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適宜可逐漸進行一些耐寒運動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7-08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立秋後,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好時期。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宜選擇輕鬆平緩的項目。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

 

登山能降血糖、治貧血

 

專家建議,登山是立秋之後戶外運動的不錯選擇。登山能增強人體的呼吸和血液循環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髒收縮力增大,對哮喘等疾病還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並能降低血糖,增加貧血患者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爬山時溫度變化較為明顯,可使人的體溫調節機製不斷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此外,立秋後郊遊登山能使人吸收空氣中更多的負氧離子,對人的神經係統具有良好的營養和調節安撫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登山是一種負重運動,膝關節承受了整個身體的重量,特別是在登上一級台階關節還未伸直的情況下,又繼續登另一級台階,膝關節一直處於半屈狀態,這會對關節造成較大的負擔。有骨關節炎的患者不適宜進行此項運動。對年老體弱者,也不可一味強調登山的保健效果。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產生不測。

 

可逐漸進行一些耐寒運動

 

俗話說:春捂秋凍。立秋之後可以逐漸進行一些耐寒鍛煉,有助於提高人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提高心血管係統的功能。

耐寒鍛煉項目的選擇包括:登山、步行、太極拳、洗冷水浴、騎自行車,鍛煉者可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興趣來選擇。需要注意的是,秋季人體的柔韌性和肌肉的伸展度下降,運動前要熱身以舒展肢體,運動中不應突然加大運動量。實踐表明,適宜的冷水浴鍛煉對預防傷風、感冒、支氣管炎有一定的效果。專家提醒,洗冷水浴前一定要活動身體至發熱,之後將冷水先抹在臉、手臂和大腿等處,讓身體逐步適應,然後再用冷水衝洗全身,且要邊衝邊摩擦身體。冷水浴適合18至50歲的人群,有關節炎、風濕及心髒病的人最好不要輕易嚐試。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