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血液> 內髒血吸蟲炎

內髒血吸蟲炎簡介

相關問答

  內髒血吸蟲炎(VisceraSchistosomiasis)的皮膚表現可能開始於在尾蚴汙染的水源中遊泳後足部及其他部位出現的輕微紅斑或丘疹,這種類型血吸蟲引起的疾病可滲入血液係統,甚至定居在膀胱或小腸的靜脈係統。在一個孵育周期後,可能出現突然發燒、發冷、肺炎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也可出現貧血。

【詳情】

01內髒血吸蟲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內髒血吸蟲炎(VisceraSchistosomiasis)的皮膚表現可能開始於在尾蚴汙染的水源中遊泳後足部及其他部位出現的輕微紅斑或丘疹,這種類型血吸蟲引起的疾病可滲入血液係統,甚至定居在膀胱或小腸的靜脈係統。

  二、發病機製

  1、發病機製

  日本血吸蟲病早期的病理變化主要由其蟲卵引起。曼氏血吸蟲蟲卵肉芽腫已證明是一種遲發型的細胞介導的變態反應,由成熟蟲卵中毛蚴排泌物(可溶性蟲卵抗原)致敏T細胞,釋放各種淋巴因子所致。日本血吸蟲病的免疫病理變化更為複雜。由於大量蟲卵在組織內成堆沉積,所形成的肉芽腫更大,周圍細胞浸潤更多,而且細胞組成與曼氏血吸蟲蟲肉芽腫有所不同。在早期病灶中有大量單核細胞(漿細胞)與中性粒細胞浸潤。在日本血吸蟲蟲卵肉芽腫中可檢測出高濃度可溶性蟲卵抗原。蟲卵周圍有嗜酸性輻射樣棒狀物,係抗原與抗體結合的免疫複合物,稱為Hoeplli現象。急性血吸蟲病患者血液中檢出循環免疫複合物與嗜異抗體的陽性率甚高,故急性血吸蟲病是細胞與體液免疫反應的混合表現;而慢性與晚期血吸蟲病的免疫病理變化過去認為屬於遲發性細胞變態反應,近來則認為主要由於與細胞因子網絡紊亂有關。血吸蟲病引起肝纖維化是在肉芽腫基礎上產生的。可溶性蟲卵因子、巨噬細胞與T細胞均產生成纖維細胞刺激因子,促使纖維細胞增生與膠原合成。血吸蟲性纖維化膠原類型主要是Ⅰ、Ⅲ型。晚期血吸蟲病肝內膠原以Ⅰ型為主。Ⅰ型膠原纖維間叉連接牢固,構成不可逆的粗大纖維束,而Ⅲ型膠原是細小纖維,易被膠原酶降解。此外,細胞外間質中含纖連蛋白(fibronetin)與層粘連蛋白(laminin)均為非膠原糖蛋白。纖連蛋白介導成纖維細胞與膠原蛋白相結合,構成結締組織基質,而層粘連蛋白對纖連蛋白的黏附功能有補充作用。

  人體感染血吸蟲後可獲得部分免疫力。這是一種伴隨免疫,即患者門靜脈血管內仍有成蟲寄生和產卵,但對再感染有一定免疫力,而這種免疫力無損於體內的成蟲。現已證明,血吸蟲皮層表麵覆蓋有宿主抗原,由於其有抗原偽裝,逃避了免疫攻擊,故能長期寄生下去。動物實驗證明,對血吸蟲尾蚴再感染的抵抗力,除取決於體液免疫所產生的抗體外,其主要效應細胞為嗜酸性粒細胞。兩者協同作用可殺死侵入皮膚的童蟲,故是一種抗體依賴性嗜酸性粒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

