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中醫老年病科> 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

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簡介

相關問答

  阿爾茨海默病也被稱為老年性癡呆。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疾病,而非自然性的功能老化。它有兩個特征:一個是腦部結構內會產生一些老年斑和神經元纖維纏結,另一個是患者腦部神經元減少。由於有這些特征,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腦功能逐漸退化的疾病,患者的記憶力、思考力和行為能力將因此受損。阿爾茨海默病是癡呆症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它多在65歲以後發病,在65歲前也有發病的。它是逐漸發展的疾病,隨時間推移症狀會越來越嚴重,患者的狀況會因人而異。到晚期,患者的生活不能自理,需專人護理。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早期偶爾會有遺忘,提到物品時找不到正確的名稱表示,當疾病隨時間進展時,他們可能會記憶喪失,經常忘記人名、地名和最近發生的事,慢慢的連以前的事也會忘記。

【詳情】

01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阿爾茨海默性癡呆的病因至今不明,關於其病因的研究有很多,但都沒有真正下定論,所以才稱呼阿爾茨海默性癡呆為原發性癡呆。在這樣的情況下,目前沒有開發出可以治愈阿爾茨海默性癡呆的特效藥,所能做的隻是減緩發病的趨勢。
  中醫界對阿爾茨海默性癡呆的病因最主流的看法是由於年老腎虛引起的,《靈樞·海論》中指出:“髓海有餘,則輕勁交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勝癌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老年以後氣血虧損,五髒功能失和,腎虛髓減、神機失用是癡呆發生的根本病機。因為腎係先天之本,腎藏精,主骨生髓,上通於腦。人的視、聽、嗅、感覺及思維記憶等皆出於腦。腦的這些功能又都在腦髓的充實下才能發揮,而髓海的充實又依賴於腎氣的溫煦充養。《醫方集解》指出,“腎氣不足則誌氣衰,不能上通於心,故迷惑善忘也”。
  血瘀引起阿爾茨海默性癡呆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看法。《血證論·瘀血》也說:“瘀血攻心,心痛、頭暈、神氣昏迷”。老年隨著年齡漸增、長期受到七情的幹擾,導致髒腑功能失調,陰陽失去平衡,進而產生氣血瘀滯,意識異常而發生癡呆,因大腦持續缺血與代謝性損傷而出現感知、記憶、抽象概括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等嚴重障礙,並且全腦血流量的降低程度與癡呆的嚴重程度成正比,這給瘀血學說以有力的支持。
  還有一種說法是阿爾茨海默性癡呆與脾胃虛弱有關。從“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為諸虛之本”的理論出發,認為脾胃虛弱是導致阿爾茨海默性癡呆的原因。由虛而致痰濁血瘀,痰瘀互結阻塞清竅,加速癡呆的形成。由此可見本病的病因是氣血虧損,心神失養或因年邁之人,脾氣不足,或氣血不足,或血瘀氣滯,髒腑化生之氣血不能上榮於腦,腦海不充,心神失養導致癡呆的發生。
  有醫家認為癡呆當從“心”論治,因為中醫認為“心乃五髒六腑之大主”,“心乃君主之官”,“心主神明”。凡情誌上的問題當從調心論治。
  總的來說,阿爾茨海默性癡呆的部位在腦,但中醫認為與心肝脾腎關係密切,老年髒腑功能減退,精、氣、血不足,是老年癡呆發生的內在體質因素。中醫對阿爾茨海默性癡呆的治療是因人而異,區別對待的,要從具體的脈象上得出病人需要的治療方向。比如,腎虧的病人就應當應用補腎填精的方法治療。

02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對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患者,家人往往很容易產生過度的保護傾向,這是造成病人臥床不起的最大原因。患者一旦臥床不起,可出現許多並發症,這將會加重癡呆症狀,加快縮短其壽命。常見並發症包括:

  1、飲食過度或不足,引起胃腸道不適、出血,甚至穿孔。

  2、水電解質紊亂。

  3、因吞咽困難,易並發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4、長期臥床易發生褥瘡、便秘或血栓、栓塞性疾病。

  5、外傷或骨折。

  6、大、小便失控,易致泌尿道感染。

03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有哪些典型症狀

  本病起病緩慢或隱匿,病人及家人常說不清何時起病。多見於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年,少數病人在軀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後症狀迅速明朗化。女性較男性多(女∶男為3∶1)。

