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頸部>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簡介

相關問答

  1、頸部淋巴結轉移癌(cervicallymphnodemetastaticcarcinoma)約占頸部惡性腫瘤總數的3/4;在頸部腫塊中,發病率僅次於慢性淋巴結炎和甲狀腺疾病。原發癌灶絕大部分(85%)在頭頸部,尤以鼻咽癌和甲狀腺癌的轉移最為多見。鎖骨上窩轉移性腫瘤的原發癌灶,多在胸腹部(包括肺、縱隔、乳房、胃腸道、胰腺等);但胃腸道、胰腺癌腫的頸部淋巴結轉移,經胸導管多發生在左鎖骨上窩。

  2、必須注意,在不少頭頸部惡性腫瘤(如鼻咽癌、甲狀腺癌)患者中,頸側區轉移性腫瘤常是其首先出現的主要症狀;相反,原發癌灶往往很小。患者自己並無感覺,甚至檢查時也難發現。因此,必須全麵細致地進行檢查,以明確診斷。

【詳情】

01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1、頸淋巴轉移癌與其解剖特點有著重要關係。頸深淋巴結位於頸深部包圍筋膜(investingfascia)和錐前筋膜(prevertebralfascia)間,共有10組,約300餘個。淋巴結周圍繞有頸動脈、神經、肌肉及頸部髒器等。

  2、頸部淋巴是全身淋巴的總彙區,全身淋巴液均可經此處引流。如鼻咽部淋巴引流經咽後外側淋巴結彙入頸內靜脈上組淋巴結;口底部淋巴管進入頦下淋巴結,然後彙入頜下淋巴結及頸深淋巴結;胸腹腔管液彙入胸導管,然後引流至鎖骨上淋巴結等。因此全身的癌腫一經侵犯淋巴係統,均有可能轉移至頸淋巴。腫癌轉移至頸淋巴常通過3種途徑:

  3、從淋巴管轉移,最常見。

  4、循血行轉移至淋巴結的被膜及小梁的血管中。

  二、發病機製

  1、轉移淋巴結與原發灶的關係

  腫瘤的頸淋巴結轉移通常首發在前哨淋巴結(或稱第1站淋巴結),而且往往體積最大。其中95%為單側(一般為同側)淋巴結受累。但是軟齶和韋氏環的腫瘤可向雙側頸淋巴結轉移,特別是鼻咽癌這種傾向性更為明顯。會厭癌有時原發症狀不明顯,患者常以頸內靜脈淋巴結上組(Ⅱ區)腫大就診;口腔癌可轉移至頜下和頦下淋巴結,而鼻咽、下咽和喉癌極少出現此處淋巴結轉移;頸內靜脈淋巴結上組及後組(ⅡB區)主要引流來自鼻咽、口咽的淋巴液;頸後三角VA區的淋巴結轉移主要來自鼻咽、少部分來自口咽和枕部皮膚腫瘤,而VB區主要為鎖骨上轉移,應探尋胸腹腔器官原發灶;頸前淋巴結轉移多見於喉癌(聲門下型)、梨狀窩癌、甲狀腺癌、食管癌(上段)和氣管腫瘤。一般情況下,頭頸部腫瘤的淋巴結轉移是按照淋巴引流方向進行的,但應該注意的是,2%~10%的頸淋巴結轉移為跳躍性轉移。表2列舉了頸部淋巴結淋巴引流來源,便於查找原發灶。

  2、病理類型與原發灶關係

  (1)原發於頭頸部的轉移癌:大多為鱗狀細胞癌,尤其多見高分化及中等分化類型,主要來自口腔、鼻竇、喉及咽等處癌瘤。低分化癌主要來自鼻咽,少數亦可來自舌根及梨狀窩。腺癌則以原發甲狀腺較多,常呈較典型的甲狀腺乳頭狀腺癌結構,少數亦可來自涎腺或鼻腔等處.惡性淋巴瘤較少,原發多係咽扁桃體、齶扁桃體、舌根等咽淋巴環區,亦可為全身性惡性淋巴瘤的頸部表現。惡性黑色素瘤多來自頭頸部皮膚,尤其發際頭皮,少數來自口腔、鼻腔黏膜或眼部。

