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全腹> 淋證

淋證簡介

相關問答

  淋證是指小便頻急、淋瀝不盡、尿道澀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為諸淋的征候特征。除此以外,各種淋證又有其不同的特殊表現,茲列述如下:

  1、熱淋起病多急驟,或伴有發熱,小便赤熱,溲時灼痛。

  2、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為主症,或排尿時突然中斷,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絞痛難忍。

  3、氣淋小腹脹滿較明顯,小便艱澀疼痛,尿後餘瀝不盡。

  4、血淋溺血而痛。

  5、膏淋淋證而見小便渾濁如米泔水,或滑膩如膏脂。

  6、勞淋久淋,小便淋瀝不已,遇勞即發。

【詳情】

01淋證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淋證是怎麼引起的?簡述如下:

1、膀胱濕熱

  多食辛熱肥甘之品,或嗜酒太過,釀成濕熱,下注膀胱;或下陰不潔,穢濁之邪侵入膀胱,釀成濕熱,發而為淋。若小便灼熱刺痛者為熱淋;若濕熱蘊積,尿液受其煎熬,日積月累,尿中雜質結為砂石,則為石淋;若濕熱蘊結於下,以致氣化不利,無以分清泌濁,脂液隨小便而去,小便如脂如膏,則為膏淋;若熱盛傷絡,迫血妄行,小便澀痛有血,則為血淋。

 2、脾腎虧虛

  久淋不愈,濕熱耗傷正氣;或年老、久病體弱,以及勞累過度,房室不節,均可導致脾腎虧虛。脾虛則中氣下陷,腎虛則下元不固,因而小便淋瀝不已。如遇勞即發者,則為勞淋;中氣不足,氣虛下陷者,則為氣淋;腎氣虧虛,下無不固,不能製約脂液,脂液下泄,尿液渾濁,則為膏淋;腎陰虧虛,虛火擾絡,尿中夾血,則為血淋。

 3、肝鬱氣滯

  惱怒傷肝,氣滯不宣,氣鬱化火,或氣火鬱於下焦,影響膀胱的氣化,則少腹作脹,小便艱澀而痛,餘瀝不盡,而發為氣淋,此屬氣淋之實證;中氣下陷所致氣淋,是氣淋的虛證。

  綜上所述,可見淋證病在膀胱和腎,且與肝脾有關。其病機主要是濕熱蘊結下焦,導致膀胱氣化不利。

02淋證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淋證的病位在膀胱與腎,與肝脾相關。性質有實、有虛,且每見虛實夾雜之證。病理演變:初起多屬實證。淋久濕熱傷正,每致脾腎兩虛,由實轉虛。如邪氣未盡,正氣漸傷,或虛體受邪,則成虛實夾雜之證。

03淋證有哪些典型症狀

  淋證有哪些症狀?簡述如下:

  1、小便頻急、淋瀝澀痛、小腹拘急、腰部酸痛為各種淋證的主症,是診斷淋證的主要依據。根據各種淋證的不同臨床特征,確定不同的淋證。

  2、病久或反複發作後,常伴有低熱、腰痛、小腹墜脹、疲勞等症。

  3、多見於已婚女性,每因疲勞、情誌變化、感受外邪而誘發。

04淋證應該如何預防

  增強體質,防止情誌內傷,消除各種外邪入侵和濕熱內生的有關因素,如忍尿、過食肥甘、縱欲過勞、外陰不潔、濕熱丹毒等,是預防淋證發病及病情反複的重要方麵注意妊娠及產後衛生,對防止子淋、產後淋的發生有重要意義積極治療消渴等疾患,避免不必要的導尿及泌尿道器械操作,也可減少本病證的發生淋證應多喝水,飲食宜清淡,忌肥膩香燥、辛辣之品;禁房事;注意適當休息,有助於早日恢複健康

05淋證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淋證屬中醫範疇,可根據脈診、舌診進行確診。也可先查尿常規。如尿中白細胞增多為主,多考慮泌尿道感染及炎症,可作中段尿細菌培養、尿亞硝酸鹽試驗等。此外,疑及泌尿道結核,應查尿沉渣找 結核杆菌,做結核菌素試驗等。考慮為前列腺炎可能者,可作肛門指檢前列腺及前列腺液常規檢查。疑為非感染性膀胱炎者,可查膀胱鏡。尿中紅細胞增多為主者, 多見於泌尿道結石、膀胱癌,應查泌尿道B超,靜脈腎盂造影,腹部平片,尿中找脫落細胞,做膀胱鏡等。尿混濁懷疑乳糜尿者應查尿乙醚試驗,必要時淋巴管造影 攝片檢查。各項檢查無異常者,多為尿道綜合征。

06淋證病人的飲食宜忌

  淋證的飲食原則簡述如下:

  1、多喝水,飲食宜清淡。

  2、忌肥膩香燥、辛辣之品。

  3、禁房事,注意適當休息,有助於早日恢複健康。

07西醫治療淋證的常規方法

  淋證的中醫治療方法簡述如下:

 1、熱淋

  症狀:小便短數,灼熱刺痛,溺色黃赤,少腹拘急脹痛,或有寒熱、口苦、嘔惡,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結、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通淋。

  方藥:八正散。本方的功效是清熱瀉火,利水通淋。其中木通、車前子、扁蓄、瞿麥、滑石通淋利濕,大黃、山桅、甘草梢清熱瀉火。若大便秘結,腹脹者,可重用生大黃,並加枳實以通腑泄熱;若伴見寒熱、口苦、嘔惡者,可合用小柴胡湯以和解少陽;若濕熱傷明者,去大黃,加生地、知母、白茅根以養陰清熱;若熱毒彌漫三焦,入營入血,又當急則治標,用黃連解毒湯合五味消毒飲,以清熱瀉火解毒。