  病人外貌蒼老、皮膚幹燥多皺、色素沉著、發白齒脫、肌肉萎縮,可能表現得過分整潔、有條理、遵守紀律,也可能邋遢不拘小節,表情欣快或暴怒或呆板,行為動作幼稚愚蠢。當伴有記憶減退時,這些外觀特征可能表明為癡呆。早期多有輕度遺忘與個性改變如主觀任性、頑固遷執、自私狹隘等,常不被家人注意。少數病人情感淡漠、生活習慣刻板、情緒急躁、易與人爭吵或因輕微不適感與家人糾纏不休。繼而近事記憶明顯減退,理解、計算、判斷及分析綜合等智能活動明顯下降,精神功能日益衰退,難以勝任工作或家務勞動,甚至不能正確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齡、進食不知饑飽、出門後找不到家門、動作幼稚、收集廢紙雜物。常伴有睡眠節律顛倒,白天臥床、夜間活動。可見有抑鬱、欣快、淡漠或不穩定表現,可見有頂葉功能障礙的局灶性症狀如言語困難。可有片斷地迫害妄想、被竊或疑病妄想。部分病人在其病程中,可發生意識模糊或譫妄,稱為老年性譫妄,常因急性精神創傷,更換環境或軀體疾病所誘發。軀體方麵痛覺反應消失,神經係統檢查常無其他明顯性體征。腦電圖呈節律減慢,CT檢查可見大腦皮質萎縮及腦室擴大。臨床表現最有特征的是典型皮質型癡呆綜合征,主要症狀敘述如下:

1、記憶障礙

  記憶障礙是AD早期突出症狀或核心症狀。早期主要累及短程記憶,記憶保存(3min內不能記住3個無關詞)和學習新知識困難。不能完成新的任務,表現為忘性大、好忘事、丟三落四,嚴重時剛說的話或剛做過的事轉眼就忘,剛放下碗筷又要求吃飯。記不住熟人姓名、電話號、反複說同樣的話或問同樣問題。交談開始就忘了開頭說了些什麼,因此難以進行語言交流。東西常放錯或丟失,購物忘記付款或多次付款。凡事需別人提醒或自備備忘錄,即使如此也常出錯。常忘了回電話,忘記赴重要約會,表現社會性退縮。家庭主婦忘記關水龍頭或關煤氣,造成安全隱患。可出現似曾相識和舊事如新症,如遇路人熱情招呼,宛如親人,而熟人熟地卻感到陌生。疾病早期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能力減退,隻能從事簡單刻板工作。隨著病程進展,遠記憶也逐漸受累,記不住自己的生辰、家庭住址和生活經曆,嚴重時連家裏幾口人,他們的姓名、年齡和職業都不能準確回答。在記憶長河中隻剩下一鱗半爪的印跡。可出現錯構和虛構症。

  一般病程在開始2~4年進展緩慢。有的病人發病早期對自己目前狀況尚有一定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記性不如從前。有的力圖掩飾或試圖彌補自己的記憶缺陷,有的則持否定態度或歸咎他人:我的記憶好,沒有問題,我能記得多年前的往事,都是別人捉弄我,想貶低我,隻要他們離我遠點,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2、視空間和定向障礙

  視空間和定向障礙是AD早期症狀之一,如常在熟悉環境或家中迷失方向,找不到廁所在哪兒,走錯自己的臥室,散步或外出迷途不知返而浪跡於街頭。畫圖測驗不能精確臨摹簡單立體圖,韋氏成人智力量表檢查視空間技能(如方塊造型)分值最低。時間定向差,不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不知道現在是上午還是下午,因而可能深更半夜起床要上街購物。

3、言語障礙

  病人言語障礙呈特定模式,其順序先是語義學出現障礙,表現為找詞困難、用詞不當或張冠李戴。說話冗贅不得要領,可出現病理性贅述。也可出現閱讀和書寫困難,繼之出現命名失能或命名性失語(能認識物體或能正確使用,但不能確切命名)。最初僅限於少數物品,以後擴展到普通常見物體命名。有報道早期AD病人波士頓命名測驗(Boston Naming Test)出現的差錯比MMSE(智能精神狀態檢查)多,提示命名困難可能較記憶減退早。神經病理學改變主要位於Wernicke區後部。經皮質的感覺性失語也很常見。言語障礙進一步發展為語法錯誤,錯用詞類,語句顛倒,最終音素也遭破壞而胡亂發音,不知所雲,或緘默不語。

