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頸部> 甲狀腺瘤

甲狀腺瘤簡介

相關問答

  甲狀腺瘤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其中絕大多數為良性病變,少數為癌。病因不清,病理改變為甲狀腺濾泡增生,甲狀腺組織腫大。良性質地柔軟,惡性質地堅硬。良性:頸部腫塊多為單發,生長緩慢,大時可有壓迫症狀,腫塊隨吞咽上下活動、光滑、質地較軟、呈圓形或橢圓形,可引發甲亢。瘤體小時,可通過全科治療儀照射使其縮小、消失;瘤體過大時,應手術切除再行照射治療,可達到消炎、止痛、消腫,加快傷口愈合,防止感染及疤痕之目的。臨床總結下來,主要致病原因大致有這麼幾種:內分泌失調導致雌激素過高、碘攝入過量、精神壓力大等等。

【詳情】

01甲狀腺瘤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現代醫學對於甲狀腺瘤的發病原因不是十分明確,可能與飲食因素(高碘或缺碘飲食),發射線接觸史,雌激素分泌增加,遺傳因素綜合作用形成的。

  中醫則認為,本病的發生於情誌不暢、居處不宜、正虛邪踞關係密切。

⒈情誌不暢:憂愁、思慮、抑鬱、憤怒,造成肝鬱氣結,肝失條達,肝木乘土,則脾不健運,痰濕在體內停留;或肝鬱化火,煉灼全身津液成痰。濁氣、痰濕凝結於頸;肝鬱氣滯,血液經絡失於調和,氣滯血瘀,經絡阻塞,上結於頸而成癭瘤。

⒉居處不宜:久居山區、高原地帶,水質過偏,久而久之氣機運行失常,水濕內停,痰瘀互結,形成癭瘤。

⒊正虛邪踞:正氣虛弱,邪毒乘虛侵入,使經絡阻塞,血瘀結於頸前成癭;先天不足,體質虛弱,虛體受到邪毒、邪火鬱遏結於頸而成。

  總之,本病的發生與肝脾關係密切,在諸多因素作用下以致氣、血、痰相互凝結,發生氣滯、血、瘀、痰凝,結於頸,日久有形腫快便成。采用純中藥治療此病比較好,標本兼治,采用中醫藥治療,治療效果穩定、理想且無任何副作用,治愈後不複發。中醫根據患者的征候辯證施治,製定出治療方案,控製病情,緩解症狀,使病人逐漸康複,患者生活中要注意保健。

02甲狀腺瘤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甲狀腺腺瘤的並發症

  1、胸骨後的甲狀腺腺瘤壓迫氣管和大血管後可能引起呼吸困難和上腔靜脈壓迫症。

  2、手術後喉返神經及甲狀旁腺功能的損傷。

03甲狀腺瘤有哪些典型症狀

  甲狀腺瘤除功能自主性甲狀腺瘤以外多數見甲狀腺孤立性結節,少數為多發性結節。病程緩慢,臨床上可以無任何自覺症狀,多數在數月到數年其至更長時間,因稍有不適或腫塊達到lcm以上其至更大而發現,或無任何症狀在常規體檢時做B超而被發現頸部腫塊。多數為單發,圓形或橢圓形,表麵光滑,邊界清楚,質地堅實,與周圍組織無粘連,無壓痛,可隨吞咽上下移動。腫瘤一般在數厘米,巨大者少見。巨大瘤體可產生鄰近器官受壓征象,但不侵犯這些器官,如壓迫氣管,使器官移位。有少數因瘤內出血瘤體會突然增大伴局部脹痛。

  功能自主性甲狀腺腺瘤多見於女性,患者往往有長期甲狀腺結節的病史,早期多無症狀或僅有輕度的心慌、消瘦、乏力,隨病情的發展,患者表現有不同程度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狀,個別可以發生甲亢危象。
  部分甲狀腺腺瘤可發生癌變,癌變率為10-20%。隻有下列情況者,應當考慮癌變的可能性:
  1、腫瘤近期迅速增大;
  2、瘤體活動受限或固定;
  3、出現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等壓迫症狀:
  4、腫瘤硬實,表麵粗糙不平;
  5、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

04甲狀腺瘤應該如何預防

  甲狀腺瘤是很常見的腫瘤疾病,各個年齡段都有可能會患病,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遭受此病的折磨,起初此病雖影響不大,但病程一長,氣陰兩傷,最終陰陽互損,成為難治之病,部分轉成甲亢(轉發率達20%),成為難治的慢性病.這也就導致此病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所以了解甲狀腺瘤的預防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是必要的

