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本病是因各種機械性與動力性因素致使椎動脈遭受刺激或壓迫,以致血管狹窄、折曲而造成以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所致。
(二)發病機製
1.動力性因素 主要由於椎節失穩後,鉤椎關節鬆動、變位,波及兩側上、下橫突孔,以致出現軸向或側向移位,刺激或壓迫椎動脈並引起痙攣、狹窄或折曲改變。此種因素最為多見,大多屬於早期輕型。此外,椎間隙間距改變對椎動脈亦產生影響,因為在椎間隙退變的同時,由於上、下椎體之間的間距變短,致使同節段的椎動脈相對增長。這不僅直接破壞了椎動脈本身與頸椎骨骼之間原有的平衡,且易使其出現折曲、狹窄及彎曲等改變。隻要恢複椎節間高度(例如通過牽引),此現象即可迅速消失。
2.機械性因素 主要由於持續性致壓物所致。
(1)鉤椎關節囊創傷性反應:椎節後方小關節囊處的創傷反應主要影響脊神經根,而鉤椎關節囊壁滑膜的腫脹、充血及滲出則由於直接減小了橫突孔的橫徑(對椎動脈的影響較之矢狀徑更為重要)而易波及椎動脈,可因局部的刺激或壓迫而引起該動脈的痙攣、折曲或狹窄。
(2)鉤突骨質增生:在頸椎諸關節中鉤椎關節是退變最早的部位之一,因此骨質增生亦較多見。增生的骨刺除直接壓迫側後方的脊神經外,椎動脈亦易受壓,加之橫突孔這一骨性管道使椎動脈失去退縮與回避的餘地,從而構成其發病的主要病理解剖特點之一。鉤突骨質增生的部位以頸椎退變的好發部位為多見,即頸5~6、頸6~7和頸4~5;但近年來,發現頸3~4椎節亦非少見。
(3)髓核脫出:由於椎體側後方鉤突的阻擋,椎間隙內的髓核不易從此處突出壓迫脊神經或椎動脈。但當它一旦穿破椎體後緣側方的後縱韌帶進入椎管內時,則有可能達到椎間孔處,在壓迫脊神經根的同時波及椎動脈。
3.血管因素 不僅較為複雜,且易變性大。主要表現為:
(1)血管動力學異常:本病多見於中年以後,除因頸椎本身的退變因素外,血管亦出現老化,尤其是50歲以上的病例,主要出現血管本身的彈性回縮力減弱。當然,此種現象亦與頸椎的活動量大有關,尤其是旋轉、前屈等,均使椎動脈處於被牽拉狀態,從而也加速了血管的退變及老化。
(2)動脈硬化性改變:是血管動力學異常病理改變的結果,即便是正常人,50歲以後,其全身動脈均可出現程度不同的硬化性改變,椎動脈亦不例外,其程度與年齡成正比。如果在血管壁上再出現粥樣斑塊(椎動脈為好發部位之一),則可加速這一病變過程。
(3)血管變異:解剖材料表明,椎動脈及椎靜脈(叢)易出現變異,包括橫突孔的分隔(少數可分成2~3個)、矢狀徑及橫徑改變、血管數量的差異、兩側血管的不對稱及口徑大小不一等,均與本病的發生及發展有一定的關係。
以上數種因素可同時出現,或以某一種為主。其中由於椎節不穩及局部創傷性反應所致者,易通過局部製動等有效措施而使症狀消除。而因增生的骨刺等機械因素引起者則多為持續性。如在同一病例數種發病因素並存,當通過治療後其中屬於可逆性的因素已經消除,而症狀隨之消失或明顯減輕,則說明其他因素並非占主導地位,其預後多較佳。但如果采取各種療法後症狀並無明顯緩解時,則表明機械性致壓物為本病例發病與發展的主要原因,在除外其他疾患基礎上多需手術治療。因此如對病因、病理與發病機製如能全麵加以了解,則有助於本病的診斷、治療方法選擇及預後判定。
椎動脈型頸椎病,分為五大類型:交感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頸型頸椎病以及脊髓型頸椎病。除了其臨床表現外,還可引起其他疾病。本病有時可並發猝倒。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頸椎病的一種,頸椎病的症狀較多,根據頸椎病不同的症狀類型,我們把頸椎病分為五大類型:交感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頸型頸椎病以及脊髓型頸椎病。在這幾大類型中椎動脈型頸椎病是比較常見的,頸椎病患者中約70%有椎動脈受累,是中老年的常見病。椎動脈型頸椎病的典型症狀有:
(1)眩暈:眩暈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的典型症狀,病人因頸部的伸展或旋轉而改變體位誘發眩暈症狀。庭神經核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般持續時間較短,秒至數分鍾即消失,發病時病人可有輕度失神及運動失調,表現為行走不穩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不伴意識障礙。前庭神經病變引起的眩暈屬中樞性眩暈症;迷路缺血性病變屬周圍性眩暈症。部分病人有惡心感,急性發病時病人不能抬頭,少數病人有複視、眼顫、耳鳴及耳聾等症狀。
(2)頭痛: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病人在發病時,頭痛和眩暈症狀一般同時存在。其中枕神經病變是引起頭痛的主要原因。因為椎動脈分支枕動脈供給枕大神經,臨床上椎動脈痙攣引起枕大神經缺血而出現枕大神經支配區頭痛症狀,為間歇性跳痛,從一側後頸部向枕部及半側頭部放射,並有灼熱感,少數病人有痛覺過敏,摸及頭部即感疼痛明顯。