4、失認和失用常見

  失認(感覺功能正常,但不能認識或鑒別物體)、失用(理解和運動功能正常,但不能執行運動)也頗常見。前者如不能識別物體、地點和麵容(麵容失認,Prosopaghosia,不能認識麵容),不能認出鏡中的自我;另有一種失用是觀念性失用,表現為不能按指令執行正確完成係列動作,可以自發完成的動作如穿衣會將裏外、前後、左右順序穿錯,進食不會使用刀、叉、勺或用手抓食或用嘴舔食。

5、智力障礙

  智力包括既往獲得的知識、經驗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和經驗,解決新問題,形成新概念的能力。智力活動與思維、記憶和注意力密切有關。記憶本身雖不屬於智力,但嚴重記憶障礙往往伴有智能缺損。AD病人是一種全麵性智力減退,包括理解、推理、判斷、抽象概括和計算等認知功能。AD病人思維能力遲鈍緩慢,不能進行抽象邏輯思維,不能區分事物的異同,不能進行分析歸納。表現思維缺乏邏輯性,說話常自相矛盾而不能覺察。由於判斷力減退,盡管窗外雪花紛飛,卻堅持說現在是盛夏。有人對AD病人縱向觀察發現,MMSE每年平均約下降3分,個別病人智力衰退速度可能不同。

6、人格改變

  有額、顳葉受累的病人常表現明顯的人格改變。可以是既往人格特點的發展,也可向另一極端偏離。如病人懶散、退縮、自我中心、敏感多疑、乖戾自私、不負責任、訓斥他人或罵人、言語粗俗、行為不顧社會規範、不修邊幅、不講衛生、藏匿物品、撿煙頭、拾破爛視若珍寶。可出現性脫抑製,不知羞恥,當眾脫光衣服或公開手淫,與病前判若兩人,令家人感到十分困擾。其中有些是繼發於人格改變,有的則是認知缺陷所致。這些症狀常在疾病中期出現。但人格改變並非必然,在精心看護下,病人可能很隨和溫順,人格改變可能並不突出。

7、進食、睡眠和行為障礙

  病人食欲常減退,約半數病人正常睡眠節律紊亂或顛倒。白天臥床,晚上到處活動,騷擾他人。EEG顯示REM睡眠潛伏期長,慢波睡眠減少。病人的動作重複刻板、愚蠢笨拙,如反複關閉抽屜、無目的地把東西放進拿出,反複轉動門鎖,玩弄衣扣或回避交往,表現退縮、古怪、糾纏周圍人,不讓家人走開。

8、災難反應

  災難反應指由於主觀意識到自己的智力缺損,卻極力否認,進而在應激狀況下產生繼發性激越,例如為掩飾記憶力減退,病人用改變話題、開玩笑等方式轉移對方注意力。一旦被人識破、揭穿或對病人生活模式幹預,如強迫病人如廁、更衣,則不堪忍受而誘發災難反應,即突然而強烈的言語或人身攻擊發作,護理人員往往誤認為病人忘恩負義與非難,使家人備感困惑和沮喪。此反應的終止和發作往往都很突然。

9、夕陽綜合征

  夕陽綜合征見於過度鎮靜的老年。當感染外傷、環境改變或外界刺激減弱,如在光線暗淡的黃昏,人物景象不易辨認時發生。其特征為嗜睡、精神錯亂、共濟失調或意外摔倒。精神藥物(如鎮靜安眠藥)不能耐受。軀體病也可誘發夕陽綜合征。此時癡呆與譫妄共存,導致認知功能急劇衰退。一旦軀體疾病好轉,認知功能也漸趨平穩。

10、Klver-Bucy綜合征(KBS)

  有報道本症狀發生率可高達70%,是一種與顳葉功能有關的行為異常,例如不能識別親人麵貌或鏡中的自我,用口探索物體(口探索症),也可表現為強迫性咀嚼口香糖或抽煙,以及用手撫弄、觸摸眼前物體和食欲過度、隨便亂吃。

