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間盤突出的的類別如何診斷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7-03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腰椎間盤突出的及時診斷是非常重要的,隻有及時診斷 ,才能做到及時的進行治療,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是有很多的,這就導致了該病的類型也不相同,下麵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介紹腰間盤突出的的類別如何診斷方麵的相關問題,希望能夠給大家帶去幫助。

腰間盤突出的的類別如何診斷


  其實,目前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症狀的方法是有很多的,我們大家一定要了解這個問題,對於疾病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1.症狀和體征腰痛和下肢放射痛是最為常見的臨床症狀,由於後根經節常與神經根一道同時受到卡壓其下肢放射痛程度可相當嚴重。神經根的受壓還可產生相應的運動、感覺障礙和反射減弱。鑒於本型病變好發於L4-5、L3-4椎間隙,臨床上常有較高節段神經根損害的症狀及體征。如L4神經根受累時,疼痛位於大腿前外側及小腿內側。L3或L4神經根受累時患側膝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踝關節背伸乏力,L5神經根受累時患側趾背伸乏力。


  2.影像學檢查本症的診斷主要依據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檢查還有助於排除可引起類似症狀的其他疾患如側隱窩狹窄、腹膜後血腫、腹膜後腫瘤、神經根畸形或腫瘤等。x線平片及脊髓造影主要用來排除其他病變。


  (1) CT掃描:薄層、高分辨率CT可直接顯示髓核突出部位、大小、密度及與周圍結構關係,呈軟組織密度突出的椎間盤髓核與硬膜囊及硬膜外脂肪具有較好的對比度。對於“真空征”及鈣化等能明確鑒別。特別是關節骨質增生或髓核突出致椎間管狹窄的鑒別有獨到之處。因此CT檢查已成為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症酌主要診斷方法。但當突出物位於椎間孔內或椎間孔外時,其鄰近的神經根和(或)後根神經節與之密度大致相等,可能會給診斷帶來一定困難,甚至誤診為腫瘤。再者,CT掃描如未包括椎弓根下方層麵也可能會導致診斷遺漏。因此,應采用包括上、下椎弓根在內的薄層掃描以免遺漏,必要時還應行冠狀而重建。CT椎間盤造影能進一步提高診斷的正確率,可酌情選用。


  (2) MRI: MRI技術對突出髓核與神經根之間的界線比CT掃描圖像更為明確。但MRI圖像對突出髓核的良好顯示常常取決於掃描方位及平麵的選擇。研究認為,15度 -30度冠狀位像不僅對椎間盤的突出顯示最為清晰,而且可準確反映神經根受壓的情況。MRI對神經根受壓部位及程度的顯示應更為滿意。但這一技術在極外側型椎間盤突出診斷方麵的應用遠不及高分辨CT掃描普遍。其原因可能為MRI矢狀位圖像常未包括椎間孔,掃描層厚也高於CT掃描。


  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症臨床症狀多較嚴重,因此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機會也較多。在保守治療方麵,雖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有一部分則需要手術方能解除痛苦。


  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對腰間盤突出的的類別如何診斷都了解了吧,腰間盤突出對身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