  (2)原發於胸、腹以及盆腔等處的轉移癌:以腺癌居多,多來自乳腺、胃、結腸、直腸,少數來自前列腺、肝、胰、子宮、卵巢及腎髒等。鱗狀細胞癌較少,大多來自食管、肺,小細胞癌則主要來自肺。

  (3)原發部位不明的轉移癌:有兩種情況:一為初診時未能發現原發灶,經3月至數年後終於查見,此類病例約占1/3;另為始終未能發現,甚至屍檢亦未能找到原發灶。此類轉移癌多數為鱗狀細胞癌,少數為低分化癌、腺癌、惡性黑色素瘤及其他類型癌。

  3、腫瘤分化程度與原發灶的關係

  除韋氏環的腫瘤以低分化或未分化癌外,其他部位的頭頸部腫瘤均以分化較好的癌多見。我國是鼻咽癌高發地區,初診時以頸部腫塊為主訴的占鼻咽癌患者的45%~55%,而確診時實際淋巴結轉移率可達70%以上。80%~85%的鼻咽癌為低分化癌。因此,對於上頸部轉移性低分化癌(特別是淋巴濾泡癌)應首先仔細檢查鼻咽部,並行鼻咽活檢。有報道,鏡檢加活檢發現原發腫瘤位於鼻咽和下咽占20%~40%,也有報道,原發腫瘤位於扁桃腺和舌根約占82%。

02頸部淋巴結轉移癌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並發症及處理:

 1、傷口出血:應判斷為一般出血還是大血管有破口。手術後24h內有傷口出血應立即返回手術室止血。如為頸總動脈出血應及時縫合。

 2、頸部神經損傷:迷走神經、膈神經、舌下神經、頸交感神經、臂叢神經、副神經等均在清掃術中容易被損傷。主要是因為手術醫師對解剖不熟所致。醫師在幾個關鍵部位解剖應該在鑒別神經後,保護好神經,再進行其他切割操作。神經誤傷後可以縫合修複,但難以全部恢複。

 3、頸部皮膚裂開或壞死:手術後切口壞死有兩個原因,其一:切口設計不佳造成皮膚缺血;其二,足量化療後。切口有壞死要擴創,要勤更換敷料,清潔傷口,利於肉芽生長。

4、顱內壓升高和麵部水腫:雙側頸清掃切除頸內靜脈後,頭頸部的靜脈回流就會發生障礙。麵部即出現水腫,也可能發生腦水腫,甚至失明。治療主要是使用皮質激素或間斷使用利尿藥物。隨著時間推移,水腫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預防辦法包括避免雙側同期頸清掃術。

 5、氣胸:少見,主要是由於氣體從頸部進入縱隔,當縱隔氣體過多時可以經縱隔胸膜進入胸腔。另一少見原因是由於手術時在前斜角肌前緣或後緣解剖過深,直接損傷胸膜頂,造成氣胸。主要出現在肺氣腫患者或瘦弱患者,壁層胸膜頂位置上升到鎖骨以上所至。發現後請麻醉醫師膨脹肺,增加胸腔壓力,排出胸內氣體,縫合胸膜頂周圍軟組織。手術結束時如胸內氣體仍多,在第二前肋間做胸腔引流。

 6、乳糜漏:胸導管損傷多因在鎖骨上部位手術操作時淋巴管破裂所致。應重返手術室打開傷口,進行胸導管結紮,最好應用局部轉移肌瓣覆蓋頸部胸導管損傷處。

03頸部淋巴結轉移癌有哪些典型症狀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一、症狀與體征

  主要表現為頸側區或鎖骨上窩出現堅硬如石的腫大淋巴結,初起常為單發,無痛,可被推動;以後很快出現多個淋巴結,並侵及周圍組織,此時,腫塊呈結節狀,固定,有局部或放射性疼痛,晚期腫塊可發生壞死,以致潰破,感染,出血,外觀呈菜花樣,分泌物帶有惡臭。

 二、症狀及體征又各有特點

  1、原發於頭頸部的轉移癌:多分布於頸內靜脈區淋巴結,表現為沿胸鎖乳突肌周圍淋巴結腫大如圖3所示,鱗狀細胞轉移癌一般甚硬;但少數可因組織壞死,液化而呈囊性,單個或數個,進行性增大,常與周圍軟組織粘連,終至固定,一般無痛,大多伴有原發癌所產生的症狀和體征。

