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下頸椎不穩症的發病,後天性因素起到重要作用。主要的致病因素有頸椎的退行性變、外傷與勞損、咽喉部炎症等,臨床以頸部不適、僵硬感,活動不便及疼痛等較為多見。
下頸椎不穩症壓迫脊髓嚴重者,可並發截癱。截癱,是指胸腰段脊髓損傷後,受傷平麵以下雙側肢體感覺、運動、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門括約肌功能喪失的一種病症。
下頸椎不穩症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種:
1、頸部症狀
臨床以頸部不適、僵硬感,活動不便及疼痛等較為多見。
2、根性症狀
當不穩的椎節移位時,引起根管狹窄。由於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可引起輕重不一的根性症狀。
3、椎動脈供血不全症狀
供血不全主要發生在橫突孔內的第2段椎動脈。
4、脊髓症狀
脊髓症狀主要是由於椎節移位後,椎體邊緣刺激或壓迫脊髓前方或脊髓前中央動脈(或其分支溝動脈)所致。此組症狀較少見,但後果嚴重,應引起注意。
下頸椎不穩症在預防方麵,應注意以下幾點:
1、如果需要長時間在電腦前麵工作、學習,建議用頸箍進行長時間頸椎輕牽引
2、早期使用舒筋活血藥物,對於改善頸部肌肉軟組織的血供,加強頸部肌肉韌帶功能恢複有非常好的效果
3、要注意平時的保養可每天自行頸前屈、後伸,右側、左側,左旋、右旋動作各20次力量由輕到重加強頸部肌肉力量鍛煉
下頸椎不穩症在確診時,除依靠其臨床表現外,還須借助化學檢查。主要的檢查方法有以下幾種:
1、X線平片
除常規做頸椎正位、側位及斜位片外,主要拍攝過伸及過屈動力性側位片,可清晰地顯示出椎節移位的方向及程度,並應加以測量。
2、MRI檢查
對伴有脊髓症狀者,應爭取同時行MRI檢查以判定脊髓有無受累及其程度。
3、椎動脈磁共振(MRA)檢查
對伴有明顯椎動脈症狀者,在擬行正規治療前應酌情行椎動脈磁共振(MRA)檢查。
下頸椎不穩症患者要特別注意補充含有鈣類、蛋白質、維生素。飲食方麵,原則上是注意飲食平衡,不偏食。根據各人的不同體質、不同症狀可以選擇不同的食品。在主食上,除了細糧,最好搭配一些粗糧,這樣能提高生理互補價值。在副食上要注意葷蔬搭配,多食新鮮黃綠色蔬菜、水果、瓜果類、豆類及豆製品、海帶、紫菜、木耳、菌類等食品。一般來說,患者對肥膩、油炸食品、辛辣食品、生冷食品應少吃。
下頸椎不穩症在治療時,對原發性者,應先施以非手術療法,包括牽引、頸圍、理療及其他療法,並注意預防各種好發因素。對非手術療法久治無效並已明顯影響工作、生活者,則可酌情行手術治療。一般施以椎體間界麵內固定或植骨融合術即可,療效均較好。對繼發性者,應視原發病不同而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