11、Capgras綜合征

  本症狀是一種特殊的妄想觀念,不認識自己親人而認為是騙子頂替冒充。約30%出現妄想,多為非係統的偷竊、被害、貧困和嫉妒內容。也可出現持續的係統妄想,認為居室不是自己的家,家人策劃拋棄他,往往因此造成家庭和護理重重困難。可出現錯認。把熒光屏的人像、照片和鏡中人誤認為真人並與之對話。約10%病人有聽幻覺,病人聽見說話聲或與人對話。13%有幻視,多出現在傍晚,常為小人如兒童、矮子。有時這些小人來自電視熒屏。應警惕幻覺可能為重疊於癡呆的亞急性譫妄症狀。情感淡漠是早期常見症狀,約40%~50%病人可出現曆時短暫的抑鬱心境,經勸導或改善環境常可獲得緩解。嚴重而持續的抑鬱不多見。也可出現欣快、焦慮和激惹。神經係統可能伴有肌張力增高、震顫等錐體外係症狀,也可出現伸趾、強握、吸吮等原始反射。晚期可見癲癇樣發作。

12、AD各期臨床表現

  第1期或早期(1~3年):學習新事物困難,遠記憶輕度受損;空間定向障礙,複雜結構視空間技能差;詞彙少,命名失能;表情淡漠,偶爾激惹;情感悲傷,有些病人有妄想;運動係統正常。EEG檢查正常;CT/MRI檢查正常;PET/SPECT顯示兩側後頂葉代謝低下/灌注低下。

  第2期或中期(2~10年):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視空間技能差,空間定向障礙;流暢性失語;計算不能;觀念運動性失用;淡漠或激惹;某些病人有妄想;煩躁不安,踱來踱去。EEG檢查背景節律緩慢;CT/MRI檢查正常或腦室擴大,腦溝增寬;PET/SPECT顯示雙頂和額葉代謝低下/灌注低下。

  第3期或晚期(8~12年):智力嚴重衰退;肢體強直,屈曲體位;大小便失禁。EEG呈彌漫性慢波;CT/MRI見腦室擴大,腦溝增寬;PET/SPECT示雙頂和額葉代謝低下/灌注低下。

04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應該如何預防

  營養不良和體重的維持對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是很重要的方麵因此,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病人的飲食要全麵、均衡、配合合理

  1、根據病人身高、體重、體力活動情況及病情變化,動態調整病人每日熱量需求,計算病人三大主要營養素的比例,結合病人飲食習慣和胃腸道功能,製定相應的食譜

  2、根據老年性癡呆病人飲食障礙的特點,重點加強飲食督促在進餐前主動介紹食物的口味,創造一個熱烈的進食期待,對病人的反應給予鼓勵和引導,暗示病人飲食美味可口

  3、早飯和晚飯時盡量開燈、供暖,創造明亮溫暖的飲食環境,避免病人在陰暗寒冷的環境中進食

  4、與病人家屬溝通,要求食品製作上盡量保持食物的色、香、味,刺激病人食欲

  5、由於病人多數存在牙齒脫落、鬆動、安裝義齒等情況,食品須鬆脆酥軟,便於病人咀嚼

  6、病人出現少食、挑食時,主動給予關心,采用鼓勵、暗示等方法,督促病人完成定量確實無法達到進食定量的,鼓勵適當時候給予加餐

05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腦細胞進行性衰退的腦部疾病,由於腦細胞負責人的正常記憶和執行功能,因此,一旦老年患上這種疾病,他們的思維、記憶以及執行功能將逐漸退化,直到影響老年的正常生活能力,這也是繼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症之後的第四位導致人類死亡的原因。那麼,阿爾茨海默病需要接受哪些檢查?具體如下:

1、神經心理學測驗

  簡易精神量表(MMSE):內容簡練,測定時間短,易被老年接受,是目前臨床上測查本病智能損害程度最常見的量表。該量表總分值數與文化教育程度有關,若文盲≤17分,小學程度≤20分,中學程度≤22分,大學程度≤23分,則說明存在認知功能損害。應進一步進行詳細神經心理學測驗包括記憶力、執行功能、語言、運用和視空間能力等各項認知功能的評估。如AD評定量表認知部分(ADAS-cog)是一個包含11個項目的認知能力成套測驗,專門用於檢測AD嚴重程度的變化,但主要用於臨床試驗。