  2、病理

  日本血吸蟲主要寄生在腸係膜下靜脈與直腸痔上靜脈內。蟲卵沉積於腸壁黏膜下層,順門靜脈血流至肝髒內分支,故病變以肝髒與結腸最顯著。

  (1)結腸病變:主要在直腸、乙狀結腸與降結腸。右側結腸與闌尾也常被累及。急性期病變為黏膜充血、水腫,黏膜下層有堆積的蟲卵結節,潰破後形成淺表潰瘍,排出膿血便。慢性期由於纖維組織增生,腸壁增厚,並可引起息肉樣增生與結腸狹窄,腸係膜增厚與縮短,網膜纏結成團等病變。

  (2)肝髒病變:早期肝髒腫大,表麵可見粟粒狀黃色顆粒(蟲卵結節);晚期肝髒內靜脈分支周圍與門靜脈區纖維組織增生,引起纖維性病變,產生幹線型肝硬化。肝髒表麵有粟粒樣多少不等的蟲卵結節與結締組織的溝紋。其特點是肝內門靜脈周圍硬化,產生門靜脈阻塞,阻塞部位常在肝血竇之前,同時也存在肝竇的改變,引起門脈高壓症。門靜脈阻塞與高壓所致血流動力學變化,首先脾髒因阻性充血腫大。長期淤血引起纖維組織增生,並發脾功能亢進。其次,門靜脈阻塞可使門-腔靜脈側支循環開放,腹壁靜脈擴張,尤其以食管下端與胃底靜脈曲張更為明顯,破裂後引起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3)異位損害:是指蟲卵或(與)成蟲迷走和寄生在門靜脈係統之外的器官病變。雖然人體內各器官均偶見蟲卵沉積,但以肺與腦較為多見。肺部病變為間質性粟粒狀蟲卵肉芽腫伴周圍肺泡滲液。有報告在屍檢與動物肺動脈中發現雌雄合抱成蟲寄生。腦部蟲卵肉芽腫病變以位於頂葉與顳葉為多,分布在大腦灰白質交界處,但迄今屍檢與手術中在腦靜脈中未發現成蟲。

02內髒血吸蟲炎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1、肝纖維化並發症:晚期血吸蟲病患者並發食管下段或胃底靜脈曲張者占2/3以上。曲張靜脈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占16.5%~31.6%,是血吸蟲病性纖維化的主要並發症,臨床症狀為大量嘔血與黑糞,可引起血壓下降與失血性休克,病死率約15%。約半數患者有反複多次大出血史。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後可出現腹水或並發肝性腦病。肝性腦病在晚期血吸蟲病較門脈性與壞死後肝硬化為少,國內報道占1.6%~5.4%,其病程也較長。此外,晚期血吸蟲病腹水型並發原發性腹膜炎與革蘭陰性杆菌敗血症者也不少見。

2、腸道並發症:流行區患者的被切除闌尾標本中找到血吸蟲卵者可高達31%,常是急性闌尾炎的一種誘因,而且闌尾較易穿破,可並發腹膜炎或局限性膿腫。

  血吸蟲病引起的嚴重結腸病變所致的腸腔狹窄,可並發不完全性腸梗阻,以位於乙狀結腸與直腸為多。此外,腸係膜與大網膜病變可粘連成團,形成腹內痞塊。血吸蟲病患者結腸肉芽腫可並發結腸癌。患者年齡較輕,大多為腺癌,惡性程度較低,轉移較晚。

03內髒血吸蟲炎有哪些典型症狀

  皮膚血吸蟲炎最常見影響生殖器,肛門,通常由埃及血吸蟲或曼氏血吸蟲引起,腹股溝,外生殖器,臀部,肛門出現堅硬腫塊或濕疣樣損害,或蜂窩狀竇道。

  蟲卵亦可沉積在皮膚和其他部位,以臍周多見,部分病例呈階段性或帶狀皰疹樣分布,原發灶皮損為堅硬的肉色丘疹,卵圓形,直徑2~3mm,多個丘疹聚集而成輕微隆起的不規則斑塊,色澤逐漸加深,並出現乳頭狀增生。

