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時候都聽說過,但是具體有什麼表現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太了解。想要了解這種真菌性腸炎,自己先認真的看完下麵文章
深部真菌病與淺部真菌病不同,患者往往有明顯的誘因和伴隨的基礎疾病,因此,對真菌性腸炎的治療必須兼顧去除發病誘因和伴隨疾病的治療,僅用抗真菌藥則療效欠佳。而且,現有的幾種療效較好的抗真菌藥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需要聯合用藥和中西醫結合治療以減少副作用和提高療效。
一、一般治療和對症治療
臥床休息,消化道隔離。給予易消化、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肪飲食。限製進食牛奶以防腹脹。避免刺激性、多渣食物,防止誘發腸穿孔。退熱可用物理降溫。停用原有抗生素。忌用止瀉藥。可應用微生態製劑。
二、液體療法
1、靜脈補液:進食少、失水明顯的患者,應靜脈輸液,以補充水分、熱量,及時糾正酸堿平衡和電解質紊亂。原則上損失多少補多少,遵循“先鹽後糖,先快後慢,糾酸補鉀”的方針。
2、口服補液:適用於輕度失水者和靜脈補液後病情已有改善者。
三、中醫中藥
運用中醫的整體觀點,辨證施治,扶正祛邪,在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改善全身狀況的同時,加以有效的抗真菌藥治療。尤其是艾滋病並發真菌性腸炎,中西醫結合療法有其獨到的優勢。
大蒜、黃連、土槿皮、毛薑等中藥均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由大蒜的有效成分——大蒜素製成的注射液,可供靜脈滴注,亦可口服。近來有人用中藥濃煎成汁灌腸,亦取得不錯的療效。
四、抗真菌治療
首選製黴菌素口服。重症或口服有困難者選用氟康唑或二性黴素B合用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靜脈滴注。
1、製黴菌素:為多烯類抗真菌抗生素,因不溶於水,口服不吸收,故副作用較小。成人每次100萬U,3次/d,兒童酌減,療程10~14天。可與大蒜素合用。
2、大蒜素:為大蒜經真空分餾得到的一種有效揮發油,化學名為三硫二丙烯,亦可人工合成。注射劑,成人每天90~150mg,加入5%葡萄糖中滴注,4~5h滴完。口服膠丸,成人每次40~60mg,3次/d,飯後服。兒童用量酌減。療程2周~4個月。
3、氟康唑:為取代酮康唑的新一代三唑類化學製劑,對肝髒的毒副作用遠較酮康唑小。用法:成人每天200~400mg,兒童5~10mg/(kg·d),1次口服或靜脈滴入。療程10~14天。此藥應避免與降低胃pH值的堿性藥物同服,否則影響該藥的吸收;也應避免與降血糖藥、環孢素A、苯妥英鈉、利福平、H2拮抗藥等合用,以免相互幹擾、加速代謝而降低療效。
4、伊曲康唑:作用與氟康唑類似,僅供口服。用法及注意點同氟康唑。用於治療副球孢子菌腸炎,療程需6~12個月。
5、兩性黴素B及其脂質體製劑(Ambisone):供靜脈應用的多烯類抗真菌抗生素,具有較廣的抗菌譜,但副作用大,僅適用於重症患者。此藥對地絲菌無效。用法:兩性黴素B,50mg/瓶,以去氧膽酸鈉稀釋,加入5%葡萄糖液中,成0.1mg/ml濃度,於6h內滴完。第1天0.25mg/kg,以後每天增加0.25mg/kg,至每天0.75mg/kg後改為隔天1次。通常與5-氟胞嘧啶合用,應用5~7天或病情減輕後,改用氟康唑或其他毒副作用較小的藥物。主要副反應包括:頭痛、寒戰、發熱、惡心、畏食、血栓性靜脈炎、溶血性貧血、急性腎炎、心肌炎、心率失常等,可通過應用麻醉劑、糖皮質激素、阿司匹林、抗組胺藥及堿化尿液等以減輕毒副作用。如用兩性黴素B脂質體,則毒副作用明顯減少,有利於加大用藥劑量和延長應用時間。應用方法:
(1)加滅菌蒸餾水將兩性黴素B脂質體稀釋成4mg/ml,並劇烈震搖使之分散均勻。
(2)再以5%葡萄糖液稀釋成0.2~2.0mg/ml濃度,並通過孔徑為5mm的消毒濾膜過濾,避光靜脈滴注,30~60min內滴完。
(3)用量:從每天1.0mg/kg逐天增加至3.0mg/kg,療程2~4周;新生兒每天1~5mg/kg,療程1個月。不宜在同一輸液管道與電解質溶液及其他藥物混用。
6、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為化學合成的廣譜抗真菌藥,通過真菌所特有的胞嘧啶脫氨酶,轉化為5-氟尿嘧啶而幹擾真菌核酸合成。單用效果差,與兩性黴素B合用,可減少後者的用量以降低其毒性,並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常用口服膠囊,亦可用1%溶液作靜脈注射。用量:成人和兒童,50~150mg/(kg·d),分4次口服。
7、甲紫:適用於地絲菌腸炎。用法:甲紫膠囊,每次30mg,3次/d。可與製黴菌素或氟康唑合用。
8、磺胺藥:適用於副球孢子菌腸炎。用法:磺胺嘧啶,成人每天4~6g,兒童每天60~100mg/kg,分3~4次口服。或磺胺甲?唑/甲氧苄啶,成人每天2片,兒童每天1片或酌減,1次口服。療程需6個月以上。
人的問題其實是非常多的,特別容易出現的就是真菌性腸炎,那麼很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原因是什麼,所以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