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口腔> 變應性口炎

變應性口炎簡介

相關問答

  變應性口炎是過敏性體質的機體通過不同途徑(如口服、接觸或注射等)接觸變應原所產生的,分為藥物過敏性口炎和接觸性口炎。藥物過敏性口炎屬於I型速發性變態反應,但有的時侯也可表現為Ⅳ型遲發型變態反應。顧名思義,藥物是本病發生的外因,而藥物的種類、其中的雜質、給藥途徑、積聚作用及抗原性等諸多因素與本病的發生都有著一定的關係,但藥物的抗原性是引起本病最重要的原因。接觸性口炎屬於Ⅳ型變態反應,所接觸物質本身對口腔粘膜本無刺激性,即有刺激性也很微弱,一般情況下不致引起損害,但對具有過敏體質的患者,此物質作為一種變應原,可引起變態反應而致病。

  所以,在治病過程中,切忌用藥過亂,過雜,同時用藥劑量也不宜過大,同一種藥物不宜使用過久,並且要有藥物過敏反應的常識和意識。如果曾有對某種藥物的過敏史,每次就診前必須主動把藥物過敏史告知醫生,以免複發。謹記“藥者毒也”,即藥物可“治病”也可“致病”,不要一味迷信藥物是萬能,更不能隨便亂用藥,如果需要用藥最好是在醫師指導下,力求做到科學用藥,合理用藥和安全用藥。

【詳情】

01變應性口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變應性口炎是過敏性體質的機體通過不同途徑(如口服、接觸或注射等)接觸變應原所產生的,分為藥物過敏性口炎和接觸性口炎。

1、藥物過敏性口炎

  屬I型速發性變態反應,但有的時侯也可表現為Ⅳ型遲發型變態反應。顧名思義,藥物是本病發生的外因,而藥物的種類、其中的雜質、給藥途徑、積聚作用及抗原性等諸多因素與本病的發生都有著一定的關係,但藥物的抗原性是引起本病最重要的原因。藥物大多數是小分子化學物質,屬於半抗原,它必須與機體內蛋白質結合後變成全抗原時才成為變應原。首次使用藥物後,一般不發病,當機體再次接觸同一藥物時,即可產生變態反應。一般在接觸變應原後24~48h發病。

  抗生素製劑、磺胺藥製品、安眠鎮靜劑、解熱鎮痛類藥等四大類是引發藥物性皮膚-粘膜炎症反應最為常見的藥物。臨床問診中,有的患者難以憶及有關致敏藥物應用史,這可能因為有的藥物雖名稱不同,但其藥物結構式是相似的,例如磺胺藥物、普魯卡因和對氨水楊酸幾種藥物中均含“苯胺“核心,因此,使用過磺胺者可在首次接觸普魯卡因時發生變態反應;又例如自然界中存在青黴菌,可使人致敏,故有時雖首次注射青黴素者亦發生了變態反應。

2、接觸性口炎

  屬Ⅳ型變態反應,所接觸物質本身對口腔粘膜本無刺激性,即有刺激性也很微弱,一般情況下不致引起損害,但對具有過敏體質的患者,此物質作為一種變應原,可引起變態反應而致病。

  口腔科常見的致敏物質如自凝丙烯酸脂、牙托材料甲基丙烯酸甲脂、銀汞合金;其它如泡泡糖和合成橡膠等。

02變應性口炎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1.營養障礙或脫水:嬰兒會因疼痛而拒絕吃奶,造成食量減少、體重增長緩慢。擴散到口腔的後部,有可能“殃及”食管,一旦受到牽連,吞咽東西就會感到不舒服,甚至會因為怕疼,拒絕喝水,有可能出現脫水。

  2.繼發感染:變應性口炎可造成黏膜損害,繼發細菌、真菌感染。感染容易向鄰近組織擴延,導致其他組織損害。

03變應性口炎有哪些典型症狀

  藥物過敏性口炎的口腔粘膜損害常先於皮膚發生,有時也可同時發生。患者使用某種藥物後可有一定的潛伏期,初次發作時的潛伏期稍長,複發者則縮短,有時可在24h內發病。

(1)口腔粘膜

  發病於口腔粘膜時,患者首先感覺口腔局部灼熱不適。口腔任何部位均可發生損害,如常見在唇、頰、舌、齶等處的粘膜上出現充血、水腫,若有水皰發生,由於言、食時的摩擦運動而迅速破潰成大小不等的糜爛麵,並有滲出。此時,患者則感疼痛。

(2)皮膚

  在皮膚處發病時,則好發於手足、顏麵,出現紅斑、丘疹等;如重複使用致敏藥物,即在原部位出現圓或橢圓形紅斑,邊界清楚,數目不一定,還可能合並水皰,對此稱之為固定藥疹(fixeddrugeruption);有時,除固定部位外,亦可在新部位發疹。局部灼熱、脹癢。一般持續1周左右,而後消退。