  2、石淋

  症狀:尿中時夾砂石,小便艱澀,或排尿時突然中斷,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絞痛難忍,尿中帶血,舌紅,苔薄黃,脈弦或帶數。若痛久砂石不去,可伴見麵色少華,精神萎頓,少氣乏力,舌淡邊有齒印,脈細而弱;或腰腹隱痛,手足心熱,舌紅少苦,脈細帶數。

  治法:清熱利濕,通淋排石。

  方藥:石韋散。方中石韋、冬葵子、瞿麥、滑石、車前子大部分是利水通淋藥物,其清熱作用不及八正散,故隻用於石淋,在應用時須加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等以加強排石消堅的作用。若腰腹絞痛者,可加芍藥,配甘草以緩急止痛;若見尿中帶血,可加小薊草、生地、藕節以涼血止血;若兼有發熱,可加蒲公英、黃柏、大黃以清熱瀉火。石淋日久,證見虛實夾雜,當標本兼顧,氣血虧虛者,宜二神散合八珍湯;陰液耗傷者,宜六味地黃丸合石韋散;腎陽不足者,宜金匱腎氣丸合石韋散。

  3、氣淋

  症狀:實證表現為小便澀滯,淋瀝不宣,少腹滿痛,苔薄白,脈多沉弦。虛證表現為少腹墜脹,尿有餘瀝,麵色白,舌質淡,脈虛細無力。

  治法:實證宜利氣疏導,虛證宜補中益氣。

  方藥:實證用沉香散,虛證用補中益氣湯。沉香散中沉香、橘皮利氣,當歸、白芍柔肝,甘草清熱,石韋、滑石、冬葵子、王不留行利尿通淋。胸悶脅脹者,可加青皮、烏藥、小茴香以疏通肝氣;日久氣滯血瘀者,可加紅花、赤芍、牛膝以活血行瘀。補中益氣湯用以補益中氣。若兼血虛腎虧者,可用八珍湯倍茯苓加杜仲、枸杞、懷牛膝,以益氣養血,脾腎雙補。

  4、血淋

  症狀:實證表現為小便熱澀刺痛,尿色深紅;或夾有血塊,疼痛滿急加劇;或見心煩,苔黃,脈滑數。虛證表現為尿色淡紅,尿痛澀滯不顯著,腰酸膝軟,神疲乏力,舌淡紅,脈細數。

  治法:實證宜清熱通淋,涼血止血;虛證宜滋陰清熱,補虛止血。

  方藥:實證用小薊飲子;虛證用知柏地黃丸。小薊飲子方中小薊草、生地、蒲黃、藕節涼血止血,小薊草可重用至30g,生地以鮮者為宜;木通、竹葉降心火、利小便;桅子清泄三焦之火;滑石利水通淋;當歸引血歸經;生甘草梢瀉火和營止痛;若血多痛甚者,可另吞參三七、琥珀粉,以化瘀通淋止血。知柏地黃丸滋陰清熱,亦可加旱蓮草、阿膠、小薊草等以補虛止血。

  5、膏淋

  症狀:實證表現為小便渾濁如米泔水,置之沉澱如絮狀,上有浮油如脂,或夾有凝塊,或混有血液,尿道熱澀疼痛,舌紅,苔黃膩,脈虛數。虛證表現為病久不已,反複發作,淋出如脂,澀痛反見減輕,但形體日漸消瘦,頭昏無力,腰酸膝軟,舌淡,苔膩,脈細弱無力。

  治法:實證宜清熱利濕,分清泄濁;虛證宜補虛固澀。

  方藥:實證用程氏萆解分清飲;虛證用膏淋湯。程氏萆解分清飲中萆解、菖蒲清利濕濁;黃柏、車前子清熱利濕,白術、茯苓健脾除濕;蓮子心、丹參清心活血通絡,使清濁分,濕熱去,絡脈通,脂液重歸其道。若少腹脹,尿澀不暢者,加烏藥、青皮;小便挾血者,加小薊草、藕節、茅根。膏淋湯中黨參、山藥補脾,地黃、芡實滋腎,龍骨、牡蠣、白芍固澀脂液。若脾腎兩虛,中氣下陷,腎失固澀者,可用補中益氣湯合七味都氣丸益氣升陷、滋腎固澀。

  6、勞淋

  症狀:小便不甚赤澀,但淋瀝不已,時作時止,遇勞即發,腰酸膝軟,神疲乏力,舌質淡,脈虛弱。

  治法:健脾益腎。

  方藥:無比山藥丸。本方有健脾利濕,益腎固澀之功。其中山藥、茯苓、澤瀉健脾利濕,熟地、山茱萸、巴戟天、菟絲子、杜仲、牛膝、五味子、肉蓯蓉、赤石脂益腎固澀。若脾虛氣陷,症見少腹墜脹、小便點滴而出者,可合補中益氣湯同用,以益氣升陷;若腎陰虧虛,症見麵色潮紅、五心煩熱、舌質紅、脈細數者,可合知柏地黃丸同用,以滋陰降火;若腎陽虛衰,症見麵色少華、畏寒怯冷、四肢欠溫、舌淡苦薄白、脈沉細者,可合右歸丸以溫補腎陽,或用鹿角粉3g,分2次吞服。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