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傳染科> 異尖線蟲病

異尖線蟲病簡介

相關問答

  異尖線蟲病(anisakiasis)是異尖線蟲屬第三期幼蟲寄生在胃腸道引起的疾病。人因生食含活幼蟲的海魚而感染。急性期臨床表現有惡心、嘔吐、劇烈腹痛等胃腸道症狀,伴嗜酸性粒細胞增高;慢性期以胃或腸道嗜酸性肉芽腫為特征,可並發腸梗阻、腸穿孔和腹膜炎。

  本病多見於日本、歐美等國,國內尚未見有病例報告,但東南沿海的近海魚類異尖線蟲第三期幼蟲感染率很高。

【詳情】

01異尖線蟲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異尖線蟲隸屬於蛔目,蛔亞目,異尖科。目前已知異尖科(Anisakidae)至少有30多蟲種,因為幼蟲鑒定比較困難,容易造成同物異名。較為公認可使人致病的蟲種主要有4個屬:①異尖線蟲屬(Anisakis),包括簡單異尖線蟲(A.simplex)、典型異尖線蟲(A.typica)、抹香鯨異尖線蟲(A.physeteris);②偽地新線蟲屬(Pseudoterranova),包括偽地新線蟲(P.decipiens)、海豹線蟲(Phocanema)、鑽線蟲(Terranova);③對盲囊線蟲屬(Contraceacum);④宮脂線蟲屬(Hysterothylacium),包括鮪蛔線蟲(Thynnascaris)等。我國海域魚類曾發現有簡單異尖線蟲、偽地新線蟲或宮脂線蟲寄生,但未見人體感染的報道。異尖線蟲成蟲形似蛔蟲,雄蟲長為31~90mm;雌蟲為63~100mm。成蟲寄生在鯨、海豚、海豹、海獅等海生哺乳動物的胃。蟲卵大小50.7μm×53μm,隨宿主糞便排入海水中,受精卵細胞經發育後形成胚胎,並成為含第一期幼蟲的成熟期。在海水溫度適宜(約10℃)時,卵內幼蟲脫殼而出,發育為第二期幼蟲,長約230μm。在海水中能自由遊動,可存活2~3個月。當第二期幼蟲被海水中甲殼類動物(第1中間宿主)如磷蝦等吞食後,即鑽入體腔,並在其血腔內發育成第三期幼蟲。當海魚和軟體動物(第二中間宿主)吞食含幼蟲的甲殼類後,幼蟲鑽入消化道及其內髒與肌肉組織內寄生。含第三期幼蟲的海魚被海生哺乳動物(終宿主)吞食後,幼蟲鑽入其胃黏膜內成群生長,發育為雌、雄成蟲,交配產卵,完成其生活史。人不是異尖線蟲的適宜宿主,第三期幼蟲可寄生於人體消化道各部位,亦可引起內髒幼蟲移行症。但此幼蟲在人體內不能發育為成蟲,一般在2~3周內死亡。

  異尖線蟲屬第三期幼蟲在魚體內常由腸道移行至各種組織內寄生,以腹腔為多。當魚死亡後,幼蟲移行至體壁肌肉內。在魚體內的第三期幼蟲形態細長,大小約30mm×1mm,有側索,在橫切麵呈Y形。口周圍有三個唇(背麵一個,腹麵兩個)和鑽齒一個。食管為白色的圓柱狀,可分為肌肉部在前端和後端的腺體狀胃囊,並與腸道相連,肛門在末端。排泄孔開口於腹部神經環的水平,在鑽齒後麵。性器官明顯。我國東海、黃海和北部灣的近海內魚體所見簡單異尖線蟲第三期幼蟲,大小約為18.73mm×0.14mm,食管長度平均為2.29mm,,尾長為0.09mm。日本學者根據其體長、寬和胃與尾部形態等特征,分為Ⅰ、Ⅱ、Ⅲ型。異尖線蟲幼蟲對理化因素抵抗力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3%~15%氯化鈉溶液對幼蟲不能快速致死,可存活96~233h;38度白酒中存活2.5~48h;60度白酒中存活0.2~2.2h;15%醋精中存活17.6~75.3h;30%醋精中存活l~3h;大蒜原汁中存活5.5~6h;醬油與辣椒汁中分別存活29.8h和154.6h。鯡魚體內異尖線蟲幼蟲在-18℃凍存48h才死亡,-20℃2h死亡,在2℃存活50天。我國從朝鮮、前蘇聯進口冰凍魚中曾發現活幼蟲。大型魚類在冰凍保存時,其深部肌肉內幼蟲不一定凍死。本幼蟲在加熱至60℃即可殺死。

