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全腹> 先天性巨結腸

先天性巨結腸簡介

相關問答

  先天性巨結腸是由於直腸或結腸遠端的腸管持續痙攣,糞便淤滯於近端結腸,以致腸管擴張、肥厚,是小兒常見的消化道畸形。國外統計本病的發病率為每5000人中可見一例。國內統計占消化道畸形第2位。病人約90%為男孩,首次就診多在新生兒期。

【詳情】

01先天性巨結腸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遠端結腸腸壁肌間神經叢的神經節細胞減少或缺如,是引起先天性巨結腸的病因。

  病變好發於乙狀結腸及直腸交界處,無神經節細胞的腸段從直腸向近端延伸的距離長短不一,可以是長的,個別病例可波及全部結腸,極少的情況下是很短的。無神經節細胞的腸段在肉眼或X線下均可顯示正常,因此欲肯定有無神經節細胞,有賴於直腸活檢。由於病變部位的腸管缺乏正常蠕動,經常處於痙攣狀態,形成功能性腸梗阻,使糞便通過發生困難。由於糞便不能順利地進入直腸,壺腹部常空虛,不能刺激直腸壁的感受器以引起正常的排便反射。因此,痙攣腸管的近端由於長期淤積大量糞便和氣體,使腸壁逐漸肥厚,腸腔擴張,形成了巨結腸。故本病的主要病變在於遠端的痙攣腸段,而巨大的結腸不過是功能性腸梗阻的後果。

  巨結腸的肉眼解剖所見與臨床症狀,均取決於缺乏神經節腸管的水平和病人的年齡。新生兒期常因病變段腸管痙攣而出現全部結腸甚至小腸極度擴張,腸壁變薄,但因病程較短尚無巨結腸的典型腸壁肥厚變化。偶可並發腸穿孔,多發生在盲腸或乙狀結腸,即痙攣狹窄腸段的近端。年齡越大,結腸的擴張和肥厚越明顯,並越趨於局限。

02先天性巨結腸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小腸結腸炎是先天性巨結腸最嚴重的並發症,以新生兒期多見。發病較急、高熱、吐瀉,梗阻腸腔內積存大量腸液可導致嚴重脫水、酸中毒和休克,病死率可高達30%。其他並發症有腸梗阻、腸穿孔、營養不良、發育延遲等。

03先天性巨結腸有哪些典型症狀

  先天性巨結腸的症狀新生兒表現為不排胎便,年長兒表現為頑固性便秘,具體介紹如下:

  1、新生兒和嬰幼兒

  正常新生兒幾乎全部在出生後24h內排出第一次胎便。患兒則表現為生後不排胎便,開始排胎便及排空時間均推遲。出生後2~3天內出現部分甚至完全性腸梗阻症狀。患兒嘔吐,吐物含膽汁或糞便樣液體,並有腹脹及便秘。肛門指診或用溫鹽水洗腸,可排出大量胎便及氣體,症狀緩解。緩解數天後,腹脹、便秘又複出現,又需洗腸才能排便。體檢可完全正常,有時可捫到擴張的腸管橫貫於上腹部。如果看到有從右向左的蠕動波,可以推測是在無神經節細胞腸段近端擴張的橫結腸。腹脹緩解後可以進食,惟多數患兒由於嘔吐、拒食而體重不增,發育較差。

  在新生兒,也可能以腹瀉為突出症狀而伴有腸梗阻,經常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如反複遷延,患兒日趨消瘦,並引起營養不良性水腫。新生兒期,並發腸炎者甚為多見,炎症往往頑固難治,可發展為凶猛的小腸結腸炎。發病較急,有高熱,吐、瀉,梗阻腸腔內積存的大量腸液可導致重度脫水、酸中毒和休克,如不積極搶救,多於24h內死亡。腸炎病變可產生腹腔滲液,出現腹膜刺激征,臨床上很像化膿性腹膜炎。

