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頸部> 巴雷特食管

巴雷特食管簡介

相關問答

  食管下端有不正常的柱狀上皮覆蓋,稱之為Barrett食管。普遍認為是獲得性,並與反流性食管炎密切相關,並有發生腺癌的可能,異位柱狀上皮殘留於食管可在食管任何部位發生。

【詳情】

01巴雷特食管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Barrett食管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盡管有關Barrett食管與胃食管反流之間的關係已被大多數學者接受,但Barrett食管確切的發病機製仍不清楚。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胃食管反流病人中,隻有10%發展為Barrett食管,而90%的患者並不發生變化。究竟什麼因素影響兩者之間的轉化目前還是個謎。但無論怎樣說,胃-食管反流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病理基礎,此外十二指腸-胃-食管反流以及食管運動功能障礙也與Barrett食管的發病有關。

  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兩種學說,即先天性學說和獲得性學說。

  1、先天性學說

  從胚胎學角度來講,人體胚胎發育至3~34mm時(4個月以前),原始前腸(食管的前身)黏膜被覆柱狀上皮。發育至130~160mm(18~20周)時,鱗狀上皮開始替代柱狀上皮,這種變化由食管的中央開始並逐漸向胃和口腔兩端發展,至出生前全部完成。這種延伸如受到任何阻礙,都可能導致食管下段於出生後仍然被覆柱狀上皮及食管上段殘留柱狀上皮細胞。基於這種理論,先天性學說認為Barrett食管是由於人體胚胎發育過程中柱狀上皮沒有被鱗狀上皮完全替代所致,因此食管下段遺留下胚胎時期的柱狀上皮。一些臨床觀察也支持先天性學說。一項屍檢結果證實,在死產嬰兒的食管就發現有柱狀上皮。Borrie等提出,Barrett食管的發病高峰有兩個階段,一個是兒童組(0~10歲),另一個是成人組(40歲以上),因此提出兒童組的發病原因是先天性的。此外,一項病理研究報道,在Barrett食管未發現後天學說所提到的慢性炎症和組織纖維化(表1)。

 2、獲得性學說

  目前越來越多的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的證據表明,Barrett食管是一種獲得性疾病,它與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有密切關係。食管下段長期暴露於酸性溶液、胃酶和膽汁中,造成食管黏膜的炎症和破壞,導致耐酸的柱狀上皮替代鱗狀上皮。研究證實,大多數Barrett食管病人存在反流性食管炎。臨床還發現,一些外科手術後,如食管肌層切開術、全胃切除加食管空腸吻合術以及胃食管側側吻合等手術後均可發生Barrett食管。其發生機製主要是由於手術破壞了食管下括約肌的完整性,造成胃酸和膽汁反流或食管及胃排空障礙。此外,也有報道化療藥物可使食管黏膜損傷,導致Barrett食管(表2)。

  動物模型在研究Barrett食管的病因和發病機製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世紀60年代末就有學者試圖建立Barrett食管的動物模型,但未獲成功。Bremner和Gillen等分別在先前的動物模型基礎上,增加了長期高酸反流的條件,成功地建立了Barrett食管的動物模型,這一成果有力地支持Barrett食管的獲得性學說。此後又有一些不同的動物模型相繼出現。

  二、發病機製

  關於Barrett食管柱狀上皮的來源尚未定論。目前有幾種看法:①來源於鱗狀上皮的基底細胞;②來源於食管賁門腺體細胞;③來源於胃黏膜或原始幹細胞。

  BE的主要病理特點是柱狀上皮從胃向上延伸到食管下段1/3~1/2,多限於食管下段6cm以內,而黏膜下層及肌層結構正常,其柱狀上皮有3種組織學類型:

  1、胃底腺型類似胃底胃體上皮,含有小凹和黏液腺,具有主細胞及壁細胞,能夠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原,但與正常黏膜相比,這些腺體稀少且短小。

  2、胃賁門交界型以賁門黏液腺為特征,表麵有小凹和絨毛,小凹及腺體表麵由分泌黏液的細胞所覆蓋,其中缺乏主細胞和壁細胞。

  3、特殊型柱狀上皮類似於小腸上皮,表麵有絨毛及陷窩,由柱狀細胞和杯狀細胞組成。柱狀細胞與正常小腸吸收細胞不同,無明確的刷狀緣,胞漿頂端含有糖蛋白分泌顆粒,不具備脂肪吸收功能,因此相當於不全性腸化生上皮,此型最常見。