二、發病機製

  異尖線蟲第三期幼蟲經口侵入人體,幼蟲具有較強鑽刺力,可鑽入咽喉、胃或腸黏膜引起病變。初次感染時症狀輕微,不易發現,多次反複感染後,使機體致敏,則引起較重反應。幼蟲鑽入胃腸道黏膜,攝取組織成分,引起炎症反應,以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為特征。如果幼蟲繼續深入,可達黏膜下層造成黏膜水腫,出血,結締組織增生、變厚,並伴淋巴管擴張和淋巴管炎。病變組織中央常見幼蟲。數日後蟲體周圍出現嗜酸性膿腫,然後蟲體死亡、分解,逐漸形成嗜酸性肉芽腫,可引起腸梗阻、腸壞死。嚴重者甚至穿透腸壁,幼蟲侵入腹腔後移行至腸係膜、肝、胰、腹壁、腹股溝及口腔黏膜。從手術摘除胃或腸道的病理組織標本中,可見黏膜下有局限性腫塊、出血、糜爛和潰瘍,腸壁增厚,可達正常的兩三倍,是引起腸腔狹窄和腸梗阻的原因。

  病理切片可見黏膜下層有一至數條蟲體斷麵,因蟲體侵入該層大多呈卷曲狀之故。有時在病灶中心見有殘留的蟲體碎片或壞死組織,或由於製片原因僅剩蟲體角皮或空隙。蟲體周圍有大量的嗜酸粒細胞、漿細胞及巨噬細胞等浸潤。按病理損害程度,小島國次(1966)將病理組織像分為四型:Ⅰ型異物性蜂窩織炎型;Ⅱ型膿腫型;Ⅲ型膿腫肉芽腫型;Ⅳ型肉芽腫型。從發病起,病變從Ⅰ~Ⅳ型移行。Ⅰ型與Ⅱ型是滲出性炎症期,可見胃、腸壁高度水腫;Ⅲ型和Ⅳ型屬於增生性炎症期,膿腫周圍可見由類上皮細胞等組成的肉芽腫。

02異尖線蟲病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可並發腸梗阻,腸穿孔和腹膜炎。

1、腸梗阻:指腸內容物在腸道中通過受阻。為常見急腹症,可因多種因素引起,起病初,梗阻腸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變,繼則發生體液和電解質的丟失,腸壁循環障礙、壞死和繼發感染,最後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

2、腸穿孔:是指腸管病變穿透腸管壁導致腸內容物溢出至腹膜腔的過程,是許多腸道疾病的嚴重並發症之一,引起嚴重的彌漫性腹膜炎,主要表現為劇烈腹痛、腹脹、腹膜炎等症狀體征,嚴重可導致休克和死亡。

3、腹膜炎:是腹腔壁層腹膜和髒層腹膜的炎症,可由細菌、化學、物理損傷等引起,按發病機製可分為原發性腹膜炎和繼發性腹膜炎。急性化膿性腹膜炎累及整個腹腔稱為急性彌漫性腹膜炎。

03異尖線蟲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症狀輕重與感染蟲數,寄生部位和持續時間有密切關係,異尖線蟲幼蟲可寄生於咽喉,胃和腸黏膜內,但胃受累為最常見,約為腸的2倍,日本報告胃異尖線蟲病最多(97.3%)。

  潛伏期一般為2~20h,據日本報告從吃生魚片至發病的最短為30min,最長為168h,3~8h內發病者占64%,12h內發病者占88%,腸異尖線蟲病潛伏期較長,一般在吃魚片後1~5天發病,臨床症狀與體征按幼蟲侵入部位可分述如下:

1、胃異尖線蟲病

  可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前者是由於再感染而引起的Arthus型過敏性炎症;後者是為初次感染所致的局限性過敏反應,幼蟲寄生於胃體部和胃角部占85%以上,臨床表現有上腹部疼痛或絞痛,反複發作,常伴惡心,嘔吐;少數有下腹痛,偶有腹瀉,70%患者大便隱血陽性,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高,胃X線鋇餐檢查150例,其中有胃角增寬,胃竇部僵直,狹窄或胃蠕動時有強直感者68例;有充盈缺損樣改變者16例,胃水腫以壓迫時柔軟性消失及胃黏膜皺襞腫大作為判斷依據,胃可見充盈缺損和粗大皺襞者70例,胃水腫和黏膜皺襞腫大波及胃體部伴明顯變形者34例,113例X線攝片檢查均見有蟲體,胃鏡檢查150例,除賁門部外均可見到蟲體鑽入,以胃角和胃體部為多,局部可見界限不清的輕微隆起,皺襞腫大;在蟲體鑽入處的胃黏膜有輕度滲血及糜爛者38例,150例中檢出蟲體151條,均為異尖線蟲第三期幼蟲,其中檢出3條者1例,2條者3例,其餘各1條。