  1、甲狀腺瘤患者應吃富於營養的食物及新鮮蔬菜,避免肥膩香燥辛辣之品

  2、避免應用雌,因它對甲狀腺瘤的發生起著促進作用

  3、對甲狀腺增生性疾病及良性腫瘤應到醫院進行積極正規的治療
  4、甲狀腺瘤怎樣預防?預防甲狀腺瘤盡量避免兒童期頭頸部X線照射

  5、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誌內傷,是預防本病發生的重要方麵

  6、針對水土因素,注意飲食調攝,經常食用海帶海蛤紫菜及采用碘化食鹽但過多地攝入碘也是有害的實際上它也可能是某些類型甲狀腺瘤的另種誘發因素

  以上便是關於甲狀腺瘤的一些有效預防措施,甲狀腺瘤是一種極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並且甲狀腺瘤的危害性很大,會嚴重地影響病人們的生活,在醫學臨床上,患上甲狀腺瘤的發病率極高,男女均可患病,大多數以中年女性最易患病,治療甲狀腺瘤的時間也較長,治療起來很麻煩所以特此提醒大家做好預防措施,避免患上此病

05甲狀腺瘤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針對甲狀腺瘤的檢查主要有以下幾項:
1、甲狀腺功能化驗:主要是促甲狀腺激素(TSH)的測定。TSH降低的高功能性熱結節,較少為惡性,故對其甲亢進行治療更為重要。TSH正常或升高的甲狀腺結節,以及TSH降低情況下的冷結節或溫結節,應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如穿刺活檢等)。
2、核素掃描:放射性碘或锝的同位素掃描檢查(ECT)是判斷甲狀腺結節的功能大小的重要手段。美國甲狀腺學會指出:“ECT檢查的結果包括高功能性(比周圍正常甲狀腺組織的攝取率高)、等功能性或溫結節(與周圍組織攝取率相同)或無功能性結節(比周圍甲狀腺組織攝取率低)。高功能結節惡變率很低,如果患者有明顯或亞臨床甲亢,則需對結節進行評估。如果血清TSH水平較高,即使是僅在參考值的最高限也應對結節進行評估,因為這時結節的惡變率較高”。但是ECT對於小於1cm的結節或微小癌常不能顯示,故對此類結節不宜使用ECT檢查。
3、B超檢查:超聲是發現甲狀腺結節、並初步判斷其良惡性的重要手段,是細針穿刺活檢(FNA)實施可能性的判斷標準,也是效益比最高的檢查手段。歐美指南中均提及超聲下可疑惡變指征,包括:低回聲結節、微鈣化灶、豐富的血流信號、邊界不清晰、結節高度大於寬度、實性結節、以及暈圈缺如。國內有人曾將結節形態、邊界、縱橫比、周邊聲暈、內部回聲、鈣化、頸部淋巴結情況等方麵對結節進行分析和評價,對比術後的病理結果,統計得出結節形態、鈣化、內部回聲情況在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鑒別中更具相關性,可著重觀察這方麵特征(僅針對乳頭狀癌)。
4、針吸塗片細胞學檢查:針吸活檢包括細針穿刺活檢及粗針穿刺活檢兩種,前者是細胞學檢查,後者是組織學檢查。對於B超發現的可疑惡變的甲狀腺結節,可采用該方法明確診斷。目前一般采用細針活檢,操作時病人仰臥,呈頸部過伸位。宜采用局部麻醉。強調多方向穿刺的重要性,至少應穿刺6次,以保證取得足夠標本。穿刺時以左手示指中指固定結節,以右手持針筒,回抽針栓以產生負壓,同時緩慢向外將針頭拔出2mm,再刺入,重複數次後見針內細胞碎屑後停止抽吸,去除負壓,拔出針頭,脫開針筒,針筒內吸入數毫升空氣,接上針頭,並將針頭內標本排到玻片上,要求能有1-2滴橘紅色液體,內有細胞碎屑。然後塗片檢查。

06甲狀腺瘤病人的飲食宜忌

  甲狀腺腺瘤的飲食保健

  【宜】

  (1)宜多吃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發菜、淡菜、幹貝、蟶、海蜇、海參、龍蝦、帶魚、鮐魚、魚肚、蚶、蛤、甲魚。

  (2)宜多吃具有消結散腫作用的食物,包括菱、芋艿、油菜、芥菜、獼猴桃。

  (3)宜多吃具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香菇、蘑菇、木耳、核桃、薏米、紅棗、山藥。

