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首頁 > 疾病大全 > 全腹 > 濕阻

濕阻簡介

相關問答

  濕阻是指因環境潮濕,濕邪侵及肺衛所致,以頭身困重、酸楚、納呆、脘痞等為主要表現的外感疾病。古代又稱為“濕證”、“濕病”、“傷濕”。濕阻之病,在江南、沿海等潮濕地區,尤其是在夏令梅雨季節較為常見,因其身困食少,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中醫藥對濕阻病的治療有較強優勢,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詳情】

01濕阻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濕阻是怎麼引起的?下麵詳細講述一下濕阻的原因:

  1、因為感受濕邪長期陰雨,空氣潮濕,或久居卑濕之地,或涉水作業,或工作於潮濕之處,或冒雨露霧濕,濕邪則易襲人而病。我國長江流域、沿海等地,每到夏令梅雨季節,雨量集中、空氣潮濕,持續時間亦較長,這段時期稍有不慎,即可感濕而病。

  2、脾虛生濕,生活不節。如嗜食生冷、酒醴、肥甘,或饑飽不勻、損傷脾胃,脾胃運化失職,津液不得運化轉輸,停聚而生濕。

  因此,病因有外濕與內濕之分,濕邪侵入人體的途徑,就外感而言,是從體表、肌膚而入。“其傷人也,或從上,或從下,或遍體皆受,此論外感之濕邪,著於肌軀者也”。至於內生濕邪,是因脾胃功能失職,運化失常而生。外濕與內濕在發病過程中又常相互影響。外濕發病,多犯脾胃,致脾失健運,濕從內生;而脾失健運,又容易招致外濕的侵襲。

  濕阻的病位在脾,因脾為濕土,不論外濕、內濕傷人,必同氣相求,故濕必歸脾而害脾。濕阻的基本病機是濕邪阻滯中焦,升降失常,運化障礙。脾為濕土,其性喜燥惡濕,濕為陰邪,其性粘膩重濁,濕邪阻滯中焦脾胃,則脾為濕困,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濁,脾胃運化失職。水穀既不能運化,則脘痞納呆、腹脹、大便不爽等;水津亦不能轉輸,脾主肌肉,濕困肌膚則頭身困重。濕性粘膩,故病勢纏綿,病程較長。

  不論外濕、內濕,在疾病的過程中,有濕邪從寒而化,亦有從熱而化的病理變化趨向。形成濕邪寒化和熱化的不同病理變化的主要條件:(1)感邪性質或環境。如在高溫高濕的環境,或天暑地蒸,或嗜食酒酪所致,濕邪多從熱化;或居於陰冷卑濕之地,或嗜食生冷所致,濕邪多從寒化。(2)體質差異。凡麵白陽虛之人,一旦感受濕邪,濕易從寒化,成為寒濕之證;麵赤陰虛之人,一旦感受濕邪,易從熱化,成為濕熱證。(3)脾胃狀態。素體脾胃虛弱者,感濕易從寒而化;平素胃中積熱火盛者,感受濕邪易於熱化。(4)治療用藥。若過用寒涼之品,濕邪易於寒化;妄用燥熱之劑,濕邪易於熱化。濕從寒化,多易損傷脾陽;濕從熱化,多易損傷胃陰,這又是濕邪寒化或熱化後的病理發展趨勢。但濕為陰邪,性粘滯重濁,濕勝則陽微,濕從寒化,乃是濕邪致病的主要發展趨勢,故濕阻在臨床表現上,寒化者多於熱化。

 

02濕阻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濕阻雖預後良好,但病情多纏綿,亦有人反複發病。本病初起頭重如裹,周身不適,四肢懈怠,脈濡緩。繼而可出現身體困重,或周身酸楚不適,微熱少汗,脘腹痞脹,納呆,便溏,口渴不欲飲水,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緩。

03濕阻有哪些典型症狀

  濕阻有哪些表現?下麵簡單講一講濕阻的症狀:

  1、男女老幼均可發病,但脾胃虛弱者易患。常發生於梅雨潮濕的季節,或久雨初晴之時。發病緩慢,病勢纏綿。

  2、初起頭暈如裹,周身不適,四肢懈怠,脈濡緩。繼而可出現身體困重,或周身酸楚不適,微熱少汗,脘腹痞脹,納呆,便溏,口渴不欲飲水,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緩。

  3、可無明顯體征,實驗室檢查亦可無異常發現。

04濕阻應該如何預防

  濕阻的預防在於注意改善工作、生活的潮濕環境,涉水冒雨後及時更換幹衣;梅雨季節取鮮藿香、鮮佩蘭及焦麥芽之類,水煎代茶飲,以芳香醒脾,和中化濕;夏季注意勿過於勞累,以免降低抗濕能力無論是預防或調攝,飲食上慎食滋膩食品

05濕阻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濕阻所需要做的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壓、脈搏、心電圖、尿常規、血常規、便常規。

  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是調查了解疾病不同的四種診斷方法,各有其獨特的作用,不應該相互取代,隻能互相結合,取長補短。四診之間是相互聯係、不可分割的,因此在臨床運用時,必須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也就是要“四診合參”。隻有這樣才能全麵而係統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確的判斷。

06濕阻病人的飲食宜忌

  濕阻的飲食保健應該注意什麼?簡要介紹如下:

  1、多以清淡食物為主,注意飲食規律。

  2、忌吃過於油膩、過鹹的、辛辣的食物。

  3、忌煙酒。

 