  Barrett食管可形成潰瘍,稱為Barrett潰瘍,被認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變。BE潰瘍較深陷,故容易穿孔。如潰瘍穿透食管壁,可並發胸膜和縱隔化膿感染或縱隔組織纖維化和周圍淋巴結炎。

02巴雷特食管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1、潰瘍

  Barrett食管引起潰瘍的發病率為2%~54%,食管柱狀上皮受酸性消化液腐蝕後可以發生潰瘍,出現類似胃潰瘍的症狀,疼痛可放射至背部,並可引起穿孔、出血、浸潤、潰瘍愈合後發生狹窄,出現下咽不暢的症狀。甚至可穿透主動脈導致大出血而迅速致死。Barrett潰瘍的病理分型有兩種,最為常見的為發生在鱗狀上皮段的淺表性潰瘍,這種類型與因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潰瘍相似。另一種少見的為發生在柱狀上皮段的深大潰瘍,與消化性潰瘍相似。

 2、狹窄

  食管狹窄是Barrett食管最常見的並發症,發生率為15%~100%。狹窄部位多於食管中上段的鱗-柱狀上皮交界處,而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狹窄多位於食管下段。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率為29%~82%。病變可單獨累及柱狀上皮,也可同時累及鱗狀和柱狀上皮。

 3、惡變

  Barrett食管中發生癌腫的發生率不甚確切,長期反流物進入Barrett食管可能起惡變作用。但有研究認為Barrett食管病病人施行了抗反流手術亦不能使這些柱狀上皮消退,亦不減少惡變的危險性。Barrett食管的柱狀上皮區內可以發生異型增生,程度可自低度到高度,有時低度異型增生不易與正常柱狀上皮區別,高度異型增生與原位癌有時難予區別,並可進展至浸潤癌。這些惡變的腫瘤係腺癌。需要指出的是內鏡發現賁門腺癌伴有良性柱狀上皮與柱狀上皮異型增生為腺癌是有區別的。Barrett食管的異型增生是癌前期狀況已為多數人公認。

 4、胃腸道出血

  可表現為嘔血或便血,並伴有缺鐵性貧血,發生率約為45%,其出血來源為食管炎和食管潰瘍。

03巴雷特食管有哪些典型症狀

  Barrett食管本身並不產生症狀,患者的症狀主要由於反流性食管炎及其伴隨病變引起,最常見的症狀為反酸,胃灼熱,其次為胸骨後疼痛和上腹痛,當出現食管狹窄時,突出的症狀為咽下困難,吞咽困難的原因是

  1、鱗-柱狀上皮交界處的狹窄;

  2、慢性食管炎所致管壁纖維化,食管蠕動功能減退;

  3、食管急性炎症引起的食管痙攣;

  4、發生於柱狀上皮的食管腺癌造成的管腔梗阻,有些病人早期有燒心症狀,經一段長時間的無症狀期,直至並發症發生後才出現症狀,原因是柱狀上皮對消化液的刺激不如鱗狀上皮敏感,Barrett食管出血可以大量,但常呈慢性缺鐵性貧血,少數穿孔或侵入胸膜腔引起瘺管或進入其他鄰近器官出現症狀。

04巴雷特食管應該如何預防

  1、預後

  Barrett食管癌的預後較差,其主要原因是診斷時已屬晚期,多數伴有淋巴結和局部轉移總體的5年生存率為21%~55%,淋巴結陰性組的5年生存率為91%,明顯高於其他組Barrett食管癌的臨床分期和腫瘤大小是影響遠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我們分析了51例Barrett食管癌的生存情況,Ⅱ期腫瘤及腫瘤直徑6cm者的分別為4.5%和0預後與腫瘤的分化程度和外侵情況有關,而與腫瘤部位、患者年齡、性別以及手術方式無關Richter指出,BE患者確診時平均年齡55歲,食管腺癌確診時平均年齡至少要晚10歲,而因衰老伴隨的心、肺疾病等不宜手術者約25%,且手術能否消除BE或防止腺癌的發生,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2、保健

