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養生理論概覽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8-05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外避六淫之邪,內免精神刺激,情誌變動,達到未病先防。概言之,人的精神意誌,春應舒暢,夏當充實,秋要安定,冬宜伏藏,從而保持“身無奇痛,萬物不失,生氣不竭,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自然觀

“天人合一”。人體要順應自然規律,才能維持正常生命活動。“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苟疾不起,是謂得道。

”根據四時不同,采用春養生,夏養長,秋養收,冬養藏,以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生,取得人與自然的整體統一。

防治觀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擾溫飽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預防思想。“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外避六淫之邪,內免精神刺激,情誌變動,達到未病先防。

意誌觀

“意誌者,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發揮人的意誌作用結合季節特點,調養精神意誌。“春三月,此謂發陳,以使誌生”;“夏三月,此謂蕃秀,使誌無怒”;“秋三月,此謂容平,使誌安寧”;“冬三月,此謂閉藏,使誌若伏若匿”。概言之,人的精神意誌,春應舒暢,夏當充實,秋要安定,冬宜伏藏,從而保持“身無奇痛,萬物不失,生氣不竭,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精氣觀

“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榮澀已除,故神去之,而疾不愈也。”精氣的盛衰決定人體的生長衰老過程,又是機體抗病的源泉。因此,養生必慎房室,積精全神。

“能動能靜,解以長生。”主張形神兼養。按四時不同,養形調神。春天“夜臥早起,廣步於庭”;夏天“夜臥早起,無厭於日”;秋天“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冬天“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食療觀

民以食為天。提倡“飲食有節”,維護後天脾胃之源。如“飲食自倍,脾胃乃傷”,傷則化源不足,易生百病。同時諄諄告誡人們,謹慎地調和五味,切忌偏嗜。“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