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傳染科> 其他沙門菌感染

其他沙門菌感染簡介

相關問答

  其他沙門菌感染是由各種沙門菌(Salmonellae)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傷寒沙門菌、副傷寒沙門菌常統稱為傷寒沙門菌,雖然亦屬於沙門菌屬,但由於傳統習慣及傷寒、副傷寒的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有一定特點,故已作另題介紹。因此,其他沙門菌感染是指由非傷寒沙門菌引起的沙門菌病(non-typhoidal salmonellosis)。本病的主要傳染方式是通過進食被沙門菌汙染的肉類食品、蛋製品和乳製品等而引起發病。由於致病菌及機體反應性的差異,其臨床表現較複雜,可分為胃腸炎型、傷寒型、敗血症型和局部化膿感染型。此外,還可表現為泌尿係感染和無症狀感染等。

【詳情】

01其他沙門菌感染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其他沙門菌感染是怎麼引起的?簡述如下:

  沙門菌隸屬於腸杆菌科沙門菌屬,自1885年由Salmon和Smith於豬霍亂流行時分離出豬霍亂沙門菌以來,至今已發現2000多個血清型。根據其生化特性,可分為1,2,3a,3b,4,和5六個亞屬。每個亞屬按菌體抗原(O)與鞭毛抗原(H)結構特點分為各種血清型。大多數對人體具有致病性的沙門菌屬於第一亞屬,如傷寒沙門菌(Salmonellatyphi)、副傷寒沙門菌(Salmonellaparatyphi)、豬霍亂沙門菌(Salmonellacholerasuis)、鼠傷寒沙門菌(Salmonellatyphimurium)、腸炎沙門菌(Salmonellaenteritidis)、病牛沙門菌(Salmonel-labois-morbificans)和鴨沙門菌(Salmonellaanatis)等。各個亞屬的沙門菌都有其生化特性。根據分離的沙門菌對各種鹽類和糖類的利用、分解能力,以及被0-1噬菌體的裂解作用,即可識別該株沙門菌屬於哪一亞屬。

  在沙門菌中,與人類和動物疾病均有關的沙門菌主要隸屬於A~F群的幾十個血清型。有些隻對人類有致病性的沙門菌,如傷寒沙門菌、副傷寒甲和丙沙門菌等;有些是對動物和人類都有致病性,如副傷寒乙沙門菌、鼠傷寒沙門菌、腸炎沙門菌和豬霍亂沙門菌等;其他僅是動物的病原體,對人則無致病性。沙門菌的致病性能力可因不同血清型或同一血清型的不同菌株而有明顯的差異,如鴨型沙門菌通常引起隱性感染或胃腸炎,僅偶致菌血症;豬霍亂沙門菌通常引起敗血症或局部化膿性感染,僅有時導致胃腸炎或隱性感染;鼠傷寒沙門菌有時引起菌血症或隱性感染,但通常導致胃腸炎。

02其他沙門菌感染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鼠傷寒沙門菌可致多處腸外感染如骨髓炎、腦膜炎等。部分患者可出現腸道外部位的局灶性感染,如關節炎、骨髓炎、腦膜炎、腎盂腎炎等。病變部位的感染為化膿性炎症,有不同程度的組織壞死及膿腫形成。年老體弱者則可持續較長時間。嘔吐、腹瀉嚴重者,則可發生嚴重脫水。炎症累及結腸下段時,可有裏急後重感。

03其他沙門菌感染有哪些典型症狀

  潛伏期的長短與感染沙門菌的數量、菌株致病力強弱及臨床類型有關,食入被沙門菌汙染的食物後,常於8~48h發生胃腸炎症狀。若感染的菌量較大,可在12h內發病;小量感染因病原體繁殖需要較長時間,潛伏期可為48h左右,敗血症與傷寒型的潛伏期較長,約為1~2周。

