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皮膚> 凍傷

凍傷簡介

相關問答

  當軟組織受凍並且局部血供減少時所形成的損傷稱為凍傷(Frostbite)。當皮膚溫度降到-2℃時凍傷就可能發生,氣溫在-25℃~-30℃時凍傷發生率最高。凍傷的主要危險因素是之前的冷損傷,其他的危險因素包括飲酒、精神疾病、藥物濫用、車禍傷、車輛機械故障、無家可歸者、疲乏、循環損傷、吸煙、不適當的衣著、高海拔。淺表凍傷最常見,占病例總數的74%,麵部(鼻、耳)為最常見的受累部位。凍傷的病理生理機製是冷凍、血管功能不全(收縮和閉塞)和炎症介質所致損傷的綜合作用。

【詳情】

01凍傷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凍瘡發生於寒冷的時候,它是冬天常常在戶外玩耍,或到戶外沒有注意做防寒防護的孩子容易發生的一種皮膚病。當身體較長時間處於低溫和潮濕刺激時,就會使體表的血管發生痙攣,血液流量因此減少,造成組織缺血缺氧,細胞受到損傷,尤其是肢體遠端血液循環較差的部位,如腳趾。下麵專家介紹凍傷的發病原因。

  1、氣候因素:寒冷的氣候,包括空氣的濕度、流速以及天氣驟變等。潮濕和風速都可加速身體的散熱。

  2、局部因素:如鞋襪過緊、長時間站立不動及長時間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環發生障礙,熱量減少,導致凍傷。

  3、全身因素:如疲勞、虛弱、緊張、饑餓、失血及創傷等均可減弱人體對外界溫度變化調節和適應能力,使局部熱量減少導致凍傷。

02凍傷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凍傷是在一定條件下由於寒冷作用於人體,引起局部的乃至全身的損傷。凍傷的發生除了與寒冷的強度、風速、濕度、受凍時間有關,還與潮濕、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和抗旱能力下降有關。凍傷一般表現為耳廓、手、足等處發紅或發紫、腫脹,嚴重時會出現肢體壞死,甚至死亡。那麼,凍傷的並發症有哪些呢?下麵專家介紹凍傷的並發症。

  1、神經係統:體溫在34℃時可出現健忘症,低於32℃時觸覺,痛覺喪失,而後意識喪失,瞳孔擴大或縮小。

  2、循環係統:體溫下降後,血液內的水分由血管內移至組織間隙,血液濃縮,粘度增加,20℃時半數以上外圍小血管血流停止,肺循環及外周圍阻力加大;19℃時冠狀動脈血流量為正常的25%,心輸出量減少,心率減慢,出現傳導阻滯,可發生心室纖維性顫動。

  3、呼吸係統:呼吸中樞受抑製,呼吸變淺,變慢,29℃時呼吸比正常次數減少50%,呼吸抑製後進一步加重缺氧,酸中毒及循環衰竭。

  4、腎髒:由於腎血管痙攣,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體溫27℃時,腎血流量減少一半以上,腎小球濾過率減少33%。如果持續時間過久,導致代謝性酸中毒,氮質血症及急性腎功能衰竭。

03凍傷有哪些典型症狀

  多發生於末梢血循環較差的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耳廓,麵頰等處,患部皮膚蒼白,冰冷,疼痛和麻木,複溫後局部表現和燒傷相似,但局部腫脹一般並不明顯,按其損傷深度和嚴重程度可分為四度。

  一度凍傷:為皮膚淺層凍傷,局部皮膚初為蒼白色,漸轉為藍紫色,繼之出現紅腫,發癢,刺痛和感覺異常,無水皰形成,約1周後,症狀消失,表皮逐漸脫落,愈後不遺留瘢痕。

  二度凍傷:為全層皮膚凍傷,局部皮膚紅腫,發癢,灼痛,可於24~48h內出現水皰,如無繼發感染,經2~3周,水皰幹涸,形成黑色幹痂,脫落後創麵有角化不全的新生上皮覆蓋,局部可能有持久的僵硬和痛感,但不遺留瘢痕和發生痙攣。

  三度凍傷:皮膚全層及皮下組織被凍傷,皮膚由蒼白逐漸變為藍色,再轉為黑色,皮膚感覺消失,凍傷周圍組織出現水腫和水皰,並伴較劇烈的疼痛和灼癢,壞死組織脫落後留有創麵,易繼發感染,愈合緩慢,愈後遺留瘢痕,並可影響功能。