07西醫治療濕阻的常規方法

  濕阻的辨證要點在於分清寒熱,即寒濕證與濕熱證。兩者的共同表現有脘悶、身重、納呆、苔膩、脈濡等,兩者的鑒別則可從體溫、口味、舌苔、脈象等方麵進行比較。寒濕證身重而惡寒,脘腹痞悶,喜揉按,口中淡而無味,或有甜味,便溏,舌苔白膩,脈濡緩;濕熱證身重而有熱,脘痞似痛,不喜揉按,口中苦而粘膩,尿赤,舌苔黃膩,脈濡數。

  一、治療原則

  治療本病,一是祛濕,一是運脾。祛濕即是祛邪,祛除困阻脾胃之因,運脾即是恢複被困之脾胃功能。祛濕有助於運脾,運脾也有助於祛濕。

  1、祛濕。《本草綱目·十劑》有“風藥可以勝濕,燥藥可以除濕,淡藥可以滲濕,……濕而有熱,苦寒之劑燥之;濕而有寒,辛熱之劑燥之。”的記載。可見其主張用風藥、燥藥、利藥以祛濕。臨床根據濕是否寒化、熱化,最常采用芳香化濕、苦溫燥濕、苦寒燥濕治法,不論寒化、熱化,均須佐以淡滲之品,有時亦佐以風藥以勝濕。

  2、運脾。運脾泛指運脾、健脾、醒脾等法以健運脾胃,恢複脾之運化水濕之功能,故《證治彙補·濕症》說:“治濕不知理脾,非其治也。”脾虛生濕為主者,治以健脾,佐以化濕;濕困而脾運呆頓者,治以醒脾、運脾為治,兼以化濕。濕從寒化,傷及脾陽者,除苦溫燥濕外,還應配合溫運脾陽之法。濕從熱化,傷及脾陰者,又當化濕養陰並治,清熱化濕而不傷陰,生津養陰而不助濕。

  總之,治療濕阻,方藥應以輕疏靈動為貴,輕指劑量宜輕,輕可去實;疏指應疏利氣機,順其脾胃升降;靈指方藥有效,結構靈活;動指方藥不宜呆滯,忌用膩滯之晶。輕疏靈動,一則可使濕邪得以透達,再則可使脾運得以健旺。正如《臨證指南醫案·濕》說:“總以苦辛寒治濕熱,苦辛溫治寒濕,概以淡滲佐之,或再加風藥,甘酸膩濁,在所不用。”

  二、分證論治

  1、濕困脾胃

  症狀:肢體困倦而重,或頭重如裹,胸悶腹脹,納食不香,口中粘膩無味,便溏;或有形寒,舌苔白膩,脈搏濡滑。

  治法:芳香化濕。

  方藥:藿香正氣散。

  本證主要指濕從寒化的寒濕證,代表方為藿香正氣散,具有很好的化濕功效。方中以藿香、紫蘇、陳皮、白芷芳香化濕;厚樸、法夏、白術苦溫燥濕;大腹皮、茯苓淡滲利濕。集芳香、苦溫、淡滲於一方,並配合桔梗宣通肺氣,甘草甘緩和中,共奏溫化寒濕之效。若口有甜味者,加佩蘭以加強芳香化濁之力。若兼見食滯噯腐吞酸者,加用山楂、神曲、雞內金消食化滯。若腹脹便溏者,合用平胃散,以增強健脾燥濕的作用。若兼有表證寒熱者,加荊芥、防風辛散表邪。

  2、濕熱中阻

  症狀:脘痞悶似痛,納呆,大便不爽,口中苦而粘膩,渴不欲飲,四肢困重;或有身熱不揚,汗出而熱不退,舌苔黃膩,脈濡數。

  治法:清熱化濕。

  方藥:王氏連樸飲。

  本方以黃連、山梔苦寒清熱燥濕;法夏、厚樸運脾化濕除滿;石菖蒲、蘆根、香豉和中清熱,醒脾除濕。亦可加滑石、鮮荷葉、薏苡仁清利滲濕。脘連腹脹,加陳皮、大腹皮理氣寬滿。身重痛者,加木防己除濕通絡止痛。本證又可吞服甘露消毒丹,每服5-10g,日服2次,以清熱利濕,芳香化濁。

  3、脾虛濕滯

  症狀:四肢困乏,脘腹痞悶,喜揉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厭食油膩,舌苔薄膩或舌質胖淡。

  治法:健脾化濕。

  方藥:香砂六君子湯。

  本方以黨參、茯苓、白術、甘草健脾益氣;法半夏、陳皮理氣化濕;木香、砂仁和胃醒脾。可加葛根、藿香升清化濕。如麵浮肢腫者,加黃芪、扁豆、苡仁益氣利濕消腫。

  濕阻病中,尚有部分患者,在盛夏季節,出現心煩口渴,無汗或出汗較少,發熱不退,胸悶,納呆,神疲乏力,舌苔膩,脈數,此乃暑濕外襲,又名“疰夏”。可用鮮藿香、鮮荷葉、羌活、薄荷、板藍根、六一散等清化暑濕,每能獲效。

  三、轉歸預後

  本病病情變化較少,患者預後良好,多能痊愈。初起濕困脾胃,正氣未傷,及時治療,濕邪易去,脾胃功能易於恢複,若治療不力,其轉歸或因濕傷陽而脾陽受損,運化失司,水濕內停而成腫脹;或因濕鬱化熱而成濕熱中阻證。濕熱交阻,若誤用苦溫燥濕而助熱,或過用化濕利濕而傷陰,則轉化為濕熱夾陰虛證,化濕則傷陰,養陰則礙濕,治療雖難,精心調治下亦能治愈。若病勢遷延失治,脾氣虛弱,濕邪留戀,脾不運化水濕,祛濕更難,易致病勢纏綿,稍感外濕或飲食不當,又可發作或加重。

相關問答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