  2、原發於胸,腹以及盆腔等處的轉移癌:主要出現在左鎖骨上區淋巴結,少數亦可在右鎖骨上頸內靜脈下或中區,個別可在頜下,上頸甚或頸後三角區出現,皆屬晚期,多伴有原發癌所發生的症狀及體征。

  3、原發部位不明的轉移癌:多見於50~60歲男性,轉移癌部位不限,以頸中l/3以下至鎖骨上區占多數,一般缺乏原發灶所產生的症狀或體征。

  4、凡40歲以上患者,近期出現頸部淋巴結持續性腫大,無急性炎症或結核性表現,經保守治療2周無效,尤其腫大淋巴結硬,周圍組織粘連時,須排除轉移癌,須詳詢病史並查找原發灶。

04頸部淋巴結轉移癌應該如何預防

  早期發現和治療原發病灶是預防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的關鍵在不少頭頸部惡性腫瘤(如鼻咽癌、甲狀腺癌)患者中,頸側區轉移性腫瘤常是其首先出現的主要症狀;相反,原發癌灶往往很小患者自己並無感覺,甚至檢查時也難發現因此,必須全麵細致地進行檢查,以明確診斷,及時進行相應的治療

05頸部淋巴結轉移癌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應該做哪些檢查:

  一、超聲檢查

  1、B超:聲像圖呈現多個大小不等的低回聲結節如圖5所示,有時結節互相融合,因超聲可以明確提示頸部淋巴結腫大,但病理定性常較困難,需結合臨床。

  2、彩色多普勒:除可進一步了解頸部淋巴結的情況為分期提供依據外,彩色多普勒檢查也可發現腮腺,甲狀腺的微小病灶以及來自乳腺,縱隔,腹部,盆腔的原發灶。

  二、消化道造影

  患者可能無消化道症狀,應根據患者所在地區特點進行食管鋇餐等影造檢查,發現部分食管癌患者。

  三、CT和MRI檢查

  是最常用和有效的尋找原發灶的檢查手段,如疑為頭頸原發,應重點查頭頸部;對於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病例,應進行胸部,腹部和盆腔掃描,增強MRI,采用不同序列和功能成像可發現口咽,下咽病變及咽後淋巴結,咽旁間隙的微小病灶以及甲狀腺和縱隔病變,而且可對頸部轉移淋巴結的大小,部位,有無壞死,與周圍組織及血管間的關係進行觀察,並且為分期提供較精確的依據。

  四、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

  (PET)PET是利用腫瘤細胞的高代謝和增殖迅速的特點,將集聚在細胞內的FDG通過正電子斷層掃描技術進行成像,也即FDG集聚越多,細胞的代謝活性就越高,以此將腫瘤組織和正常組織區分開來,但是,在頭頸部腫瘤,PET總的診斷準確率為69%,而臨床檢查和影像學檢查未查出原發灶的病例,PET的檢出率低於25%,而且精確定位較為困難,對於胸,腹部腫瘤PET的檢出率略高,但由於費用較貴,一般不推薦將PET作為尋找原發灶的常規檢查。

06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病人的飲食宜忌

  1、常喝甜菜汁(根部及頂部作成的)、胡蘿卜汁(含β—胡蘿卜素)、蘆筍汁。

  2、將新鮮甘藍及胡蘿卜作成混合菜汁,效果極佳。

  3、葡萄汁、櫻桃汁及所有深色的果汁,包括黑醋粟汁,都是非常好的營養果汁,新鮮的蘋果汁也有益處。

  4、果汁在早晨飲用最佳,蔬菜汁則在下午飲用最佳。僅喝礦泉水或蒸餾水。

  5、多吃洋蔥和大蒜。洋蔥和蒜頭是極佳的保健食品。每天吃十粒生的杏仁,它們含豐富的laetrile,還是一種抗瘤劑。

  6、可以多吃芽苗菜,比如蘿卜苗,豆苗,最好是生吃,或隻需用開水稍微燙一下即可。

07西醫治療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的常規方法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應該如何治療:

  一、治療

  已查明原發部位的轉移癌,按原發部位癌治療原則進行治療,原發部位不明的轉移癌,為控製繼發癌的發展,以延長患者生存期,可以考慮采取積極治療,在治療過程中繼續查找原發灶。

