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結核病的致病菌是結核分枝杆菌,它一般不能直接侵犯骨與關節,因此,絕大多數骨關節病變都是繼發的。
二、發病機製
病理改變表現以下幾方麵:
1、骨結核:按骨的致密程度可分為鬆質骨(或稱海綿骨)和密質骨(或稱皮質骨)。鬆質骨結核可分為中心型和邊緣型兩種。中心型結核以浸潤及壞死為主,壞死骨組織遊離後形成死骨,死骨吸收後遺留骨空洞;邊緣型結核不易形成大塊死骨,較小死骨也常被吸收或排出,形成局限性骨缺損。密質骨結核多自髓腔開始,以局限性骨性破壞為主,一般不形成死骨。所生膿液可沿Volkmann管彙集到骨膜下,將骨膜掀起,並刺激骨膜,形成新骨。反複多次,骨膜新骨呈現蔥皮樣外觀。管狀骨幹骺端結核是有鬆質骨和密質骨這兩種結核的特點。
2、滑膜結核:滑膜分布於關節,腱鞘和滑囊的內麵,滑膜感染結核後腫脹充血,炎性細胞浸潤,滲液增加,晚期滑膜增厚。
3、全關節結核:關節主要由骨端鬆質骨,關節麵軟骨和滑膜所構成。最早的關節結核是單純骨結核或單純滑膜結核。單純性結核進一步發展是肉芽組織由軟骨麵的邊緣侵入其下方,並在軟骨麵下進行潛行性破壞,最後將使整個軟骨麵及其附著的骨組織分離,軟骨麵壞死和脫落。骨端鬆質骨結核的膿液可穿破軟骨麵,進入關節腔,引起軟骨和滑膜的病變。此時,構成關節的三種組織都已感染結核,故稱為全關節結核。此期病變稱為全關節結核階段。軟骨麵破壞較少,而病變不再發展;經過積極的功能鍛煉,大部分的關節功能可恢複正常,此期病變可稱為早期全關節結核階段。若大部分軟骨麵被破壞,關節功能將嚴重喪失,甚至發生纖維性強直或骨性強直。這階段就稱為晚期全關節結核階段。
長期可導致骨關節纖維性和骨性強直:各種關節創傷如果處理不當,固定時間過長,可引起關節的粘連,甚至纖維強直,嚴重影響膝關節的功能,甚至造成殘疾,因此膝關節強直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由於下肢長期固定,未能及時進行膝關節功能鍛煉,關節內靜脈及淋巴回流障礙,組織水腫,滲出增多。關節腔內出血難以吸收,逐漸纖維化,瘢痕形成引起關節內粘連。股四頭肌繼發粘連並攣縮,嚴重時與股骨幹粘連,出現骨化性肌炎。若髕骨骨折可出現髕腱攣縮,髕骨低位。髕旁支持帶粘連攣縮亦可束縛髕骨活動,影響屈膝功能。有時韌帶內發生異位骨化,嚴重影響關節功能,最後發展為整個伸膝裝置的功能障礙。骨性強直是關節明顯破壞後,關節骨端由骨組織所連接。
常見於青壯年,男性略多於女性,發病比較緩慢,常有扭傷史,主要表現為踝部腫脹,疼痛和跛行,單純骨結核初起疼痛不明顯,休息則輕,勞累則重,轉變為全關節結核時疼痛劇烈,本病晚期,關節呈纖維性或骨性強直時,疼痛會減輕或消失。
檢查時單純骨型結核腫脹常限於骨病灶附近,滑膜結核和全關節結核腫脹可見於踝關節周圍,踝關節功能受限,主要表現在背伸蹠屈方麵,如累及距跟關節,則內,外翻運動減少或消失,跛行與疼痛,畸形程度成正比,疼痛和畸形嚴重,跛行就顯著;有時須扶拐行走。
X線表現,單純滑膜結核可見骨質疏鬆及關節囊腫脹,在踝關節的側位片上,正常脂肪透亮區被推開,壓縮變窄或消失;關節內積液多時,可見關節間隙增寬。
單純骨結核可見局部有溶骨性破壞,磨砂玻璃樣改變或死骨形成。
由單純滑膜轉變為全關節結核時,可見軟骨下骨板模糊或邊緣骨質破壞,晚期關節破壞嚴重,出現畸形或強直。
1、控製傳染源
結核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結核病人,尤其是痰結核菌陽性患者早期接受合理化療,痰中結核菌克在短期內減少,以至消失,幾乎100%可獲治愈,因此早期發現病人,尤其是菌陽性者,並及時給予合理的化療是現代防癆工作的中心環節
2、切斷傳染途徑
結核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染