  日常生活能力評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評估(ADL)量表可用於評定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損害程度。該量表內容有兩部分:一是軀體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即測定病人照顧自己生活的能力(如穿衣、脫衣、梳頭和刷牙等);二是工具使用能力量表,即測定病人使用日常生活工具的能力(如打電話、乘公共汽車、自己做飯等)。後者更易受疾病早期認知功能下降的影響。

  行為和精神症狀(BPSD)的評估:包括阿爾茨海默病行為病理評定量表(BEHAVE-AD)、神經精神症狀問卷(NPI)和Cohen-Mansfield激越問卷(CMAI)等,常需要根據知情者提供的信息基線評測,不僅發現症狀的有無,還能夠評價症狀頻率、嚴重程度、對照料者造成的負擔,重複評估還能監測治療效果。Cornell癡呆抑鬱量表(CSDD)側重評價癡呆的激越和抑鬱表現,15項老年抑鬱量表可用於AD抑鬱症狀評價。而CSDD靈敏度和特異性更高,但與癡呆的嚴重程度無關。

2、血液學檢查

  主要用於發現存在的伴隨疾病或並發症、發現潛在的危險因素、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癡呆。包括血常規、血糖、血電解質、腎功能和肝功能、維生素B12、葉酸水平、甲狀腺素等指標。對於高危人群或提示有臨床症狀的人群應進行梅毒、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伯氏疏螺旋體血清學檢查。

3、神經影像學檢查

  結構影像學:用於排除其他潛在疾病和發現AD的特異性影像學表現。頭CT(薄層掃描)和MRI(冠狀位)檢查,可顯示腦皮質萎縮明顯,特別是海馬及內側顳葉,支持AD的臨床診斷。與CT相比,MRI對檢測皮質下血管改變(例如關鍵部位梗死)和提示有特殊疾病(如多發性硬化、進行性核上性麻痹、多係統萎縮、皮質基底節變性、朊蛋白病、額顳葉癡呆等)的改變更敏感。

  功能性神經影像:如正電子掃描(PET)和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可提高癡呆診斷可信度。18F-脫氧核糖葡萄糖正電子掃描(18FDG-PET)可顯示顳頂和上顳/後顳區、後扣帶回皮質和楔前葉葡萄糖代謝降低,揭示AD的特異性異常改變。AD晚期可見額葉代謝減低。18FDG-PET對AD病理學診斷的靈敏度為93%,特異性為63%,已成為一種實用性較強的工具,尤其適用於AD與其他癡呆的鑒別診斷。澱粉樣蛋白PET成像是一項非常有前景的技術,但目前尚未得到常規應用。

4、腦電圖(EEG)

  AD的EEG表現為α波減少、θ波增高、平均頻率降低的特征。但14%的患者在疾病早期EEG正常。EEG用於AD的鑒別診斷,可提供朊蛋白病的早期證據,或提示可能存在中毒-代謝異常、暫時性癲癇性失憶或其他癲癇疾病。

5、腦脊液檢測

  腦脊液細胞計數、蛋白質、葡萄糖和蛋白電泳分析:血管炎、感染或脫髓鞘疾病疑似者應進行檢測。快速進展的癡呆患者應行14-3-3蛋白檢查,有助於朊蛋白病的診斷。

  腦脊液β澱粉樣蛋白、Tau蛋白檢測:AD患者的腦脊液中β澱粉樣蛋白(Aβ42)水平下降(由於Aβ42在腦內沉積,使得腦脊液中Aβ42含量減少),總Tau蛋白或磷酸化Tau蛋白升高。研究顯示,Aβ42診斷的靈敏度86%,特異性90%;總Tau蛋白診斷的靈敏度81%,特異性90%;磷酸化Tau蛋白診斷的靈敏度80%和特異性92%;Aβ42和總Tau蛋白聯合診斷AD與對照比較的靈敏度可達85%~94%,特異性為83%~100%。這些標記物可用於支持AD診斷,但鑒別AD與其他癡呆診斷時特異性低(39%~90%)。目前尚缺乏統一的檢測和樣本處理方法。

6、基因檢測

  可為診斷提供參考。澱粉樣蛋白前體蛋白基因(APP),早老素1、2基因(PS1、PS2)突變在家族性早發型AD中占50%。載脂蛋白APOE4基因檢測可作為散發性AD的參考依據。