  【忌】

  1. 忌煙、酒。

  2.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花椒、辣椒、桂皮、薑等。

07西醫治療甲狀腺瘤的常規方法

  手術治療是除未分化癌以外各種類型甲狀腺腫瘤的基本治療方法,並輔助應用碘131治療、甲狀腺激素及外照射等治療。
1、手術治療:甲狀腺腫瘤的手術治療包括甲狀腺本身的手術,以及頸淋巴結的清掃。甲狀腺的切除範圍目前仍有分歧,尚缺乏前瞻性隨即對照試驗結果的依據。但是完全切除腫瘤十分重要,薈萃分析資料提示腫瘤是否完全切除是一項獨立預後因素。因此即使是分化型甲狀腺癌,小於腺葉的切除也是不適當的。範圍最小的是腺葉加峽部的切除。最大至甲狀腺全切除。甲狀腺切除範圍的趨勢是比較廣泛的切除。有證據顯示甲狀腺近全切或全切除術後複發率較低。低危組病例腺葉切除後30年複發率為14%,而全切除術為4%,一般對高危組的病人,首次手術的範圍並無太多爭論,有報告TNMIII期的病例腺葉切除後局部複發率為26%,全切除後局部複發率為10%,而甲狀腺全切除和近全切除之間並無區別。廣泛範圍手術的優點是降低局部複發率,主要缺點是手術後近期或長期並發症增加,而腺葉切除很少導致喉返神經損傷,且幾乎不發生嚴重甲狀旁腺功能減退。
  近來不少學者認為年齡是劃分低危和高危的重要因素,並根據低危、高危分組選擇治療原則。對低危組病人采用腺葉及峽部切除,若切緣無腫瘤,即可達到治療目的。對高危組病人采取患側腺葉、對側近全切或次全切除術為宜。也可根據腫瘤的臨床特點來設計手術:腺葉+峽部切除術適用於腫瘤直徑小於1cm、明確局限於甲狀腺一葉內的低危組患者;?甲狀腺患側全切+峽部切除+對側近全切,適用於腫瘤直徑大於1cm,較廣泛的一側乳頭狀癌伴有淋巴結轉移者;甲狀腺全切除術適用於高度侵襲性的乳頭狀、濾泡狀癌,明顯多灶性,兩側淋巴結腫大,腫瘤侵犯周圍頸部組織或有遠處轉移者。15歲以下或45歲以上病例,淋巴結轉移率較高,可達90%,對該組病例應考慮全甲狀腺切除。
  頸淋巴結清掃範圍同樣有爭論,是常規行中央區頸淋巴結清掃或改良淋巴結清掃,或隻切除能觸及的腫大淋巴結,尚無定論。薈萃分析資料提示僅兩個因素可幫助預測是否頸淋巴結轉移,即腫瘤缺乏包膜和甲狀腺周圍有腫瘤侵犯。該兩因素均不存在者,頸淋巴結轉移率是38%,兩因素均存在者頸淋巴結轉移率是87%。
  頸淋巴結清掃的手術效果固然可以肯定,但是病人的生活質量卻有可能受到影響,所以目前對於預防性頸淋巴結清掃的決定非常謹慎。尤其是低危組病人,若手術時未觸及腫大淋巴結,可不作頸淋巴結清掃。如發現腫大淋巴結,應切除後做快速病理檢查,證實為淋巴結轉移者,可作中央區頸淋巴結清掃或改良頸淋巴結清掃。前者指清除頸總動脈內測、甲狀腺周圍、氣管食管溝之間及上縱隔的淋巴結組織;後者指保留胸鎖乳突肌、頸內靜脈及副神經的頸淋巴結清掃。由於再次手術時行中央區淋巴結清掃易損傷喉返神經及甲狀旁腺,因此有主張首次手術時及時未見腫大淋巴結,也行中央區清掃。對高危組病人,肉眼可見頸淋巴結轉移、腫瘤侵犯至包膜外以及年齡超過60歲者,應作改良頸淋巴結清掃;若疾病分期較晚,頸淋巴結受侵犯廣泛者,則應作傳統淋巴結清掃。
2、內分泌治療:甲狀腺腫瘤做次全或全切除術後患者應終身服用甲狀腺素片,以預防甲狀腺功能減退及抑製TSH。乳頭狀癌和濾泡癌均有TSH受體,TSH通過其受體能夠影響甲狀腺癌的生長。甲狀腺素片的劑量,應根據TSH水平來調整,但是對於TSH抑製的精確範圍,尚缺乏足夠有效的數據支持。一般來講,有殘餘癌或複發高危因素的患者,TSH應維持在0.1mU/L以下;然而複發低危的無病患者TSH應維持在正常下限附近(稍高或稍低於正常值下限);對於有實驗室檢查陽性但無器質性病變(甲狀腺球蛋白陽性、影像學陰性)的低危組患者,TSH應維持在0.1-0.5mU/L;對於長年無病生存的患者,其TSH或許可以維持在正常參考值內。可用左甲狀腺素鈉片(優甲樂),每天75ug-150ug,並定期測定血T4和TSH,根據結果調整藥量。
3、放射性核素治療(131碘治療):對於乳頭狀癌、濾泡癌,術後應用碘適合於45歲以上病人、多發性癌灶、局部侵襲性腫瘤及存在遠處轉移者。主要是破壞甲狀腺切除術後殘留的甲狀腺組織,對高危病例有利於減少複發和死亡率。應用碘治療目的是:①破壞殘留甲狀腺內隱匿微小癌;易於使用核素檢測複發或轉移病灶;③術後隨訪過程中,增加用狀腺球蛋白作為腫瘤標記物的價值。
4、體外照射治療(EBRT):主要用於除了乳頭狀癌以外的其他甲狀腺腫瘤。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