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血液> Rh血型不合溶血病

Rh血型不合溶血病簡介

相關問答

  Rh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新生兒溶血病期間對自己缺乏的胎兒紅細胞抗原所產生的抗體,經胎盤傳入胎兒體內所產生的溶血性貧血。

【詳情】

01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1、盡管胎盤作為屏障可阻止胎血進入母體血循環,但仍可發生少量的滲透(經胎盤失血)。一旦胎兒紅細胞抗原與母親不合,使母親產生相應的血型抗體,經胎盤輸入胎兒體內,作用於胎兒紅細胞,就可能產生新生兒溶血病。

  2、應用酸溶解技術可測出在妊娠3個月時,約有1/15孕婦血循環中出現胎兒紅細胞。在正常妊娠期間,胎血進入母體循環的量很少,一般<01ml="">0.2ml的胎血進入母體血循環,從而可刺激母親產生抗體。大量的經胎盤失血還可見於自動或人工流產、宮外孕、剖宮產、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以上均易造成母體對胎兒紅細胞致敏。對ABO血型不合的雙親,其子代Rh溶血病的發生率低,原因是主要血型抗原不配合,使胎兒血在母體內很快被抗A或抗B凝集素所破壞,從而減低Rh抗原的致敏作用,減少了Rh溶血發生的機會。

  二、發病機製

  1、膽紅素的排泄主要靠與葡萄糖醛酸酶結合的形式。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缺乏,產生葡萄糖醛酸膽紅素減少,加之YZ2種轉運蛋白缺乏,使膽紅素從肝細胞轉運至膽管係統發生障礙,這都是構成血膽紅素增高的原因。

  2、Rh血型不合時,進入母體的胎兒紅細胞先被巨噬細胞所吞噬,在巨噬細胞調理和抗原提呈作用下,需經相當的時間才能釋放出足夠量的Rh抗原,再刺激相應的淋巴細胞產生抗Rh抗體。這種繼發的免疫反應發展緩慢,需時2~6個月。母親首次產生的抗DIgM因含量低,存在時間短,不能通過胎盤,並不構成對胎兒的威脅。隻有當原發反應後再次懷孕,可很快發生次發免疫產生IgG抗體,通過胎盤導致胎兒紅細胞破壞而溶血。在IgG的4種亞型中,以IgG1和IgG3的抗D抗體最多見,如二者同時存在則往往溶血嚴重。

  3、Rh溶血病發生在第1胎一般隻見於孕母以前曾接受過血型不合的輸血或孕母的母親Rh陽性,使孕母在胎兒時產生過抗Rh陽性抗體的初發反應,當自己懷孕Rh陽性胎兒時,可很快出現次發免疫反應而導致胎兒溶血,即所謂Taylor提出的“外祖母學說”。

  4、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見於胎兒Rh陽性和母親Rh陰性時,但母親為Rh陽性時亦可發生。如母親為ee、cc,而胎兒為E或C時,母親可產生抗E或抗C抗體。我國漢族人群中,RhCCDeeCcDee約占半數,且RhE的抗原性僅次於D,故上海報道母親Rh陽性的Rh溶血病占整個Rh溶血病的1/3以上。北京兒童醫院1974~1994年,20年間共收治Rh溶血病71例,占新生兒溶血病的4.6%,其中母親為Rh陽性的溶血病占1/4。

02Rh血型不合溶血病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一、膽紅素腦病(核黃疸)

  1、新生兒溶血病的主要並發症是由非結合膽紅素對中樞神經係統毒性所引起的腦病。由血紅素降解而來的非結合膽紅素是一種極性化合物,不溶於水,此種極性分子可進入腦部。膽紅素對腦的損害由其在腦內的沉積引起,取決於以下3種機製:

  (1)即使在“生理性高膽紅素血症”時,膽紅素也可連續通過血-腦脊液屏障,但多數不引起永久性神經損害;