2、腸異尖線蟲病

  男女之比約1.8∶1,10~39歲患者為主,病變部位有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盲腸,闌尾和直腸等,常在吃生魚片後1~5天內突然劇烈腹痛,惡心,嘔吐,腹脹,低熱,繼而出現腹瀉,柏油樣黏液便,右下腹和臍周等處有壓痛,有時可伴有蕁麻疹等,患者常因腸穿孔,腹膜炎或局限性腸壞死而手術,在病變組織中發現本幼蟲而確診。

3、食管異尖線蟲病

  日本曾報告1例77歲女性患者,發病前l天晚餐吃生魚片後感心窩部疼痛,午夜感胸骨下刺痛,噯氣,次晨就醫,立即進行纖維內鏡檢查,在食管下段發現有白色蟲體,用鉗取出,鑒定為異尖屬幼蟲。

  異尖線蟲幼蟲在生食海魚片時直接鑽入咽喉部黏膜內,引起喉嚨發癢,惡心或咳嗽,常可將幼蟲從痰中咳出或嘔出,近年來在美國東西岸地區報告的病例較多,有時用喉頭鏡檢查,可發現蟲體,常用鉗取出而症狀緩解。

4、腸外異尖線蟲病

  本幼蟲可穿透腸壁進入腹腔,再移行至肝,胰,大網膜,腸係膜,卵巢,腹壁皮下,腹股溝或口腔黏膜等,引起腹膜炎,嗜酸性肉芽腫和皮下包塊,常被誤診為惡性腫瘤。

04異尖線蟲病應該如何預防

  本病的感染源主要是魚類,所以避免生吃海魚片或半熟的魚片是首要的預防方法,魚肉要加熱熟製後食用異尖線蟲在—20℃冷凍24h後便可全部死亡,所以各種海魚需在-20℃冷凍24h後才上市能有效地降低人群感染加強進口魚類的衛生檢驗,對海產品進行嚴格檢疫,防止受汙染的產品進入市場

05異尖線蟲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1、免疫學檢查

  以異尖線幼蟲純化抗原作皮內試驗呈陽性反應,患者血清特異性IgE升高,乳膠凝集試驗,間接熒光抗體試驗等呈陽性反應均有一定參考價值。

 2、病理組織學檢查

  手術切除標本病理檢查時在蜂窩織炎型,膿腫型,膿腫肉芽腫型和肉芽腫型的病變組織內能見蟲體,蟲體角皮或肌層的切麵。

3、分子生物學技術檢查

  近來研究根據簡單異尖線蟲,對盲囊線蟲及宮脂線蟲的核糖體DNA片段不同,建立基於聚合酶鏈反應的限製性酶切片段長度多態性(PCR-RFLP)和單鏈構型多態性(SSCP)方法可用於診斷人和動物體內異尖線蟲病。

4、胃鏡檢查

  發現幼蟲及病理組織學檢查找到蟲體橫切麵可以確診,胃鏡檢查可見整個胃黏膜黏液增多,皺襞腫大,其中可見白色透明頭部鑽入胃黏膜的活幼蟲,呈螺旋狀或S狀盤曲,蟲體周圍的黏膜糜爛,有凝血塊,出血或白苔等改變。

5、X線鋇餐檢查

  胃部X線表現:①胃角增寬,呈反拋物線狀;②胃邊緣僵直,雙邊化,胃壁不整齊,有充盈缺損等;③胃皺襞腫大,腸道鋇劑檢查:鋇劑進行呈節狀,患部可見鋸狀或棍棒狀陰影,其上方腸管擴張。

06異尖線蟲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異尖線蟲病的食療:

  1、焦鍋粑60克,砂仁,小茴香,桔皮,花椒,白術各6克,共研細末,每次6克,溫開水送服、

  2、銀耳瘦肉湯

  用料:銀耳20克、豬展(左加月)300克、木瓜一隻、薑一片。

  做法:豬展(左加月)出水過冷河;銀耳浸透,出水過冷河;木瓜去皮去核切件。把適量水煲滾,放下銀耳、木瓜、豬展(左加月)、薑煲滾,慢火煲二小時半,下鹽調味。

  3、鰻鱺粥:鰻鱺1尾,切成小塊,粳米250g。煮成稀粥,以鹽、薑、蔥等調味食。

07西醫治療異尖線蟲病的常規方法

一、治療

  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近報道用阿苯達唑治療本病有一定療效。胃或咽喉與食管異尖線蟲病應及早做纖維胃鏡檢查,發現蟲體立即鉗出。對腸異尖線蟲病采用保守療法,在抗感染與抗過敏處理的同時嚴密觀察病情,一旦發現有腸穿孔、腹膜炎或腸梗阻等並發症,立即手術治療。

二、預後

  一般預後良好,如有嚴重並發症者預後不佳。

相關問答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