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發性腹膜炎常見原因有腹腔髒器的急性炎症,如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婦女生殖器官化膿性炎症或產後感染、絞窄性腸梗阻、腸係膜血管血栓形成引起腸壞死、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引起的化學性腹膜炎繼發感染等,其中急性闌尾炎最多見,約占40%。常見的病因如下:
1、急性穿孔
在原有病變的基礎上發生急性空腔髒器穿孔,如胃十二指腸潰瘍、闌尾炎、膽囊炎、傷寒、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腸阿米巴病、潰瘍性結腸炎、梅克爾憩室及胃腸道腫瘤壞死穿孔等。
2、內髒破裂
腹部鈍性或穿透性外傷可引起胃腸道、膽道及膀胱破裂。胃液、膽汁或尿液外漏對腹膜是化學性刺激,以後可繼發感染;糞液外漏,汙染腹腔,導致嚴重的化膿性腹膜炎。
3、手術汙染
常因操作不慎而引起,使原有腹腔內感染灶擴散,或腸道、膽道、胰管或輸尿管損傷,內容物外溢,或術後發生腸瘺、吻合口瘺、膽胰瘺及膽囊切除術誤傷肝外膽管而引起。
繼發性化膿性腹膜炎的並發症可據其發生的時間早晚來劃分。具體的並發症如下;
1、早期並發症低鉀血症、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腸梗阻、急性腎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呼吸衰竭、敗血症。
2、晚期並發症腹腔內膿腫形成(骨盆內、膈下間隙、腸係膜間等)。
繼發性化膿性腹膜炎的臨床表現較複雜,常見的症狀有以下幾個方麵。
1、腹痛、腹脹:是最主要和最常見的症狀。可呈嚴重的局限性或彌漫性腹痛,腹痛的部位與原發疾病的病因和病程,炎症是局限性或彌漫性以及病人的反應性有關。腹痛多數為突然發生,持續存在,深呼吸、咳嗽、轉動體位時疼痛加劇,病人多喜取屈曲體位,拒絕移動。
2、惡心和嘔吐:是最早出現的常見症狀。由於腹膜受刺激,引起反射性惡心、嘔吐,嘔吐物多是胃內容物,持續時間長短不一,發生麻痹性腸梗阻時,嘔吐物常伴有黃綠色膽汁,甚至棕黃色糞便內容物,並伴有惡臭。
3、體溫和脈搏:在急性腹膜炎的早期,病人常有虛脫現象,體溫可以正常或偏低,以後逐漸升高。體溫升高常與呼吸、脈搏平行增速,並可伴寒戰,此多為敗血症的征象。年老體弱的病人體溫可不升高,脈搏多加快,如脈搏快,體溫反而下降,這是病情惡化的征象之一。
4、其他:急性腹膜炎發病時還可出現厭食、便秘等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出現汗多、口幹、眼窩凹陷、皮膚幹燥、尿少等脫水症狀。呼吸淺而快多提示橫膈受刺激而使其運動受限,同時可伴有呃逆和肩痛。此外,急性腹膜炎發病時,還可出現與病因相關性其他臨床表現。
絕大多數的化膿性腹膜炎是繼發性的,則對引起腹膜炎的原發病灶如能及時予以正確處理,便可使繼發性化膿性腹膜炎的病例減至最少限度例如在急性闌尾炎或急性膽囊炎的初期就將病灶切除,有腸梗阻時及早予以解除,有胃腸道穿孔者盡早予以修補,都可以大大減少腹膜炎發生的機會在施行胃腸道手術時,應該竭力避免其內容物外溢,並防止胃腸的縫合處發生泄漏,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防止術後發生腹膜炎
繼發性化膿性腹膜炎的診斷除了依靠臨床表現和體征外,實驗室檢查以及輔助檢查也是必不可少的。臨床上主要使用的檢查方法如下:
1、白細胞
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嚴重感染時中性粒細胞含有中毒顆粒及核左移;尿液常因濃縮而比重增加,有時尿酮體呈陽性,異常時可出現蛋白及管型。
2、腹腔穿刺或後穹隆穿刺