  (2)在病理條件下,血漿遊離膽紅素明顯增加,使進入中樞神經係統的膽紅素明顯增加,膽紅素與神經細胞結合,造成在腦組織的沉積

  (3)某些因素如敗血症、缺氧、發熱和酸中毒等可進一步損傷血-腦脊液屏障,增加膽紅素向腦內滲透。核黃疸的術語是基底節和小腦被膽紅素染成黃色而得來。腦病臨床症狀常在生後2~5天出現,也可出現於晚些時期。

  早期症狀有厭食、睡眠不安、肌張力減低、呼吸暫停和擁抱反射消失等。病情繼續發展可出現高聲尖叫、痙攣狀態和角弓反張,繼而出現呼吸不規則和肺出血,常導致死亡。存活者可留有持久後遺症如感覺神經性耳聾、誦讀困難、語言障礙,重者有腦性麻痹、智力障礙、共濟失調和手足徐動症等。

  2、由高膽紅素血症發展為膽紅素腦病可分為4期:

  (1)先兆期;

  (2)痙攣期;

  (3)恢複期;

  (4)後遺症期。

  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發生膽紅素腦病常缺乏典型的痙攣症狀。

  二、其他

  少數病例可發生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三、重症患兒

  可有血糖減低與血中胰島素含量增高有關。低血糖可增加對中樞神經係統的損害和增加膽紅素的毒性作用,應定期予以監測並采取適當的治療。

03Rh血型不合溶血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所有臨床表現均取決於胎兒紅細胞破壞的速度和紅細胞生成的代償程度,輕者隻有少量的溶血,重者可表現胎兒水腫綜合征導致宮內死亡,通常貧血越重則臨床表現越重,進而由高膽紅素血症引起的腦損傷的危險性也越大。

1、黃疸

  新生兒即使有溶血性疾病,在出生時也無黃疸,一旦新生兒在出生第1天出現黃疸,必須考慮有新生兒溶血病的可能,應立即做血清學檢查以求確診,Rh溶血病的黃疸出現早,程度較重。

2、免疫性溶血和貧血

  苯巴比妥可增加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並增加膽紅素結合蛋白的含量,孕母在產前或新生兒應用苯巴比妥可增加膽紅素的清除速度,降低血膽紅素含量。

  患者均有免疫性溶血,貧血的程度取決於溶血過程與骨髓生成紅細胞平衡的結果,出生時,多數新生兒僅有輕度貧血,肝脾可輕度腫大,如貧血加重,肝脾增大漸明顯,重度貧血時可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腫,腹水和胸腔積液,構成胎兒水腫綜合征,大多數在生後數小時死亡,重者在宮內死亡。

04Rh血型不合溶血病應該如何預防

  Rh血型不合溶血病預防:盡管胎盤作為屏障可阻止胎血進入母體血循環但仍可發生少量的滲透(經胎盤失血)一旦胎兒紅細胞抗原與母親不合,使母親產生相應的血型抗體,經胎盤輸入胎兒體內,作用於胎兒紅細胞就可能產生新生兒溶血病及時參加身體體檢,發現疾病及時治療

05Rh血型不合溶血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一、血塗片

  外周血貧血的程度,網織紅細胞增高和有核紅細胞的出現與溶血的程度呈正比關係,血塗片可見嗜多色性,紅細胞大小不等以及有核紅細胞,Rh溶血時,球形紅細胞不甚多見,嚴重溶血時可見白細胞增高與核左移。

 二、骨髓象

要表現紅細胞係過度增生。

  三、免疫學檢查

  產後診斷的主要依據是血清特異性免疫抗體的檢查,Rh溶血病是由母親產生的IgG抗Rh抗體引起,抗體來自母親的血清而非病兒的血清,因此應盡可能用母親的血清做檢查,具體包括以下4個方麵:

  1、檢查母親Rh血型是否不合。

  2、檢查嬰兒紅細胞是否致敏,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說明嬰兒紅細胞被血型抗體致敏,進一步做釋放試驗了解是哪種血型抗體。