  宜進易於消化的食物,避免誘發症狀的體位和食用有刺激性食物,超重者應減肥

  Cameron等(1992)在施行上消化道內鏡檢查51311例中發現377例的食管中有≥3cm長的柱狀上皮,發現率為0.89%,另一作者為0.74%,故內鏡檢查發現率約為1%隨年齡增長,發生率上升平均年齡40歲左右者中多見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Barrett食管的發病率就高,有慢性消化性狹窄的病例中有多達44%的報道有人在屍檢時發的Barrett食管較臨床發現的為多,證實Barrett食管生前大多未能確診,因為大多數病人無症狀上述發病率均引自西方材料,據認為東方人中發病率較低,因為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率亦低於西方人,其原因尚待積累材料驗證

05巴雷特食管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一、X線檢查

  較難發現Barrett食管,有食管裂孔疝及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現,不是此症的特異性,發現食管有消化性狹窄或體部有潰瘍者應疑有Barrett食管。

  二、內鏡檢查

  內鏡下較易確認Barrett黏膜,正常食管黏膜為粉紅帶灰白,而柱狀上皮似胃黏膜為橘紅色,兩者有顯著差異,內鏡下BE可分為三型:

  1、全周型紅色黏膜向食管延伸累及全周,與胃黏膜無明顯界限,其遊離緣距食管下括約肌3cm以上。

  2、島型齒狀線1cm處以上出現斑片狀紅色黏膜。

  3、舌型與齒狀線相連,伸向食管呈半島狀,在Barrett上皮可以出現充血,水腫,糜爛或潰瘍,反複不愈的潰瘍可引起食管狹窄。

三、食管測壓及pH監測

  Barrett食管的病人食管與酸,堿反流物接觸時間長可見到胃食管反流的測壓表現,其食管下端括約肌壓力較一般的反流病人為低。

06巴雷特食管病人的飲食宜忌

 一、巴雷特食管吃什麼食物對身體好

  常給乳類的流質及半流質飲食,如果可能的話,應鼓勵病人進食細軟無刺激飲食如細麵條、藕粉、稀飯、麵湯、雞蛋糕等。

二、巴雷特食管最好不要吃什麼食物

  1、應避免吃過酸、過甜的食物,並於每餐後飲水以衝洗食管,還應注意餐後病人應處於直立位或餐後散步,晚餐和入睡的間隔時間要長。

  2、粗糙、辛辣、過硬和過熱的食物,如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芹菜、韭菜等),含辣椒、芥末多的調味品,以及油炸、油煎的食品等,對食管粘膜都是有刺激的。

  3、過多的食用這些食物,會加重和促進潰瘍及潰瘍並發症的出現;因此不宜食用。同時要注意飲食的營養,不必過分限製飲食的種類;軟食、少量、多餐。煙、酒精、濃茶、咖啡等可影響潰瘍的愈合,所以應加以限。

07西醫治療巴雷特食管的常規方法

  一、巴雷特食管中醫治療方法

  下麵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谘詢醫生。驗方:冬淩草片(市售),本為呼吸道抗感染新藥,可是,河南醫學院應用於治療食管癌取得較好療效。用法:5片/每次。每日3次口服。共治療中、晚期食管癌36例,顯效2例,有效11例,失訪6例,有效率為36.1%。偏方:

  1、藤梨根30g、百屈菜10g、半枝蓮10g加水熬至深紅,去渣濃縮製成糖漿,每日2次,每次10ml口服。

  2、螟蚣4g、全蠍2g、蠐螬4g烘幹共研細末,將藥粉與兩個雞蛋調勻,文火蒸熱後,1次服完,每日1次。

  二、巴雷特食管西醫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1、質子泵抑製劑

  為內科治療首選藥物,劑量宜較大,如洛賽克20~40mg,每天2次口服,症狀控製後以小劑量維持治療,療程半年以上。有證據表明,PPIs長期治療後可縮短Barrett黏膜長度,部分病例BE黏膜上有鱗狀上皮覆蓋,提示PPIs能使BE部分逆轉,但很難達到完全逆轉。PPIs治療還可使BE中腸化生及異型增生消退,表明PPIs可阻止BE病情發展,增加鱗狀上皮逆轉的機會,減少惡性變的危險。

  2、促動力藥

  此類藥物能減少胃食管反流,控製症狀,但療程較長。如多潘立酮10~20mg,每天3~4次,常與PPIs同時應用,以增加療效。

  3、其他

  如硫糖鋁、思密達等黏膜保護劑亦有一定療效,可改善症狀,與PPIs合用效果更佳。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