06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病人的飲食宜忌

  預防老年性癡呆,飲食調節是至關重要的。多數研究者認為,調理飲食可能是預防AD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飲食要全麵、均衡、配合合理。

  1、要注意以大米、麵粉、玉米、小米等為主食,保證腦細胞的重要熱能來源,

  2、要注意脂肪,特別是必需脂肪酸的攝取。

  3、大量攝入維生素B12 和葉酸,有利於預防老年性癡呆。

  4、要注意對大腦供給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

07西醫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的常規方法

  臨床上通常將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症狀分為認知症狀和精神行為症狀。認知症狀指的是記憶、語言、判斷、注意力和其他思維過程受損的改變。精神行為症狀指的是精神和行為方麵的改變。對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療,目前臨床常采用的是多種方法聯合,可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

一、針對認知症狀的治療,主要采用藥物治療

  1、膽堿酯酶抑製劑

  目前膽堿酯酶抑製劑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治療藥物。此類藥物有多奈呱齊等,是美國神經病學會推薦的標準用藥,也是中華醫學會《中國老年期癡呆防治指南》推薦的首選用藥。因為在中樞神經係統中,膽堿能通路是記憶及認知信息處理、存儲中心,所以增加膽堿能神經遞質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要方法,對改善患者記憶力,減輕精神行為異常,改善總體狀況有明確效果,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生活能力,為減輕家庭負擔創造良好的基礎。

  2、其他作用於神經遞質的藥物

  如穀氨酸受體拮抗劑。穀氨酸能係統與學習和記憶有關。動物實驗表明,興奮穀氨酸能遞質係統可導致神經細胞中毒死亡。所以阻斷穀氨酸受體對神經細胞有保護作用。

  3、抗氧化劑

  國際上用於AD治療的這類藥物主要有維生素E和司來吉蘭,還有銀杏葉等。

  4、腦血管擴張劑

  這類藥物可以促使血管舒張,通過增加腦部血流改善腦組織的血氧狀況,如腦益嗪及選擇性鈣離子拮抗劑尼莫地平等。

  5、腦代謝激活藥物

  可促進腦皮質對氨基酸等的利用,從而增加記憶力,改善和消除精神症狀。此類藥物有吡拉西坦等。

 二、針對精神行為症狀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

  1、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的精神行為症狀的藥物治療:

  (1)膽堿酯酶抑製劑:此類藥物代表如多奈呱齊。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行為異常有一定改善作用,而且,與大多數精神藥物不同的是,這類藥物似乎能治療多種行為症狀。

  (2)抗精神病藥物:這類藥物多有不良反應,使用一定要依據臨床醫生的經驗,適當加以選擇,才能揚長避短地發揮療效。常用的抗精神病藥物有氟呱啶醇、奮乃靜、氯丙嗪等。

  (3)抗抑鬱藥物:用於治療患者合並的抑鬱症狀,也需根據藥物的不良反應加以適當選擇。如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等。

  (4)心境穩定劑: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有時會出現明顯的攻擊行為,可使用藥物治療減少或減輕攻擊行為,常用的藥物有碳酸鋰、卡馬西平、拉莫三嗪等,使用時注意不良反應。

  (5)抗焦慮藥物: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為方麵的藥物治療主要以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鬱藥物和心境穩定劑為主,當上述藥物對患者的焦慮或睡眠障礙作用不明顯時,可考慮此類藥物,如地西泮等。

  2、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的精神行為症狀的非藥物治療:

  (1)心理治療:常用的心理治療有支持性心理治療、回憶治療(誘導患者回憶可引起並保持正性情感反應的事件)、確認治療(通過讓患者體會自己的價值來減少不良刺激)、扮演治療(通過角色扮演減輕患者的社會隔離感)、技能訓練(盡可能保持患者殘存的認知功能)。

  (2)環境治療:通過改造患者生活的環境,一方麵減少可能誘發患者不良情緒和異常行為的刺激,另一方麵是適應患者身體功能的衰退,方便患者的使用。比如:可讓患者養寵物減少孤獨感,可在護理者在場的時候讓患者跟兒童共同遊戲,可用音樂穩定患者的情緒等。

  隻有通過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相結合,才能切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實際的操作中,尤其是在藥物治療時,應該充分聽取醫生的意見,如實向醫生介紹患者的病史等情況,才能幫助醫生正確選擇治療藥物。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