  3、檢查嬰兒血清中有無血型抗體存在及其類型,將嬰兒血清與各種標準紅細胞做抗人球蛋白間接試驗,陽性結果表明有血型抗體存在並從中推論出抗體的類型,

4、檢查母體血清中有無Rh血型抗體存在,陽性者對診斷有參考意義,一旦新生兒Rh陽性和母親Rh陰性並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即可確診,有少數Rh溶血患者其母為Rh陽性(D陽性),但存在抗E,c,C等抗體。

  四、血清膽紅素

  檢查在胎兒期,膽紅素可通過胎盤,故臍血膽紅素不高,如超過3mg/dl,則有可能發生胎內貧血,出生後失去了胎盤清除膽紅素的能力,使新生兒血內膽紅素含量迅速增高,其增加的速度和絕對值均構成預示膽紅素腦病的重要指標,故此時應密切監視血清膽紅素含量的變化,據北京兒童醫院報道,在間接膽紅素增高的同時,可出現高直接膽紅素血症,考慮為膽汁淤積的結果;而直接膽紅素>4mg/dl應警惕光療後有發生青酮症的可能,多數直接膽紅素增高均在短期內恢複正常。

06Rh血型不合溶血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一、飲食

  1、在飲食方麵,要講究衛生,避免不潔食物,注意飲食節製,匆過嗜辛熱甘肥食物,應戒酒類飲料。

  2、注意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順應四時變化,以免正氣損傷,體質虛弱,邪氣乘襲。

  二、適宜食物

  1、西瓜

  患黃疸者小便發黃,宜多吃西瓜,或每日2~3次,每次飲西瓜汁1碗。西瓜能清熱解毒,利小便。

  2、梨子

  梨子能清熱、解毒、消痰。它含有維生素C1、B1、B2、煙酸和糖,據馬文飛《食物療法》中介紹:“治黃疸病:雪梨,洗淨切片,浸入食醋中,每次吃梨2個,1日3次。”

  3、獼猴桃

  性寒解熱,適宜陽黃者服食。崔禹錫《食經》雲:“和中安肝,主黃疸。”

  4、山楂

  據《福建中醫藥》雜誌1966年2期介紹,用北山楂治療黃疸17例,均收到良好的退黃效果。具體方法是:全部采用單味北山楂肉,開始1~2日內,日用量為60克,第3天起減少,以開水浸泡當茶飲服。

07西醫治療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常規方法

  新生兒溶血病的治療主要針對高膽紅素血症,防止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一、換血治療

  換血治療仍為治療嚴重高膽紅素血症和改善神經毒性的主要方法,其作用有三:

  1、除去抗體包被的紅細胞,代之以與母親配型相合的紅細胞,減少膽紅素生成來源。

  2、除去血漿內的膽紅素。

  3、除去可能與嬰兒紅細胞結合的抗體。

  二、光療

  1、近年來應用光療治療高膽紅素血症發展較快。已由治療早產兒的高膽紅素血症擴展至不同原因引起的高膽紅素血症。將患兒暴露在熒光下,可使膽汁和尿中的膽紅素排泄增加。以450nm的藍光吸收最好,可使膽紅素Ⅸ在5和15碳橋處產生異構化,形成4種特異的光異構體。這些異構體屬水溶性,可經膽汁使血清膽紅素濃度減低。此法已廣泛用於治療輕~中度高膽紅素血症並正在取代換血。如能將藍光放在患兒上下兩側則效果更好。

  2、光療指征:

  (1)患兒總膽紅素在204~255μmol/L(12~15mg/dl)以上者;

  (2)生後36h內出現黃疸並進展較快者;

  (3)如胎兒產前已經為Rh溶血病,生後一旦出現黃疸即應開始治療;

  (4)換血前應爭取光療,換血後應繼續進行,以減少換血後膽紅素回升。

三、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有報道IVIG可通過抑製溶血減少換血的需要,多次IVIG對阻斷溶血更為有效。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