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種病聽著恐怖,其實大多不用治療

作者:guoyongjian  時間:2016-07-21 11:07:27  來源: 大眾養生網

生活中“小病亂投醫”的人實在不少,有些甚至會在親朋好友的鼓動下,對不是病的生理表象進行過度用藥和治療。到底哪些“病”是不需要過度擔心和治療的呢?記者采訪各科室權威專家,為你一一梳理。

這六種病聽著恐怖,其實大多不用治療

宮頸糜爛是正常變化

很多女性一聽到“糜爛”就憂心忡忡,其實宮頸糜爛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糜爛,隻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形式。

過去,由於錯誤認識,它一度被當做一種病理現象,但如今,“宮頸糜爛”已不再出現在婦科教材中,取而代之的是“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從病因分析,性生活過早、性伴侶過多、不潔的性生活環境、多次人工流產等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宮頸糜爛。一般情況下,輕度糜爛完全不用治療;中重度糜爛或影響正常性生活與生育的,可到正規醫院進行物理治療。

作為一種正常生理變化,去體檢的女性十有八九都會診出宮頸糜爛,不需要過分恐慌,更沒必要將它與宮頸癌聯係在一起,注意每年定期進行宮頸的防癌篩查即可。

      前列腺炎無礙生活

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係統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因為是隱私部位,很多人覺得難以啟齒,常會選擇去一些“低調”的小診所就診。但事實上,大多數慢性前列腺炎不用專門治療。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隻有不到10%由感染引起,大多數病因並不十分明確。慢性炎症在身體各部位都有,就像關節炎一樣,沒有嚴重症狀,不必過分擔心。如果聽信非正規醫生建議,過度使用抗生素或插管治療,反會產生感染風險。如果沒有明顯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可通過定期查體,避免久坐,多參加運動,杜絕辛辣飲食等方式緩解。

      心髒早搏沒症狀不用治

正常心跳是勻速、規律、速度適中的,但如果是心髒早搏,規律的心髒跳動中就會出現一個提早的心跳,然後是一段較長的間歇。心髒早搏是一種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病理和生理變化都會導致心髒早搏。

一般情況下,如果早搏是體檢查出來的,沒有明顯不適症狀,可不必治療。因為我們在情緒緊張、激烈運動、過度勞累、酗酒等外因刺激下也容易出現早搏,這時應注意戒掉不良生活習慣,調節情緒,平時少喝濃茶、濃咖啡等飲料。

若早搏症狀明顯,出現心慌、氣短、胸悶、胸痛等症狀,或患有其他心髒病伴隨早搏症狀,則不應掉以輕心,需及時就診治療。

這六種病聽著恐怖,其實大多不用治療

      骨質增生未必是病

一聽患了骨質增生,很多人都會擔心。但醫生解釋,骨質增生是人體骨骼的退行性變化,俗稱“骨刺”,是人體對關節負重老化的機體表現。有些骨質增生則是為了適應外力變化,人體關節和脊柱產生的自我保護反應。

骨質增生不一定是病,如果沒有疼痛、關節腫脹、行動功能障礙(如不能伸直、彎曲肢體等)等臨床症狀,不需要治療;反之則應到醫院診治。老年人要注意保養好關節和骨骼,避免骨質增生過快發展,建議不要過多負重,適度鍛煉。

這六種病聽著恐怖,其實大多不用治療

      慢性淺表性胃炎八成人都有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症的疾病,屬慢性胃炎,為消化係統常見病。調查顯示,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檢出率達80%-90%,即使是健康人群進行胃鏡檢查,都可能發現這種病。

慢性淺表性胃炎隻是一個病理診斷,很多人不會出現明顯症狀,隻有到了顯微鏡下才能看出是否有黏膜表層的糜爛和水腫等變化。有了這個病理診斷,並不意味著你身患嚴重胃病。隻有出現胃部疼痛、腫脹、消化不良、惡心等症狀才需就診。建議平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吃過於寒涼、辛辣的食物,不暴飲暴食,主食注意粗細搭配,烹調少油少鹽,以緩解胃部炎症。

     甲狀腺結節九成是良性

體檢中查出甲狀腺結節的情況非常常見,不少人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腫瘤。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調查顯示,每5個人中就有近1人有甲狀腺結節,其患病率已從原來的10.2%上升到18.6%。

大家對此不必過分擔心,因為85%-95%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既不需要用藥也不需要手術。實際上,過去很多甲狀腺癌患者都是帶癌生存的,因此甲狀腺癌也被稱為“不死的癌症”。之所以現在甲狀腺癌的檢出率如此之高,與現代醫學影像學進步有關。查出有甲狀腺結節的患者,隻需注意休息,避免疲勞,定期用甲狀腺超聲查體,警惕變異增大。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