開術:手術經第7或8肋間後外側進胸,將肺推向前上方,切斷下肺韌帶直至下肺靜脈,縱行切開縱隔胸膜,小心保護迷走神經,近端抵達主動脈弓,遠端達膈肌,暴露並遊離出食管並繞以紗帶提起。將腹段食管和胃食管接合部一小段拉入胸內,一般不需切開裂孔。也有少數不能將胃食管接合部位拉入胸貌合神離的,可在裂孔前外側部做一小切口,但在做完肌層切開後,必須縫合關閉,避免腹腔內容物疝入胸腔。以左手握住食管,在左右迷走神經之間縱行切開食管肌層一小口,一直到達粘膜下層,然後以鈍頭鉗向上和向下做鈍性分離,以此處延長肌層切口,近端應超過狹窄段食管2cm,遠端至食管胃接合部並向胃壁延伸,最長不超過1cm,數毫米即可。在食管胃連接處有一橫行小靜脈,以此作標記,切口不得起越此靜脈,否則將並發返流。肌層切開完成後,將切開肌緣向兩側遊離,達到食管周一半或更多一點,遊離完畢食管粘膜能從切開處自然膨出,這樣就減少了術後由於瘢痕形成,使切開的肌層重新愈著在一起的可能。也有的作者主張將遊離的肌瓣切除一條。操作過程中要始終注意保護迷走神經和避免切破粘膜,發生穿孔。當肌層切開遊離後經胃管注氣,檢測是否粘膜破損,經證實無漏口存在後,仔細止血,即使有小出血點也應充分止血,以免血塊機化收縮引起狹窄。完成上述操作後將食管放回縱隔內,使食管胃接合部恢複到正常的腹腔位置。縱隔胸膜間斷縫合,常規置閉式引流管,關閉胸腔。

  (2)經腹食管肌層切術:取上腹劍突和臍間縱行正中切口或左正中旁切口,切斷三角韌帶,將肝左葉向右下方推開,暴露賁門部和膈裂孔。切開覆蓋食管腹段的腹膜,遊離出食管,在食管遠端繞以紗帶並向下牽拉,暴露迷走神經之間切開食管肌層,方法與經胸食管肌層,方法與經胸食管肌層切開術大致相同。由於食管位置深,顯露欠佳,如需向食管近端延伸,切開肌層較長一段時更為困難。

  (3)經胸食管肌層切開術同進行抗返流手術:從食管肌層切開術完成後,以繞食管的紗帶向上拉,使食管從後縱隔提出,切斷胃食管接合部的裂孔附著處,膈食管膜前反折,腹膜後脂肪及腹腔,遊離胃食管接合部至膈肌的附著點,切斷並結紮胃左動脈上升支及膈下動脈的分支。至此整個胃食管接合部及部分胃底即可提入胸腔,切除胃食管接合部的脂肪墊。

  建立Mark Ⅳ抗返流手術:牽開裂孔的前部顯露出膈肌右腳的腱部,在食管後方經裂孔用粗絲線縫合4針,暫不打結,食管的遠端5cm部分以胃底包繞2/3周徑,以間斷褥端式將胃底分為先後兩排固定在距胃食管接合部2cm和5cm處,當第2排線結紮後,線不剪除,自膈腱部兩側從腹腔內麵向胸腔麵穿出,將抗返流機製置於膈下,收縮兩針縫線並結紮。最後結紮4針膈腳縫線,裂孔部要留有能順利通過一指寬度的間隙,置閉式引流管後逐層關胸。

  (4)經腹食管肌層切開術同時加抗返流術:在完成食管肌層切開術之後,將膈肌右腳在食管後方以粗絲線縫合3~4針。

  完全胃底包繞術:即胃底經食管遠端作折疊,並作360°包繞,僅限於食管遠端3cm。在完成包繞後的胃底隧道寬度要合適,不能太鬆也不能太緊,太鬆無抗返流作用,太緊會造成阻塞,以能夠容納一50F擴張器或一指順利通過為準。

  不完全胃底包繞術:將胃底折疊,包繞下端2/3周,長度為5cm。具體作法是將胃的前後壁固定在食管右側壁上,此處恰好是食管肌層未損傷部分。

很多時候,麵對食管失弛緩症,我們要認真了解相關知識,否則對身體一點好處都沒有,反而會給身體帶來負擔,引發器官的病變,嚴重會危及生命。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