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通常由化膿性細菌感染所致,如葡萄球菌、鏈球菌的感染,急性中耳乳突炎若治療不當,發展為隱蔽性乳突炎,可逐漸使岩骨氣房融合壞死,侵入岩尖而形成膿腫。亦可因慢性中耳炎膽脂瘤骨質破壞引起,發展緩慢,有的病人是在行簡單乳突鑿開術後1~2周始出現症狀。
本病由於感染浸及到顳骨,可並發有明顯的頭部疼痛、鼻塞,頭疼通常以額部疼痛為明顯,常伴有眼球後的疼痛,眼球的運動障礙,因疼痛劇烈而不能夠向外看,患者可有複視,同時外耳道的常有膿性分泌物流出,伴有臭味。若感染浸及鼻部,可造成嗅覺減退。
岩尖氣房壞死後累及前後硬腦膜,產生腦膜刺激症狀,引起三叉神經第一支和外展神經麻痹,出現劇烈額部,眼球後疼痛,眼不能外展,有複視,同時耳流膿增多,1904年Gradenigo首次描述該綜合征,故稱為格氏三征(耳流膿,眼外展肌麻痹和同側眼球後劇痛),有時不一定有球後劇痛,但肯定有眼外展肌麻痹。
本病和手術有關,預防的措施也是針對病因進行手術前應進行充分的抗感染治療,手術時避免損傷小房以及岩尖,對於已經存在有感染的手術,手術時應清洗幹淨膿液,並用抗生素局部灌洗,以減少感染機會手術後應持續給予抗感染治療1-2周,以減少複發
影像學檢查:乳突X線攝片及CT岩骨掃描,可見岩骨有骨質破壞。化膿性中耳乳突炎出現格氏征(耳流膿、眼外展肌麻痹和同側眼球後劇痛),或在簡單乳突鑿開後突然流膿增多、球後劇痛和複視,應高度懷疑本病。通過CT掃描可確診。
1、注意生活規律,保持良好心態,避免受涼、勞累,以免引起抵抗力下降,而容易引起感染;
2、出現麵部皮膚軟組織感染等,需要注意及時的進行治療,避免擠壓。
3、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油膩食物,避免抽煙喝酒,以免導致抵抗力下降,注意多吃點蔬菜水果以及高蛋白食物。
除采用大劑量廣譜抗生素治療外,還應進行乳突根治術,應采用刮匙分別經半規管後上刮除後組氣房,經下鼓室、咽鼓管向內刮除前組氣房,去除病變肉芽、死骨,擴大引流直達岩尖正常組織為止。慎勿損傷頸內動脈、靜脈、岩上竇及麵神經。具有耳神經外科技術者,可經顳部中顱窩進路,從顱底分離開硬腦膜,暴露岩骨頂部,在明視下用電鑽於內聽道內側磨除病變氣房,清除病灶,建立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