  1、胃腸炎型

  是最常見的臨床類型,亦稱為沙門菌食物中毒,約占沙門菌病的70%,潛伏期為6~48h,最短2h,最長可達3天。急性起病,開始時有惡心、嘔吐,繼而迅速出現腹絞痛與腹瀉,起初多為稀爛大便,隨後大便常呈黃色水樣,每次量較多,很少或沒有糞質,偶可呈黏液性或膿血性糞便,大便每天數次至數十次不等。常有發熱,體溫可達38~40℃,可伴有畏寒或寒戰。沙門菌性胃腸炎的病情嚴重程度差異較大,少數患者可無發熱,隻有稀爛大便,重的則可呈暴發型,伴有迅速脫水,可由於脫水嚴重而引起休克和腎衰竭,甚至可迅速死亡,此種情況在早產兒和營養不良的嬰兒中較易發生。沙門菌性胃腸炎的症狀多於開始治療後2~3天內消失,偶爾病程可遷延至2周之久,病死率可超過1%,死亡的病例幾乎都是嬰兒,老年和身體衰弱的患者。患者的白細胞數多在正常範圍,但有中性粒細胞核左移現象,所有病例的血液培養幾乎均為陰性。在急性期幾乎所有病例的大便均可培養分離出病原菌,胃腸炎開始後2周,約有50%的患者大便培養仍有病原菌生長,此型較常見的病原菌為鼠傷寒沙門菌。在我國,鼠傷寒沙門菌感染約占所有沙門菌感染的20%,僅次於傷寒沙門菌感染;在美國,鼠傷寒沙門菌感染則居沙門菌感染的首位。近年來,鼠傷寒沙門菌感染的報道例數有增多趨勢,它已是引起急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在報道的沙門菌性食物中毒中,鼠傷寒沙門菌占首位,為30%左右,其次是豬霍亂沙門菌。鼠傷寒沙門菌食物中毒的潛伏期短,多為2~24h,起病急驟、畏寒、發熱、體溫一般為38~39℃,伴頭痛、食欲缺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大便每天數次至數十次不等,起初呈稀爛大便,繼而呈黃色水樣,帶少量黏液,個別可帶膿血,有惡臭味,兒童可出現高熱、驚厥、昏迷、脫水、循環衰竭、少尿或無尿。

  2、傷寒型

  臨床症狀與輕型傷寒相似,但潛伏期較短,平均為3~10天,病程亦較短,一般為1~2周,而且病情多較輕。熱型呈弛張熱或稽留熱,亦可出現表情淡漠,相對緩脈,偶可發現玫瑰疹,腹瀉較多見,腸出血與腸穿孔很少發生,傷寒型偶有以胃腸炎作為前驅表現,在典型的胃腸炎症狀後出現傷寒表現,血液中白細胞數減少,血液、大便培養可有病原菌生長,較常引起傷寒型的沙門菌為豬霍亂沙門菌。

  3、敗血症

  此型病例呈散發性,常見於兒童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起病多急驟,但亦可緩慢起病,有發熱、寒戰、出汗及胃腸道症狀,熱型呈不規則型、弛張熱型或間歇熱型,高熱持續1~3周不等。若有並發症,如化膿性病灶時,則發熱可遷延更長時間,甚至達數月之久;或表現為反複急性發作,肝、脾常腫大,偶可見黃疸、譫妄及腦膜刺激征,多數病例的白細胞數都在正常範圍,血液培養有病原菌生長,但大便培養常陰性,與傷寒的持續菌血症不同,其病原菌間歇地進入血液循環,最常見的病原菌為豬霍亂沙門菌。

