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治療心律失常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6-01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心律失常就是心髒的問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有這樣的問題,每天忙碌的工作,壓力過大很多原因都會導致人的心律失常,常見的症狀有心慌、氣短、胸悶、頭暈頭痛、耳鳴、健忘、乏力等,大家一定要注意。


  心律失常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對人們的健康十分不利的。在中醫上對心律失常的治療也在不斷地完善,其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下麵,我們就來了解下中醫如何治療心律失常的吧。


  氣滯血瘀:

  心悸不安,胸悶不舒,心痛時作,痛如針刺,或見唇甲青紫,舌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結代。治宜理氣活血,化瘀通絡,方選桃仁紅花煎或血府逐瘀湯加減:桃仁、紅花、丹參、赤芍、川芎、延胡索、青皮、生地黃、當歸、桂枝、甘草;中成藥有血府逐瘀膠囊等。


  氣陰兩虛:

  心悸不安,氣短乏力,動則加劇,胸悶,口幹耳鳴,失眠多夢,自汗盜汗。舌淡或淡紅,苔少,脈細。治宜益氣養血,活血安神,方選天王補心丹:人參、玄參、丹參、茯苓、五味子、遠誌、當歸、天冬、麥冬、柏子仁、酸棗仁、生地、朱砂;中成藥有天王補心丸、參鬆養心膠囊、穩心顆粒等。


  心脾兩虛:

  心悸氣短,麵色不華,倦怠乏力,眩暈健忘,睡眠不安,思慮勞心則甚。唇舌色淡,脈細弱。治宜補血養心,益氣安神,方選歸脾湯:當歸、龍眼肉、人參、黃芪、白術、炙甘草、酸棗仁、茯神、遠誌、木香;中成藥有歸脾丸、養血安神丸、柏子養心丸等。


  水飲淩心:

  心悸眩暈,喘促難臥,胸悶脘痞,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腫,渴不欲飲,惡心吐涎。舌淡,苔白滑,脈弦滑。治宜振奮心陽,化氣行水,方選苓桂術甘湯加味:桂枝、茯苓、炙甘草、白術、陳皮、附子、黃芪、葶藶子、紅花、生薑;成藥有芪藶強心膠囊等。


  陰虛火旺:

  心悸不寧,煩燥少寐,頭暈目眩,口燥咽幹,或口舌糜爛,五心煩熱,盜汗,腰酸稀軟。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治宜滋陰清火,養心安神,方選朱砂安神丸合知柏地黃丸化裁:朱砂、黃連、生地黃、當歸、炙甘草、知母、黃柏、熟地、山藥、山萸肉、牡丹皮;中成藥有朱砂安神丸、知柏地黃丸等。


  溫馨提示:以上這些都是心律失常的一些治療方法,當然了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方法也是不一樣的,這隻是其中的一部分治療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學習一些,對身體有幫助,一定要對症下藥,不要亂吃藥,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