(3)眼部

  發病於眼部時,常見為結合膜炎,表現為球結膜充血、脹痛不適,分泌物增多等。

(4)陰部

  發病於陰部時,在生殖器、肛門等處也可出現紅斑、糜爛等現象。

  接觸性口炎的症狀出現較為緩慢,因為口腔粘膜接觸到具有抗原性物質後,至少需幾天才能在局部形成抗體,此時上皮已被致敏,隨著抗原物質的吸收,在局部產生抗原抗體反應。但也有因為接觸物刺激性大而潛伏期短的。常見發病部位為唇、頰、齶、牙槽和前庭粘膜。接觸致病物質部位表現為炎症反應,輕重不等,一般表現為充血、水腫、發皰、糜爛、滲出,或有假膜形成。在舌部有明顯腫脹時,舌緣則有牙齒壓迫印痕。如果將致敏物質去除後,在一段較長時間內,炎症仍繼續發展,並且可能夾雜感染,一段時間後逐漸愈合。

04變應性口炎應該如何預防

變應性口炎的預防措施如下:

  第一,要謹記“藥者毒也”,即藥物可“治病”也可“致病”,不要一味迷信藥物是萬能,更不能隨便亂用藥,如果需要用藥最好是在醫師指導下,力求做到科學用藥,合理用藥和安全用藥

  第二,要有藥物過敏反應的常識和意識在初次或再次使用同一種藥物時,若出現發燒,皮疹伴癢感,或有突然發生的胸悶,心悸,頭暈,出冷汗,惡心,嘔吐等現象但原因不明時,應及時考慮藥物過敏反應的原因並且請醫生做出診斷和治療

  第三,如果曾有對某種藥物的過敏史,每次就診前必須主動把藥物過敏史告知醫生,以免複發

  第四,在治病過程中,切忌用藥過亂,過雜,同時用藥劑量也不宜過大,同一種藥物不宜使用過久要注意藥物的多價過敏和交叉過敏現象,比如,對青黴素過敏的人,禁忌口服阿莫西林,因為二者之間存在交叉過敏現象;另外,對氨基比林過敏的人,禁忌使用去痛片(索密痛),因為去痛片的主要成分便是氨基比林第五,長期露天工作的人們要警惕藥物所致的光敏反應,例如,某人服用磺胺類藥物後又經強光照射,在手,足或頭頸等裸露部位發生日光性皮炎或光毒性皮炎;那麼,對於其他可致光敏反應的藥物如灰黃黴素,奎尼丁,非那根,冬眠靈等也應慎用或最好不在露天工作期間

05變應性口炎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變應性口炎的輔助診斷如下:

(1)斑貼試驗

  斑貼試驗是測定機體變態反應的一種輔助診斷方法。根據受試物性質配製適當濃度的浸液、溶液軟膏或直接用原物作試劑,將試液浸濕4層1cm2大小的紗布,或將受試物置於紗布上,置前臂屈側,其上用稍大透明玻璃紙覆蓋,四周用橡皮膏固定48h取下試驗物並檢查結果

  結果判定 “-”陰性:受試部位無任何反應;

  “±”可疑:皮膚出現瘙癢或輕微發紅;

  “+”弱陽性:皮膚出現單純紅斑、瘙癢;

  “++”中度陽性:皮膚出現水腫性紅斑、丘疹;

  “+++”強陽性:皮膚出現顯著紅斑丘疹及水皰。

(2)嗜堿粒細胞脫顆粒試驗

  取家兔的嗜堿粒細胞加患者血清和可疑致敏物質之溶液混合一起孵育,如患者血清中有過敏性抗體IgE,則發生嗜堿粒細胞脫顆粒。數200個嗜堿粒細胞,如有30%以上細胞發生脫顆粒現象即為陽性反應。脫顆粒細胞的改變為細胞腫脹失去正常圓形,胞核清楚顆粒溶解消失或自細胞內溢出。此法簡便、靈敏可靠,有助於確定I型變態反應。

 (3)致敏物質的淋巴細胞轉化率試驗

  取患者的淋巴細胞加可疑的致敏物質,並設對照組,觀察淋巴細胞轉化情況。轉化細胞>50%(返祖細胞)即表示屬陽性反應。

(4)白細胞移動抑製試驗

  取患者白細胞加可疑致敏物質,觀察白細胞移動抑製情況。致敏淋巴細胞在體外與特異抗原相遇,釋出巨噬細胞移動抑製因子(MIF),使巨噬細胞或白細胞移動受抑製時,為陽性反應。如實驗組/對照組

  接觸性口炎 可根據病損部位有接觸某種物質的情況以及臨床表現進行診斷:有明確的接觸史,所接觸的物質具有抗原性,從組織接觸到發生炎症,短則數分鍾、數小時,長則數日;結合臨床表現,輔以斑貼試驗可有助於診斷。

06變應性口炎病人的飲食宜忌

  變應性口炎的主要原因是過敏,患上變應性口炎的患者首先要了解是接觸了何種物質導致的過敏,即刻停止繼續接觸該物質,在飲食上可適當補充一些富含維生素B及維生素C的食物,如獼猴桃、蘋果、橘子等,但是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果恰好是引起變應性口炎的致敏原則完全不能服食。同時還要注意口腔衛生及口炎的護理。 

07西醫治療變應性口炎的常規方法

  中醫醫師強調變應性口炎最好是進行中西結合治療,但是,中醫隻是進行症狀的緩解一般用點逍遙丸,疏肝理氣養血,加點活血的藥,如三七粉或是雲南白藥。另外按揉腳部太衝穴,可以幫助調理氣機,減輕症狀。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