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青少年型牙周炎的病因雖然尚未完全明了,但對本病病因的研究是目前牙周病學領域最廣泛和深入的課題之一。已能肯定微生物和機體防禦能力的缺陷是引起本病的兩個主要因素。
1、微生物:青少年型牙周炎病變部位的齦下菌斑較薄(20~200μm),一般不鈣化,以非附著菌斑為主,放線共生放線杆菌(A.actinomycetemcomitans)和嗜二氧化碳噬纖維菌(Capnocytophaga)被認為是青少年型牙周炎的主要可疑致病菌,但青少年型牙周炎的齦下菌群極為複雜,各家報道也有差異。近年來有人提出假設,認為放線共生放線杆菌可能是最初發病時的主要致病菌,一旦疾病成立和加重後,牙周袋加深,炎症加重,齦下的生態環境改變,使一些嚴格厭氧菌如類杆菌、艾肯菌、具核梭杆菌等成為優勢菌,伴放線杆菌不再占主導。實際上,上述細菌都是口腔內的常駐菌,隻是由於菌斑生態環境或機體條件的改變,使它們之間的比例發生變化。
2、全身背景:已有大量研究證明,青少年型牙周炎患者有外周血中性多形核白細胞趨化功能異常,這種缺陷帶有家族性。
1.對嚴重而預後不佳的牙周炎患牙應拔除。對一些易感者如風心病患者等在作複雜的牙周檢查和治療前,應預防性應用抗生素,以防並發症和暫時性菌血症。
2.重度牙周炎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的危險因素之一。
3.牙周炎患者的冠心病發病率高於正常人群。50歲以下男性牙周炎患者或無牙者冠心病發病率高出普通人群。牙槽骨吸收嚴重者致死性冠心病和心髒驟停發生率分別是正常人群的2倍~3倍。
本病可分為局限型簡稱LJP)和彌漫型簡稱GJP)。前者的病變局限於切牙和第一恒磨牙,患者年齡一般較小。通常所稱青少年型牙周炎即指此型。彌漫型則波及全口多數牙齒,年齡相對稍大。對GJP尚有爭議。有人報告12~15歲的患者平均每人患牙為4~6個,隨著年齡增大,病程進展,患牙數目也增多。還有人報告青少年型牙周炎在年幼組以局限型較多,年長組則以彌漫型多見,患者年齡與患牙數、牙齦炎症程度正相關,故認為二者為同一疾病。也有人報告彌漫型患者血清中抗伴放線杆菌的特異抗體水平明顯地低於局限型者,認為可能是由於機體對致病菌的免疫反應較弱,而使疾病擴延到全口多數牙齒,成為彌漫型。上述這些研究結果支持局限型與彌漫型為同一疾病的觀點。但也有些學者認為青少年型牙周炎僅指局限型者。他們把彌漫型並入快速進展性牙周炎,或把一些伴有全身疾病、全口多數牙累及的青少年的牙周炎列為GJP。有的局限型青少年型牙周炎患者隨著年齡增長,發展為彌漫型,全口多數牙齒受累。但也有始終局限於切牙和第一磨牙,而年齡已超過25歲者,有人稱之為青少年後牙周炎(post-juvenileperiodontitis)。
1、年齡與性別:本病主要發生於青春期至20歲的年輕人,可在11~13歲開始發病,故歸入早發性牙周炎。但因早期無症狀,就診時常已20歲左右。女性多於男性,但也有人報告性別無差異。丹麥學者將156例青少年型牙周炎患者分為12~18歲、19~25歲和26~32歲3個年齡組。在最年輕的1組中,女與男的比例為5∶1,最年長的1組中則為1.5∶1。這可能是由於女性發病比男性早。但在黑人中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患者。
2、口腔衛生:本病一個突出的表現是早期患者的菌斑、牙石量很少,牙齦炎症輕微,但卻已有深牙周袋,牙周組織破壞程度與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牙齦表麵雖然無明顯炎症,實際上在深袋部位是有齦下菌斑的,而且袋壁也有炎症和探診後出血,晚期還可發生牙周膿腫。