04內髒血吸蟲炎應該如何預防

  根據流行區具體情況,因時因地製宜進行防治采取以滅螺與普治患者、病畜為重點,結合糞便與水源管理及個人防護的綜合性措施

  一、控製傳染源

  在流行區進行普查,對患者與病牛進行大規模同步治療應用吡喹酮擴大化療以控製血吸蟲病流行,可使患者數大幅度下降,這是整個防治工作中重要的一環,尤其在湖沼地區與山區經過連續3年後將有顯著成效耕牛血吸蟲病可采用硝硫氰胺混懸液1.5~2mg/kg體重,一次靜脈注射有良好療效

二、切斷傳播途徑

  滅螺前首先應查清螺情,建立螺情圖,為提供滅螺規劃的依據在水網地區可采取改變釘螺滋生環境的物理滅螺如土埋法等在湖沼地區可采用築壩、圍墾、種植的方法在居民點周圍建立防螺帶等化學滅螺可結合物理滅螺進行,采用氯硝柳胺等殺螺藥物,並可製成緩釋劑,延長其滅螺的效果,但目前大多數滅螺劑雖然對農作物與人畜無害,但對魚類有毒,應防止其水源汙染

1、糞便管理:防止人糞與畜糞汙染水源,並經過處理使之無害化,如采取糞尿1∶5混合後密封、沉澱發酵,夏季貯存3~5天,冬季7~10天,可殺死血吸蟲卵此外,在農村采用沼氣糞池,應大力推廣

 2、水源管理:保護水源不受汙染提倡用進水,或將河水貯存3天後使用必要時用含氯石灰,每擔水(約50kg)加1g,消毒15min後即可使用

 三、加強個人防護,保護易感人群

1、關鍵在於宣傳教育:引導人們重視自我保護,在流行區盡量避免與疫水接觸,例如嚴禁兒童在河溝中戲水湖沼地區因收割捕撈,打湖草等必須接觸疫水時,應采取個人防護措施,以脂肪酸為基質,加堿皂化後,摻入氯硝柳胺(2%)和鬆節油製成防護劑,有殺死尾蚴作用1%氯硝柳胺堿性溶液浸漬衣褲對尾蚴也有預防作用

  2、預防性服藥:青蒿素衍生物蒿甲醚(artemether)和青蒿琥酯(artesunate)能殺滅5~21天的血吸蟲童蟲蒿甲醚用法:在接觸疫水後15天服用1次蒿甲醚(每次6mg/kg),以後15天1次,連服4~10次青蒿琥酯用法:在接觸疫水後7天服用1次青蒿琥酯(每次6mg/kg),以後1次/周,連服8~15次,可有效地預防血吸蟲感染據1996~1998年曾在江西、安徽、湖北三省推廣應用青蒿琥酯,預防服藥近20萬人群,其保護率達88.2%~100%;蒿甲醚也曾在上述地區應用2000多人(1994~1996),其保護率也達60%~100%

05內髒血吸蟲炎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尿,糞便或直腸活檢標本查到血吸蟲卵。

  一、血象

  急性血吸蟲病患者血象以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多為特點,白細胞總數多在(10~30)×109/L之間,嗜酸性粒細胞一般占20%~40%,有高達90%,但極重型急性血吸蟲病患者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常不增多,甚至消失,代之以中性粒細胞增多,慢性期嗜酸性粒細胞仍有輕度增多,晚期則因脾功能亢進,白細胞與血小板減少,並有不同程度的貧血。

  二、肝功能試驗

  急性血吸蟲病患者血清中球蛋白顯著增高,血清丙氨酸轉酶(ALT)也輕度增高,晚期患者由於肝纖維化或肝硬化,血清白蛋白明顯降低,並常有清蛋白與球蛋白比例倒置現象,慢性血吸蟲尤其無症狀患者肝功能試驗大多正常。

  三、肝髒影像學檢查

  對病情評估有重要參考價值。

  1、B型超聲波檢查:從B超圖像可判斷肝纖維化程度,顯示門靜脈壁回聲帶增強(≥6mm):呈線狀者為輕度;呈管狀者為中度;呈網狀分隔者為重度,後者給合圖像中肝表麵結節與脾髒腫大,可提示肝纖維化。

