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口腔> 咬肌間隙感染

咬肌間隙感染簡介

相關問答

  咬肌間隙(masseteric space)位於咬肌與下頜升支外側骨壁之間。由於咬肌在下頜支及其角部附著寬廣緊密,故潛在性咬肌間隙存在於下頜升支上段的外側部位。借脂肪結締組織與頰、顳下、翼下頜、顳間隙相連。咬肌間隙為最常見的頜麵部間隙感染之一。咬肌間隙感染是指咬肌間隙的化膿性感染,主要臨床表現是以嚼肌為中心的急性炎性紅腫、跳痛、壓痛。

【詳情】

01咬肌間隙感染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咬肌間隙感染為最常見的頜麵部間隙感染之一。咬肌間隙(masseteric space)位於咬肌與下頜升支外側骨壁之間。由於咬肌在下頜支及其角部附著寬廣緊密,故潛在性咬肌間隙存在於下頜升支上段的外側部位。借脂肪結締組織與頰、顳下、翼下頜、顳間隙相連。

02咬肌間隙感染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咬肌間隙感染主要表現為急性炎性紅腫、跳痛、壓痛等。咬肌間隙感染並發症可伴有顳部、腮腺咬肌區、頰部和口內上頜結節區的腫脹,以及出現該合並間隙感染的相應症狀。

03咬肌間隙感染有哪些典型症狀

  咬肌間隙感染主要表現為急性炎性紅腫、跳痛、壓痛等,其具體臨床表現如下所述。

 1、病史

  有急性化膿性下頜智齒冠周炎史。

 2、臨床表現

  本病為以嚼肌為中心的急性炎性紅腫、跳痛、壓痛,紅腫範圍上方超過顴弓,下方達頜下,前到頰部,後至頜後區。深壓迫有凹陷性水腫,不易捫到波動感,有嚴重開口受限。用粗針從紅腫中心穿刺,當針尖達骨麵時回抽並緩慢退針即可抽到少許粘稠膿液。病人高燒,白細胞總數增高,中性白細胞比例增大。

  顳下間隙位置深在、隱蔽,故感染發生時外觀表現常不明顯,仔細檢查可發現顴弓上、下及下頜支後方微腫,有深壓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但顳下間隙感染時常存在相鄰間隙的感染,因此可伴有顳部、腮腺咬肌區、頰部和口內上頜結節區的腫脹,以及出現該合並間隙感染的相應症狀。

04咬肌間隙感染應該如何預防

  咬肌間隙感染的預防應及早對引感染之病灶牙進行治療或拔除;積極開展齦齒防治工作,拔除病灶牙,對急性腺組織炎症及麵頜癤癰及外傷感染及時治療

05咬肌間隙感染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咬肌間隙感染應該做血常規、頜麵部檢查以及頜麵五官CT檢查。

  血常規檢查發現白細胞總數增高,中性白細胞比例增大。

06咬肌間隙感染病人的飲食宜忌

  咬肌間隙感染患者在飲食方麵要做到規律、合理,多攝入含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選擇營養價值高的植物或動物蛋白等,其具體飲食注意適量如下所述。

  1、初起及發熱期間,忌酒類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牛肉、羊肉、狗肉、黃鱔、辣椒、胡椒、薑、蔥、韭、蒜之類,以免加重病情。

  2、恢複期有陰虛症狀者,忌食香燥食物,如油炸、炒燴、熏烤食品和芳香調料等,以免耗傷津液;不宜多吃糖,因血糖過高時,可促使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其他化膿菌生長繁殖加快,從而易引起瘡癤多發。

  3、在傷口未完全愈合時,忌食發物,如豬頭、公雞肉等。此外,要注意皮膚與衣被的清潔。預防再次感染。

07西醫治療咬肌間隙感染的常規方法

  咬肌間隙蜂窩組織炎時除全身應用抗生素外,局部可與物理療法或外敷中藥並用;一旦膿腫形成應及時引流。咬肌間隙膿腫切開引流的途徑,雖可從口內翼下頜皺襞稍外側切開,分離進入膿腔引流,但因引流口常在膿腔之前上份,體位引流不暢,炎症不易控製,發生邊緣性骨髓炎的機會也相應增加。因此,臨床常用口外途徑切開引流。口外切口從下頜支後緣繞過下頜角,距下頜下緣2cm處切開,切口長約3~5cm,逐層切開皮下組織,頸闊肌、以及咬肌在下頜角區的部分附及,用骨膜剝離器,由骨麵推起咬肌進入膿腔,引出膿液,衝洗膿腔後填入鹽水紗條引流。次日交換敷料時抽去紗條,換置橡皮管或橡皮條引流。如有邊緣性骨髓炎形成,在膿液減少後應早期施行死骨刮除術,術中除重點清除骨麵死骨外,不應忽略咬肌下骨膜麵附著之死骨小碎塊及壞死組織,以利創口早期愈合。

  咬肌間隙感染緩解或被控製後,應及早對引感染之病灶牙進行治療或拔除。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