  四度凍傷:皮膚,皮下組織,肌肉甚至骨骼都被凍傷,傷部感覺和運動功能完全消失,患處呈暗灰色,與健康組織交界處可出現水腫和水皰,2~3周內有明顯的壞死分界線出現,一般為幹性壞疽,但有時由於靜脈血栓形成,周圍組織水腫以及繼發感染,形成濕性壞疽,往往留下傷殘和功能障礙。

  某些凍傷患者可發生並發症,最常見的為局部創麵壞死組織的繼發感染,如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急性蜂窩織炎,丹毒等,較嚴重的則有破傷風,氣性壞疽和敗血症,此外,尚有少數並發肝炎,心包炎,腎盂腎炎和關節炎等。

  當人體在極低溫度環境下過度停留,就可導致全身凍傷,此情況稱為凍僵,罕見,早期精神興奮,外周血管收縮,血壓上升,皮膚蒼白冰冷,心率加快,伴寒戰,當體溫降至35℃以下時,各種生理功能由興奮轉為抑製;體溫降至32℃以下時,患者表情淡漠,精神錯亂,呼吸,心率均減慢,肌肉強直;當體溫降至29℃以下時,反應遲鈍甚至昏迷,血壓下降;當體溫降至26℃以下時,可發生心室顫動,最後心跳,呼吸停止。

04凍傷應該如何預防

  凍傷是一種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症性皮膚病,是一種冬季常見病,以暴露部位出;現充血性水腫紅斑,遇溫高時皮膚瘙癢為特征,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患處皮膚糜爛、潰瘍等現象該病病程較長,冬季還會反複發作,不易根治預防勝於治療,那麼,凍傷如何預防呢?下麵專家介紹凍傷的預防措施

  1、注意鍛煉身體,提高皮膚對寒冷的適應力

  2、注意保暖,保護好易凍部位,如手足、耳朵等處,要注意戴好手套、穿厚襪、棉鞋等鞋襪潮濕後,要及時更換出門要戴耳罩,注意耳朵保暖平時經常揉搓這些部位,以加強血液循環

  3、在洗手、洗臉時不要用含堿性太大的肥皂,以免刺激皮膚洗後,可適當擦一些潤膚脂、雪花膏、甘油等油質護膚品,以保護皮膚的潤滑

  4、經常進行抗寒鍛煉,用冷水洗臉、洗手,以增強防寒能力

  5、患慢性病的人,如貧血、營養不良等,除積極治療相應疾病外,要增加營養、保證機體足夠的熱量供應,增強抵抗力

05凍傷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組織病理:表皮和真皮水腫,血管充血,可見紅色血栓形成,繼之血管內膜增生,管腔變窄,皮膚附件萎縮或變性,脂肪組織呈現結晶及壞死,血管內有時有遊離的和細胞內的脂肪滴(為凍傷獨有特征),隨凍傷程度的加重,組織細胞變性壞死程度也更重,可表現為幹,濕性壞疽的組織病理變化。

06凍傷病人的飲食宜忌

  凍傷主要是因為寒冷所致,所以凍傷患者飲食原則為加強營養,多吃高蛋白食物,但需要注意避免過高的脂肪飲食,以免導致血脂增高、血液稠度增加,影響血液循環。

  凍傷患者高蛋白飲食飲食要求:應多采用動物蛋白,如瘦肉、肌肉、魚類、乳類、新鮮蔬菜水果、馬鈴薯、山藥、荸薺、藕粉、慈姑、番茄、胡蘿卜等,飲食中注意含多量維生素成分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07西醫治療凍傷的常規方法

  凍傷是一種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症性皮膚病,是一種冬季常見病,以暴露部位出現充血性水腫紅斑,遇溫高時皮膚瘙癢為特征,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患處皮膚糜爛,潰瘍等現象。該病病程較長,冬季還會反複發作,不易根治。對於一些年輕女士而言,不僅影響了雙手的美觀度,還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在治療方麵,雖方法較多,但很少能根治,所以常令人感到棘手,下麵介紹凍傷的中醫治療方法。

 1、內服方:

  當歸10克,白芍10克,桂枝6克,細辛3克,炮薑10克,大棗15克,甘草6克,氣虛怕冷者,加黃芪30克;局部硬結明顯者加雞血藤20克;用水煎服,每天一劑,連服兩三周。

 2、外敷法:

  辣椒膏預防凍瘡。取尖辣椒,凡士林各適量(一般用量1:4,多少看使用麵積而定)。將尖椒焙幹,研細粉,同凡士林攪勻備用。在嚴寒季節塗擦於耳郭,臉部,手背,足跟等易凍傷處,特別是上年凍傷處要提前預防。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