(3)視覺障礙:由於頸椎病引起椎_基底動脈係痙攣,繼發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變,少數病人可出現視力減退或視野缺損,嚴重者甚至可以引起失明現象。
(4)根性症狀:由於局部解剖的關係,椎動脈型的病人也常常伴有神經根性症狀。
(5)突然摔倒:當病人頸部旋轉時突然感到下肢發軟而摔倒。其臨床特征是:發病時病人意識清楚,短時間內能自己起來,甚至行走。有別於其他腦血管疾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的典型症狀有哪些已經給大家介紹完了。
椎動脈型頸椎病的預防
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間或工餘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展為椎動脈型頸椎病
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注意端正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麵注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勞動或走路時要防止閃、挫傷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1.X線改變 除可發現頸型頸椎病特征(椎節不穩及列線改變)外,尚可發現鉤椎增生、椎間孔狹小(斜位片)及椎骨畸形等異常所見。同時應注意觀察有無其他異常(胸骨後甲狀腺瘤或其他腫瘤時,可將氣管壓向一側,雖少見,但後果嚴重,作者曾發現2例),顱底與第1頸椎之間、第1與第2頸椎之間有無不穩(可從動力性側位片上觀察,顱底與寰椎不穩則表明椎動脈第三段受累),以及有無顱底凹陷症(椎動脈第三段可被累及)。以上諸點對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必須注意觀察。
2.DSA技術 通過股動脈穿刺與插入導管,注入少量造影劑,以數字減影成像技術獲得的清晰的椎動脈圖像,不僅對診斷,且對手術部位的確定至關重要,應爭取進行。
3.MRI成像技術 對判定脊髓狀態以及兩側橫突孔有無變異、是否對稱、內徑有無差異等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無損傷的椎動脈MR成像技術(MRA),對椎動脈的判定既安全又具有診斷價值。MRA技術的清晰度較DSA技術為,但從臨床角度來看,90%以上的患者願意接受MRA檢查,而不願意行DSA檢查。
4.其他 包括傳統的椎動脈造影、CT檢查等均可酌情選用。
椎動脈型頸椎病吃哪些對身體好?
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的一般飲食原則為:合理搭配,飲食要合理搭配,不可單一偏食。
椎動脈型頸椎病食物一般分兩大類:一類是主食,主要是提供熱能,如米、麵,都屬於這類食物;另一種食物,可以調節生理機能,稱為副食,如豆類、水果和蔬菜等。主食中所含的營養是不同的,粗細要同時吃,不可單一偏食。 粗細、幹稀、主副搭配的全麵營養可滿足人體需要,促進患者的康複和維持正常人體的需要。
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需對症進食:由於頸椎病是椎體增生、骨質退化疏鬆等引起的,所以頸椎病患者應以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飲食為主。其中鈣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魚、豬尾骨、黃豆、黑豆等含量為多。蛋白質也是形成韌帶、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維生素B、E則可緩解疼痛。解除疲勞。屬血虛氣滯者,應多進食公雞、鯉魚、黑豆等食物。
視力模糊、流淚者,宜多食含鈣、硒、鋅類食物。如豆製品,動物肝、蛋魚、蘑菇、蘆筍、胡蘿卜、頸椎病伴高血壓者,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豆芽、海帶、木耳、大蒜、芹菜、地瓜、冬瓜、綠豆。
椎動脈型頸椎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應戒煙、酒。
2、不要經常吃生冷和過熱的食物。
3、忌油膩厚味之品。
4、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1、藥物療法,藥物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有好多種,西藥椎動脈型頸椎病,有的常伴發有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症狀,為了緩解疼痛可適當選用止痛類藥物。
2、物理治療,物理療法主要起到消除患部水腫,緩解肌肉痙攣、疼痛,改善患部血循環,促進神經血管正常,增強肌肉張力,恢複頸部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