  2、CT掃描:晚期血吸蟲病患者肝包膜與肝內門靜脈區常有鈣化現象,CT掃描顯示較特異現象;肝包膜增厚鈣化,與肝內鈣化中隔相垂直;在兩者交界處並有切跡形成,重度肝纖維化可表現為龜背樣圖像。

  四、病理

  日本血吸蟲主要寄生在腸係膜下靜脈與直腸痔上靜脈內,蟲卵沉積於腸壁黏膜下層,順門靜脈血流至肝髒內分支,故病變以肝髒與結腸最顯著。

06內髒血吸蟲炎病人的飲食宜忌

  患者因持續高熱消耗大量能量,全身功能減退,應予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以助增強體質促進康複。對有些食欲不振的患者應給予新鮮可口,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凡生冷、油炸、酸辣、煙酒、油膩之品,皆不宜食用。有腹水者還應忌鹽。

 1、苡仁赤豆粥:薏苡仁、赤小豆各3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白糖調味服用,適用於腹水消退後常服。

 2、參芪糯米粉:黨參、黃芪、白術各50克,研粉過篩;炒熟的糯米粉1000克,與藥粉混勻。每次50克,加白糖適量,開水衝服,每日2次。適用於腹水消退後服用。

07西醫治療內髒血吸蟲炎的常規方法

  一、內髒血吸蟲炎中醫治療方法

1、複方檳榔丸:成人每次lO克,每日2次,飯前溫開水吞服。適用於殺蟲、解蠱毒。20日為1個療程,總量400克。

2、南瓜子:南瓜子去殼、去油、研粉,成人每次80克,每日3次,連服4周。適用於殺蟲、解蠱毒;副作用有頭暈、腹瀉、食欲減退等,一般在連續服藥10日後副反應可減少或消失。

3、鴉膽子:鴉膽子去殼取仁,成人每次10粒(重0.4克左右),裝入膠囊吞服,每日3次,連服40日為1個療程。適用於殺蟲、解蠱毒。

  二、內髒血吸蟲炎西醫治療方法

  對症處理,內服抗蟲藥,外用安撫止癢劑。早期接受病原學治療是關鍵。

 1、支持療法:應加強營養給予高蛋白飲食和多種維生素,並注意對貧血的治療。

 2、藥物治療:

  (1)吡喹酮:對急性血吸蟲病臨床治療總藥量為120mg/kg,兒童為140mg/kg,分4~6日服,每日2~3次,治愈率100%。對慢性與晚期病人,一療程總劑量成人60mg/kg,兒童70mg/kg,分1~2日服,每日3次。副作用少而輕,是目前較理想的抗血吸蟲藥物。

  (2)硝硫氰胺:治療總劑量為7mg/kg,最高不超過350mg,分為三等分,每晚睡前服。有精神病史及神經宮能症,婦女在妊娠或哺乳期忌用。有器質性心髒病者慎用。

  (3)雙羥萘酸副品紅:對各期血吸蟲病均有較好療效。每片0.1g,每日總量50~60mg/kg,分3次服,連服20或28天為一療程。遠期療效達90%以上,對有肝、腎功能障礙者慎用。

  (4)呋喃丙胺與敵百蟲聯合療法:呋喃丙胺療程10天,每天量成人60mg/kg,兒童70mg/kg,成人最大量不超過每日3g,首1~2日給半量以減輕反應,以後為全量連用8天。

  敵百蟲肛栓每個0.2g,在呋喃丙胺療程的第2~3天開始,每晚用栓劑1個放入直腸離肛門10cm處,墊高臀部側臥半小時,共用3次,蟲卵轉陰率達90%,敵百蟲肌注每日100~150mg,療程3天。

  3、預後

  血吸蟲病患者,包括腦型與侏儒症如能早期接受病原學治療,預後大多良好。晚期血吸蟲病有高度頑固性腹水,並發上消化道大出血、黃疸、肝性腦病、原發性腹膜炎以及並發結腸癌患者預後較差。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