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的火氣該去除了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9-07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第一把火:胃火  表現症狀:胃腸道症狀表現為胃部灼熱疼痛、腹脹、口幹口臭、大便稀爛、便秘、牙齦腫痛、胃口不好等。胃火還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幹口苦、大便幹硬。  胃火,即是胃熱。對於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厚味等飲食不當引起的火氣,中醫稱之為胃火,通常是由濕熱、食滯兩方麵原因造成。同時,火氣也因飲食的量、質和時間三大原因而引起。輕微胃火盛者,好像永遠吃不飽,其實是胃熱給大腦的錯覺;到火盛至某一個階段,胃部出現發炎現象,就會變成什麼都吃不下,可以說是物極必反。中醫認為,胃火調節應當遵循清熱、清滯的原則,要飲食節製,太過熱氣的東西少吃,甜膩的食物少吃,飲食上應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並且適當注意口腔衛生。藥療方麵,可用川蓮、燈芯花、蓮子芯、麥冬等瀉火。

降火食方:鮮蘿卜汁、綠豆粥、西瓜  現代研究表明,蘿卜有明顯的抗菌作用。中醫則認為,蘿卜汁性味辛、甘、涼,歸肺、胃經,有胃火者可以飲用蘿卜汁進行調理治療。但屬脾胃虛寒型口瘡者不宜服用。綠豆粥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清心瀉火的作用,能清心胃之火。蓮子、芡實、淮山等皆為健脾開胃之物,西洋菜生菜油麥菜西紅柿、枇杷等都是利於消化的食物。胃火過熱者,還可在隆冬季節通過吃西瓜來降胃火。

第二把火:肝火  表現症狀:頭痛頭暈、耳鳴、眼幹、口幹舌燥、口苦口臭、兩肋脹痛、睡眠不穩、身體悶熱、舌苔增厚。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調整情誌、穩定情緒非常重要,焦躁情緒會火上澆油,保持心情舒暢有助於調節體內的火氣。睡眠不夠或是睡眠質量不好,也會造成肝火上升。經常熬夜會打亂人體正常的作息時間,肝髒不能如期休息和排毒,於是隻好加班加點將體內積存的雜質和毒素清除,這無疑加重了肝髒本身的負擔。要預防肝火旺,除了睡眠足夠、心情放鬆,一些簡單的藥材或食物也有助於清火,比如藥療方麵,肝太熱者可用金菊花、溪黃草、夏枯草、白芍等平肝息火的藥材合煎飲服。不宜吃辛辣、海腥、過膩過酸、煎炸食品,以及羊肉、海蝦、肥肉、烏梅等,以免火上澆油。

降火食方:川貝母冰糖梨汁、枸杞菊花茶  梨含有豐富的糖分和維生素,有保肝和幫助消化的作用。菊花與枸杞都是中藥護眼的藥材,特別對肝火旺、用眼過度導致的雙眼幹澀有較好的療效。多吃新鮮的綠葉蔬菜水果,如黃瓜、橙子、苦瓜、無花果、豌豆苗韭菜等,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胡蘿卜對補充人體的維生素B、避免口唇幹裂也有很好的療效。此外,可以口服各類清涼衝劑,如夏桑菊衝劑、金菊衝劑等對“清火”也很有效。中醫也認為,養肝可多吃豬肝或雞肝,尤其適合頭暈腦漲、眼赤目幹、經常用腦者。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