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不痛不癢?提醒:身體出現這4個症狀,是腸癌發出的信號
作者:xieqiong 時間:2020-07-31 10:11:46 來源: 大眾養生網
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僅次於胃和食管腫瘤,是大腸癌的主要組成部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習慣的改變,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並逐漸向低齡化發展。令人擔心的是,腸癌的症狀會與許多疾病的症狀重疊,沒有很高的辨識度,很容易被誤診,被忽視,從而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發現就是惡性晚期。
發現這些情況要及時就醫! 1、便血 要和痔瘡引發的便血進行區分。痔瘡引起便血一般是在大便時出血,血色鮮紅,便後自行停止。 而直腸癌則是大便帶血,許多情況下還同時混有粘液或膿液,這種血色比痔瘡出血顏色稍深。 腸癌可以改變排便習慣,例如糞便變細、次數增多或便秘和腹瀉交替發生。 2、貧血,消瘦 腫塊潰爛和出血,導致病人出現低熱、乏力、貧血、消瘦和浮腫等症狀,尤其以貧血和消瘦最為常見,是該病早期極顯著的表現。 所以,當你不明原因地感到乏力,體重明顯下降時,就該敲起警鍾啦! 3、腸梗阻 腸阻塞的主要表現是腹脹、腹痛,嚴重的患者還可出現絞痛和便秘。
體檢時易出現腹脹,局部性壓痛,伴高強度腸鳴音。 4、腹腔包塊 病人腹部容易觸碰到腫塊,且腫塊隨病情加重而增大,在病程中會出現壓痛。 如果大家出現了以上可疑症狀,一定不能忽視,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必要時要做肛門指診,直腸鏡,結腸鏡檢查。 良好的飲食習慣減少腸癌的風險 一、適時適度的飲食 由於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它的發生與我們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晚餐需特別要注意,不要吃得太晚或太飽。特別是人過了中年後,消化道的功能已不如青年時期強大,如果晚餐吃得過晚、過飽,容易導致消化不良,使得大量有害物質積聚在腸道內,大大增加患腸癌的風險。 二、多吃雜糧蔬菜 與精糧相比,粗糧含有更多、更豐富的營養成分,而且膳食纖維含量更高。膳食纖維素對消化道有益,可促進腸蠕動,減少腸內垃圾的沉積,使腸癌的發生幾率大大降低。此外,蔬菜也是對腸道非常有益的食物,特別是葉類蔬菜,富含維他命和膳食纖維,是保護腸道健康必不可少的食物。
三、降低脂肪攝入量 高脂、高膽固醇食品不僅是心腦血管的大敵,而且危害腸道健康。例如豬油,肥肉,動物內髒等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很容易引發結腸癌。這種食物一般都含有豐富的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對人體的危害體現在許多方麵,消化道是最常見的一種。 四、根據需要補充維E 研究資料表明,缺乏維生素E可誘發結腸癌。維他命E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對我們身體各方麵都有好處。所以,預防腸癌,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吃些富含維他命E的食品,如核桃,海鮮,乳製品等。 五、積極運動 盡管多運動對健康總是有好處的,但對於腸癌的預防,適度運動卻有著直接的作用。通過鍛煉以平衡日常飲食,同時有助於腸道蠕動,有利於排泄,減少腸道內有害物質的積聚,直接降低各種腸癌的發病率。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