3、接種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種無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種於人體後可使未受結核菌感染者獲得對結核病的特異性免疫力,保護率約為80%可維持5-10年,因而隔數年後對結素試驗轉陰者還需複種
1、X線檢查
單純性滑膜結核在X線片上表現為骨質疏鬆與軟組織腫脹陰影,單純性骨結核則表現為囊性溶骨性改變或毛玻璃樣改變,其間死骨並不多見,發展至全關節結核時則表現為進行性關節間隙變窄及不對稱,並可看到邊緣性骨破壞,隨著病變發展,骨破壞加劇,軟骨下骨皮質消失,至後期,踝關節毀損明顯,但極少發生骨性強直,除非有繼發感染存在,一般不會出現骨硬化表現。
2、CT檢查
在單純性滑膜結核可以看到關節腔內積液,積液大都在踝關節的前方與後方跟腱的兩側;單純性骨結核可以在相應部位有溶骨性改變,死骨形成及病灶附近的寒性膿腫。
3、MRI檢查
可早期發現病變,表現為骨鬆質炎性浸潤異常陰影,通常在關節的兩側骨端均有相似的變化。
1、踝關節骨結核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
應增加鐵質供應,多吃綠葉蔬菜、水果以及雜糧,可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2、踝關節骨結核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應忌食刺激性食物及辛燥生痰之食物。
一、治療
1、單純滑膜結核除總的治療原則外,可自關節前方脛前肌和長伸肌腱之間做局部注射抗結核藥物。
滑膜切除術也是常用的方法。切口可在踝關節外側,圍繞外踝做弧形切口,以便同時切除關節前方和後方的滑膜組織,並能對整個踝關節的軟骨麵及其邊緣骨板進行探查,防止遺漏小的隱匿病灶。術後用小腿石膏托固定3周,後進行功能鍛煉。
2、單純骨結核根據病變的不同部位選用合適的手術切口,顯露病灶並清除,注意勿進入病變尚未侵犯的關節內。病灶清除後,如骨洞過大,可取自體髂骨植入。
3、早期全關節結核及時做病灶清除,保留關節的功能,顯露關節後,先切除水腫肥厚的滑膜,再刮除所有隱匿的骨病灶。應徹底刮除軟骨關節麵邊緣的肉芽和被破壞的軟骨麵。術後處理同滑膜切除術。
4、晚期全關節結核多需做病灶清除,對15歲以上的病人同時做踝關節融合,將踝關節融合於90°~95°位。
手術方法如下:
(1)腓骨固定法:采用腓骨下端直切口,遠端向前轉彎。於外踝上6~8cm、處截斷腓骨,將遠段骨的前麵脛腓之間切開,保留其外側及後側軟組織,並將此段骨向後翻開,將其內側麵鑿成粗糙麵,待病灶清除和殘留軟骨麵切除後,將脛骨下端和距骨體外側鑿成粗糙麵。將後翻的腓骨複位,用3枚螺絲釘固定於脛骨下端和距骨體外側。固定時注意距骨應在內外翻中立位,術後用小腿石膏托固定,拆線後改用行走小腿石膏靴固定3個月。
(2)脛骨片滑動植骨法:經踝前方途徑顯露出踝關節,將足盡量蹠屈,顯出整個脛骨下端和距骨體的關節麵。病灶清除後,切除殘餘軟骨麵。在脛骨下端鑿一長5~6cm、寬2.5cm的骨皮質。在距骨背麵相應位置鑿出寬2.5cm、深1.5cm的骨槽。將脛骨片下滑置入距骨的骨槽內,並使脛骨下端與距骨體緊密對合,脛骨片用2枚螺絲釘內固定。術後處理同上。
(3)加壓融合法:取外側或前側途徑手術。清除病灶,切除殘餘的軟骨麵,骨粗糙麵對合後在脛骨下端和跟骨穿骨圓針,安放關節加壓器,進行加壓融合。
以上三種融合術中,加壓融合法效果好,操作簡單,融合時間短,骨性融合率高。
二、預後
單純性結核階段,治愈後,關節仍能保留大部或全部功能。而晚期全關節結核,即使治愈,也喪失關節活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