3、好發牙位:青少年型牙周炎牙槽骨的破壞可分為3種類型:①第一恒磨牙和(或)切牙;②第一恒磨牙、切牙和少數其他牙,但患牙總數不超過14個,這兩型被稱為局限型青少年牙周炎(LJI));③全口多數牙廣泛受累,即彌漫型青少年牙周炎(GJP)。典型的LJP主要侵犯第一恒磨牙和切牙,且多為左右對稱,尖牙和前磨牙很少累及,對這種現象目前還缺乏科學的解釋。
4、X線片:所見第一磨牙的近遠中均有垂直吸收,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在切牙區多為水平型骨吸收。此外還可見牙周膜間隙增寬,硬骨板模糊,骨小梁疏鬆等。
5、病程進展:很快有人估計本型患者的牙周破壞速度比成人型快3~4倍,在4~5年內,牙周附著受損可達50%~70%,患者常在20歲左右即已須拔牙或自行脫落。
6、早期出現牙齒鬆動和移位:在炎症不明顯的情況下,切牙和第一恒磨牙可出現鬆動,自覺咀嚼無力。切牙可向唇側遠中移位,出現牙間隙,多見於上切牙,由於力的影響致呈扇形排列。後牙移位較少見,可出現不同程度的食物嵌塞。
7、家族史:家族中常有多人患本病,患者的同胞有50%患病機會,以母係遺傳為多。其遺傳背景可能與白細胞功能缺陷有關,也有人認為是X連鎖性遺傳或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等。還有人認為患者有牙骨質發育不全,使牙周組織易於遭受破壞。但也有個別學者認為是由於牙周致病菌在家族中的傳播所致。
1、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每天3次,每次3分鍾
2、飯後,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3、對不易去除的食物碎屑,軟垢,菌斑,用牙線,牙簽,牙刷清潔
4、定期檢查,齦上潔治半年1次
X線檢查:第一磨牙的近遠中均有垂直吸收,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在切牙區多為水平型骨吸收。此外還可見牙周膜間隙增寬,硬骨板模糊,骨小梁疏鬆等。
多補蛋白質
蛋白質是口腔組織生長發育的基礎,蛋白質缺乏可加重牙周病的發展。因此,我們應該多食用高蛋白食物,如蛋、肉類、牛乳、乳酪、穀物、豆莢類、幹果類等。
多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的缺乏同樣可影響牙周組織的健康,尤其維生素A、C、D的缺乏影響更大,我們要多食用含維生素高的食物,胡蘿卜、菠菜、香菜、豌豆苗、青辣椒、杏、芒果、動物肝髒、禽蛋等食物含維生素A較高;維生素C廣泛存在於新鮮蔬菜、水果中;維生素D廣泛存在於動物肝髒、魚油和禽蛋中。
1、基礎治療
齦上潔治術、根麵平整術、咬合調整等方法去除局部因素。
2、藥物治療
全身服用抗生素可作為本病的輔助治療,首選藥物為四環素,但由於其副作用較大,已較少使用。目前國外常使用的合成長效四環素“米諾環素”(minocycline)和“強力黴素”(doxycycline),已成為藥物治療牙周病尤其是青少年牙周炎的主要趨勢。該藥除普通的廣譜抗菌作用外,還有阻止膠原破壞、抑製骨吸收及促進細胞附著和克隆化等作用,有利於牙周組織的再生。此外還可同時使用甲硝唑、螺旋黴素等藥物。
如果發現有免疫功能異常者,可酌情給予免疫調節劑,並可結合中醫辨證施治,增強機體抗病力。
3、牙周手術、鬆牙固定術、牙髓牙周聯合治療
與成人牙周炎治療相同。
4、維護治療
由於本病治療後較易複發,且患者年齡較輕,因此更應加強維護期的複查和治療,一般每2~3個月1次,至少持續2~3年,以後仍需每年複查,以便及時發現病變並予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