  4、局部化膿性感染型

  患者過去或入院時有菌血症階段,在發熱階段或退熱後,出現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局部化膿性病灶,亦可由輕型病例所並發,或在發病前完全沒有症狀,化膿性病灶可在身體任何部位發生,成為臨床的主要表現。支氣管肺炎、肺膿腫、胸膜炎、膿胸、心內膜炎、心包炎、腎盂腎炎、關節炎、肋軟骨膿腫、肋骨骨髓炎和腦膜炎等較為多見。此外,腮腺炎、睾丸炎、脾膿腫、腹膜腔內膿腫、乳腺膿腫和皮下膿腫等亦有報道。患者的臨床表現差異較大,但大多數患者都有一時性體溫升高和周圍血液白細胞數增多現象。在某些疾患,如鐮狀細胞貧血等患者,易發生局部化膿性病灶。化膿性病灶較易發生於原已有病變的局部,如血腫、梗死、囊腫、新生物和動脈瘤等。沙門菌性腦膜炎多見於嬰兒,尤其是新生兒,臨床表現與其他細菌性腦膜炎相似,但病程較長,而且較易複發,病死率可達40%~60%。沙門菌性肺炎多見於老年,尤其是原有糖尿病、腫瘤、心血管病和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可形成肺膿腫,病死率較高,可達50%。沙門菌感染的四種臨床表現類型常不易明確劃分,常互相重疊,如胃腸炎可伴發或繼發菌血症,敗血症型較常並發局部化膿性病灶,此外,沙門菌感染還可表現為急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家禽、家畜或野生動物可同時被多種沙門菌感染,而且肉類在加工、貯存、運輸和銷售等過程中可以互相接觸汙染,故人類亦可同時被兩種或多種沙門菌感染。

04其他沙門菌感染應該如何預防

  其他沙門菌感染如何預防?簡述如下:

  1、注意飲食衛生,及加強肉類、蛋類食物管理,是預防本病的主要措施

  2、加強對群眾的飲食衛生宣教,加強對炊事員、食堂與飲食店管理人員的衛生教育,提高其衛生知識

  3、不進食患病家畜、家禽的肉類及內髒所有肉類、動物的內髒和蛋類均必須經充分煮熟後才可食用

  4、搞好食堂、飲食店的衛生,所有炊具、食具必須經常清洗、消毒,生熟食物要分開容器,製作時要分刀、分板

  5、加強食品衛生管理,對牲畜的屠宰過程要遵守衛生操作,應避免腸道細菌汙染肉類,對肉類要進行衛生檢查,合格者才可供市場銷售當動物患病死亡時,禁止進行屠宰、銷售和食用對屠宰場、肉類市場、肉類和蛋乳製品加工、運輸、貯存過程要注意清潔、消毒撲滅鼠類、蒼蠅、蟑螂等,以防食物被病原菌汙染

  6、注意水源保護,加強飲水管理和消毒工作飼養的家畜、家禽應注意避免沙門菌感染飼養的地方要符合衛生要求,飼料不受沙門菌汙染運輸過程要力求快捷,並使其免受勞累,以減少互相傳染的機會

  7、屠宰場要注意清潔衛生,避免把動物長期集中在屠宰場內,以防感染在動物中蔓延應防止患者或慢性帶菌者在人群中散布沙門菌

  8、急性期患者應隔離治療恢複期帶菌者或慢性帶菌者不應從事食物處理工作,並應嚴格遵守個人衛生可用抗菌藥物治療慢性帶菌者,使其終止帶菌狀態

  9、主動免疫預防用的口服活菌苗,現正在研製,已進行了動物試驗,初步認為是安全、有效的將來能否用於人類的沙門菌感染預防,則有待作進一步研究

05其他沙門菌感染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其他沙門菌感染應該做哪些檢查?簡述如下:

1、血象

  外周血液白細胞數多在正常範圍,亦有增高或降低者,當發生局部化膿性感染時,血液白細胞數多升高;而酷似傷寒型者則常降低。

  2、細菌培養

  胃腸炎型可從嘔吐物、糞便、可疑食物中培養、分離出病原菌。其中,以鼠傷寒沙門菌、腸炎沙門菌、豬霍亂沙門菌、病牛沙門菌和鴨沙門菌感染較為常見。

  3、血清學檢查

  可用患者的血清與已知的沙門菌菌種製成的菌體抗原或亞單位抗原作凝集試驗,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以檢測血清中是否含有特異性抗體,一般於發病1~2周後即出現較高的抗體效價。若雙份血清檢查,第2次效價有4倍或以上增高者,可明確診斷為本病。

  4、分子生物學檢測(PCR)

  近年來,已有用DNA探針和PCR檢測沙門菌DNA的報道,而且,初步顯示PCR檢測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度。