  1、一般治療原則

  (1)頸內靜脈上區鱗狀細胞癌尤其低分化癌轉移,應考慮為原發鼻咽部的隱匿癌,按鼻咽癌進行根治性放療。

  (2)頸內靜脈中及下區較低分化的鱗狀細胞轉移,可考慮為舌根或梨狀窩隱匿癌,行包括該區的根治性放療;孤立的高分化鱗狀細胞癌轉移,宜行頸淋巴結清除術,必要時,合並前述治療,孤立的轉移性腺癌或惡性黑色素瘤,均可考慮頸淋巴結清除術合並化療。

  (3)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癌:根據病理類型,考慮采用適當化療或放療,原發灶不明的頸內靜脈區轉移癌,特別是頸中及上區轉移癌經上述治療後,有20%~50%的患者可獲3年生存率,少數5年以上生存,轉移性鱗狀細胞癌治療效果較好,腺癌甚差,尤其鎖骨上轉移性腺癌,極少長期控製。

  2、頸淋巴結清掃術

  (1)適應證與禁忌證:

  ①適應證:口腔頜麵部某些惡性腫瘤,臨床出現淋巴結轉移而原發病灶已被控製或可以徹底切除者;口腔頜麵部某些惡性程度較高或易於發生轉移的惡性腫瘤,雖臨床尚未發現可疑的淋巴結轉移,仍應考慮此手術;已證實頸部為轉移癌,但未發現原發灶,頸部轉移灶迅速擴大者。

  ②禁忌證:原發灶不能切淨,也不能用其他治療方法控製者;已發生遠處轉移或轉移灶已侵及顱底者;轉移灶與頸部主要器官已有粘連,或全身衰弱年老患者,或頸淺淋巴結,鎖骨上淋巴結已有轉移者,此手術應慎重考慮。

  二、預後

1、療效

  原發灶不明的頸部轉移性鱗癌的預後基本與其他頭頸部腫瘤相同,手術和放療的3年無瘤生存率為Nl:40%~50%,N2:38%,N3:26%,此外,頸部失敗率為45.9%,遠處轉移率為26.2%,原發灶出現率為8.2%。

  2、其他影響因素

  (1)N分期:N分期是原發灶不明的頸部轉移癌的主要預後因素,隨著N分期的增加,遠處轉移率也隨之增加,而生存率和局部控製率均下降,文獻報道,治療後局部控製率Nl為100%,N2為80%~81%,N3為46%;遠轉率Nl為0,N2為7%~14%,N3為26%,單個頸淋巴結轉移癌的淋巴結失敗率為5%(3/67),多個淋巴結轉移癌的失敗率為17%(9/47)。

  (2)淋巴結包膜受侵:淋巴結包膜受侵與否是僅次於N分期的影響預後的重要的潛在因素,美國MDAnderson癌症中心對136例原發不明的頸部轉移性鱗癌的手術標本進行分析,有64%(87/136)淋巴結包膜受侵,治療後局部淋巴結失敗率為17%,而無淋巴結包膜受侵的病例無一例複發。

  (3)淋巴結轉移的部位:原發灶不明的頸淋巴結轉移癌的部位與預後有一定的關係,一般認為上,中頸淋巴結轉移癌的預後好;下頸,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癌的預後差,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資料顯示,前者治療後5年無原發灶出現和無遠處轉移率分別為92.5%和74.8%,而後者分別為59.7%和29.2%。

  (4)治療方法:治療方法的選擇對療效有一定的影響,Nl病例頸清掃加術後放療的同側頸部複發率為7%,單純手術治療的淋巴結複發率約為34%,5年總生存率約為66%,采用麵頸聯合野放射治療後的病例,2年原發灶出現率

  (5)放射治療設計:照射技術的不同也是影響預後的因素之一,據報道黏膜潛在原發灶加頸部照射和單純頸部照射其原發灶出現率,淋巴結失敗率和5年生存率分別為:2%~3%和5%~44%,8%~45%和31%~63%及34%~63%和22%~41%。

  (6)隱性原發灶出現:據統計,大約有20%患者查出或自己出現原發灶;有16%的患者,甚至於屍檢都找不到原發灶,隱性原發灶出現後挽救成功率較低,其5年生存率明顯低於原發灶未出現的病例,兩者的5年生存率分別為30%和60%。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