  如症狀較輕,於新生兒期往往未能作出診斷。到嬰幼兒期表現為進行性便秘及腹脹。輕症者常需瀉藥通便,重症者常需洗腸協助排便。患兒發育營養均低於正常標準,腹脹明顯,腹壁靜脈曲張,常出現腸型,左下腹部可觸及充滿糞便的腸襻。

  2、年長兒和成人

  有些年長兒和成人對此病耐受性好,可以活到較大年齡。頑固性便秘是主要的病史,有的2周才解一次大便,經常依靠瀉藥排便,而且瀉藥越來越不起作用。體檢可見麵色蒼白,營養不良,腹部突出,兩腿細長。偶見急性腸功能不全。病人發展到完全性腸梗阻而就醫。

04先天性巨結腸應該如何預防

  先天性巨結腸是先天性疾病,無有效預防措施本病的診斷和治療近年來有了很大進步,患兒若能得到早期診斷早期手術治療,術後近期遠期效果較滿意但有些患兒術後大便次數多或失禁,則需較長時間進行排便訓練先天性巨結腸發病率高,病人通常年齡較小,手術相對複雜,術後可能遺留問題較多,建議病人選擇有一定技術水準的專科醫院就診手術,以免後期處理困難

05先天性巨結腸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先天性巨結腸患兒可用肛門直腸測壓法檢查,方法是將氣球置肛門壺腹部充氣,可見隨內壓的上升正常小兒的內括約肌開始鬆弛,而巨結腸患兒的內括約肌緊縮,無鬆弛反射。先天性巨結腸患兒的其他輔助檢查為:

  1、X線鋇灌腸檢查

  以少量鋇劑灌腸後拍正側位片,可顯示典型的痙攣腸段和擴張腸段;移行區呈鋸齒狀變化,是因為強烈的腸蠕動使鋇灌腸影呈現不規則的收縮環,鋇劑不能排空。

  2、直腸活檢

  對擬診為巨結腸而X線檢查未能確診的新生兒,還可作直腸活檢,協助診斷。目前活檢主要有兩種方法:

  1、組織形態學方法,觀察神經節細胞和節前纖維的變化。

  2、組織化學檢查,主要是測定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

06先天性巨結腸病人的飲食宜忌

  先天性巨結腸患兒術後一般禁食1~2天,禁食期間,液體24h內平均輸入,根據尿量調節滴速,必要時分次少量給予營養物質及脂肪乳劑等。

  腸蠕動恢複後,即給予少量飲水,觀察24h若無腹脹、腹痛,可恢複母乳喂養,或進食流質飲食,以後改為半流飲食,逐漸恢複普食。開始進食時要少量多餐,逐漸加量。注意飲食要富含高蛋白、營養、高熱量,且清淡易消化。

07西醫治療先天性巨結腸的常規方法

  先天性巨結腸根據患兒的症狀輕重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對於輕型的患兒采取保守治療,對於重症的患兒就要采取手術治療了。

  1、內科治療

  對輕型的先天性巨結腸患兒或有全身感染症狀,手術無法耐受者可用非手術療法維持營養和發育。用緩瀉劑或定時用生理鹽水灌腸,以避免糞便淤積。

  2、結腸造瘺術

  當患兒發生急性腸梗阻,或有腸穿孔、腹膜炎趨向,或伴有小腸結腸炎,或是全結腸無神經節症,應行結腸造瘺術。造口部位應盡量選擇靠近擴張腸管作單口造瘺。

  3、手術治療

  新生兒期患兒應盡量保守治療,待1歲左右再做根治手術。成人期患者症狀加重,經保守治療無效者亦應行根治術。根治手術要求切除距肛門齒狀線1~2cm處以上的狹窄直腸及狹窄段上5cm以上的擴張結腸。常用的術式有下麵3種:

  (1)拖出型直腸、乙狀結腸切除術(Swenson手術)。

  (2)結腸切除、直腸後結腸拖出術(Duhamel手術)。

  (3)直腸黏膜剝離、結腸於直腸肌層內拖出切除術(Soave手術)。

相關問答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