06其他沙門菌感染病人的飲食宜忌

  其他沙門菌感染患者可多吃一些流食、清淡的食物,如稀飯、米粥、燒青菜;平時還要多喝水或果汁,還可以做點瘦肉粥、魚肉粥之類的。所有肉類、動物的內髒和蛋類均必須經充分煮熟後才可食用。搞好食堂、飲食店的衛生,所有炊具、食具必須經常清洗、消毒,生熟食物要分開容器,製作時要分刀、分板。

07西醫治療其他沙門菌感染的常規方法

  其他沙門菌感染的治療方法簡述如下:

  1、一般治療

  患者需臥床休息,多飲水(清開水、淡茶水或淡鹽水),飲食以流質為主,惡心、嘔吐明顯的患者亦可短期禁食,恢複後逐漸改為普通飲食。

 2、對症治療

  對嘔吐、腹痛明顯者,可給予口服10%顛茄酊、丙胺太林,必要時可皮下注射山莨菪堿或阿托品。對劇烈嘔吐或腹瀉頻繁者,應靜脈滴注適量的5%葡萄糖生理鹽水注射液。有酸中毒時,應酌情靜脈滴注5%碳酸氫鈉注射液或11.2%乳酸鈉注射液。因脫水嚴重而致休克者,應積極補充液體,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並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積極作抗休克治療。

  3、病原治療

  對無並發症的胃腸炎型患者,一般認為無須應用抗菌藥物治療。因為應用抗菌藥物不能明顯地改善患者的發熱和腹瀉,有時甚至使大便排菌時間延長。這可能與所用的抗菌藥物作用於腸道的正常菌叢有關。然而,對老年、嬰兒、營養不良、原有慢性疾病、腫瘤或病情嚴重的患者,則必須用抗菌藥物治療。常見的病原菌為腸炎沙門菌、鼠傷寒沙門菌和豬霍亂沙門菌。在我國,它們多半對下列抗菌藥物敏感,故可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酌情選用一或兩種作病原治療,也可參考當地分離或從患者標本中分離出來的病原菌的藥物敏感度試驗結果選用適當的抗菌藥物。常用的有:

  (1)喹諾酮類:可選用諾氟沙星,成人0.4g/次,3次/d,口服;氧氟沙星,成人0.2g/次,3次/d,口服;環丙沙星,成人0.25g/次,2次/d,口服;亦可選用培氟沙星(pefloxacin)、氟羅沙星(fleroxacin)、洛美沙星(lomefloxacin)和依諾沙星(enoxacin)等。對病情較重、嘔吐症狀明顯者,可作靜脈滴注給藥,療程一般為5~7天。由於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喹諾酮類對幼年的動物可引起骨、關節損害。因此,應強調在兒童和孕婦患者中,一般不宜應用該類藥物治療,以免產生骨、關節損害。

  (2)磺胺甲唑/甲氧苄啶(複方磺胺甲硝唑):每片複方磺胺甲硝唑含磺胺甲硝唑(SMZ)0.4g,甲氧苄啶(TMP)0.08g。成人2片/次,2次/d,口服,療程一般為5~7天。

  (3)氨苄西林及其衍生物:氨苄西林,成人4~6g/d,靜脈滴注;或呱拉西林,成人4~8g/d,靜脈滴注;或阿莫西林,成人0.5g/次,4次/d,口服。療程一般為5~7天。若患者出現較明顯的肝功能損害,則不宜應用阿莫西林,否則可加重肝功能損害,甚至出現黃疸。

  (4)氨基糖苷類:慶大黴素(gentamycin),成人8萬~24萬U/d,靜脈滴注或肌內注射;或阿米卡星,成人0.4~0.8g/d,靜脈滴注或肌內注射。

  (5)第三代頭孢菌素:頭孢呱酮,成人2~4g/d,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或頭孢曲鬆,成人2~4g/d,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或頭孢噻肟,成人2~6g/d,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或頭孢他啶,成人2~6g/d,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療程一般為5~7天。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