至今仍被公認為是對腹膜炎最有價值的診斷方式之一,它可以了解腹水外觀、氣味,並進行細胞計數。塗片與細菌培養,必要時測定澱粉酶含量,對診斷有較大幫助。
3、腹部X線檢查
檢查有無遊離氣體,重點在膈下透亮區,或觀察腸曲形態與液平,如發現有膈下遊離氣體或胃腸道外積氣,常提示有胃腸穿孔。
4、B超檢查
腹腔內膿腫在B超儀上顯示為一低回聲區,尚可以通過B超的定位和引導進行穿刺抽液。患急性腹膜炎時,由於腸道脹氣,影響超聲顯示,因而對腹腔內腸間膿腫的診斷價值不大。
5、直腸指檢或盆腔檢查
盆腔腹膜炎直腸指診或盆腔檢查可以發現直腸、子宮或膀胱凹陷有明顯觸痛,有時可以察覺膨隆、硬結或波動感,說明有炎症或膿液積聚。
6、腹腔鏡檢查
對臨床症狀不典型及診斷不明的腹膜炎患者,可以通過腹腔鏡檢查輔助診斷,對有急診手術探查指征者不宜選用腹腔鏡檢查。
繼發性化膿性腹膜炎手術後絕對禁食。進食的時機及食物的選擇根據手術的種類而定。一般恢複腸蠕動(或排氣)後,並經由醫師同意後才可進食。建議先喝一些白開水,若沒有嗆到或其它不舒服,就可開始吃一些流質、清淡的飲食,接下來可采少量多餐的方式來攝取營養。
繼發性化膿性腹膜炎的治療包括非手術治療及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應在嚴密觀察和做好手術準備的情況下進行;急性腹膜炎的手術方法根據治療原則及基本步驟進行。具體的治療方法如下:
一、非手術治療
1、禁食:可以減少胃腸道內容物和分泌,從而減少腸內容物流入腹腔,有助於控製感染。
2、胃腸減壓:可以減輕胃腸道膨脹,改善胃腸壁的血運,減少通過胃腸破口漏入腹腔的胃腸液,有利於促進胃腸道蠕動的恢複。
3、補液: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患者在腹腔內、腹膜腔周圍、內髒、胃腸道內可能出現大量液體,24h內可高達4000ml以上。臨床上常常低估了患者對液體的需要量,必須通過靜脈輸液、輸血以糾正脫水和酸堿失衡;對嚴重或晚期患者應多輸血漿、全血,以補充因腹腔內滲出大量血漿引起的低蛋白血症和貧血。急性腹膜炎治療時足量補液的標準是患者的周圍循環好轉、尿量增多(每小時大於30ml)、脈率下降、精神狀態趨於穩定。
4、抗菌藥物的治療:抗生素的選擇離不開對致病菌種類的估計。疑為腹腔感染者應立即行腹腔穿刺或灌洗術,取腹腔液作革蘭染色檢查,以初步確定有無致病菌和致病菌的種類。更重要的是將腹腔液作需氧菌與厭氧菌培養,並測定其對抗生素的敏感性。
5、抗生素聯合應用:可獲得協同作用,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控製腹膜炎。氨基甙類抗生素與青黴素或與頭孢菌素聯合用藥治療腹腔內感染也被普遍采用。腹膜炎患者應用抗菌藥物的療程應較長,一般在體溫下降、臨床表現好轉和局部病灶控製1~2周後停藥。
二、手術治療
1、清除病灶,控製汙染源:單純的縫合修補用於不需作病灶切除即可控製感染和清除汙染源者,如腸鏡檢查的醫源性穿孔和早期外傷性胃腸穿孔或某些十二指腸穿孔、小腸傷寒穿孔,可作單純的縫合修補,而不必行病變部分切除;對於闌尾化膿、膽囊穿孔和腸段壞死等感染灶,則手術切除為其治療的最基本原則。
2、減少腹腔汙染:腹腔清創術:手術目的在於清除有利於細菌生長的汙染物質,從而減少殘餘感染和防止膿腫形成;術中腹腔衝洗: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都證明,術中以生理鹽水衝洗腹腔可以改善腹膜炎的預後。
3、治療殘餘感染和防止腹腔內膿腫形成:術後腹腔灌洗:術後腹腔灌洗的作用就是繼續清除殘餘感染,進一步減少腹腔內細菌總數和防止毒素吸收。其方法有多種,最常用的方法是左右膈下各置一根進水管,於盆腔兩邊各置一根出水管,衝洗液多使用生理鹽水、乳酸林格液和透析液等;腹腔引流術:要注意保持引流管通暢,防止逆行感染和長期壓迫引起的腸瘺或大出血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