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痛經需警惕 長期疼痛或是內異症
不少女孩初潮過後都曾有過痛經,有的甚至發展成經行前後或經期間的周期性“折磨”。不少家長以為這是女人必須的經曆,遇到女兒痛經,最常見的應對措施就是敷熱水袋、臥床休息。可是痛經到底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簡稱內異症)有無必然聯係?臨床上,痛經主要有哪些方麵的原因?如何排查痛經是否因內異症?請聽專家詳細解讀——
擔心:少女常痛經,是否內異症?
“傳統認為青少年不會患內異症,實際上至少2/3的確診女性在20歲前存在明確痛經症狀,研究發現,從內異症發病到利用手術進行標準確診,這期間延誤 診斷的時間長達7--12年,這麼長的時間裏,疾病足以破壞掉很多女性的生育能力,所以少女痛經急需重視……”婦產科張教授前段時間在其微博上的這則提醒引起了王女士和一眾家有女兒的母親高度關注。
“我女兒幾乎每次都痛經。”王女士說,每次遇到女兒痛經,她都有點束手無策,頂多是給她裝個熱水袋敷一敷,實在痛得不行就請假在家躺一兩天。王女士一直認為“這是女人必須的經曆”,因為她自己年輕時也有過,但看到上述的專家提醒,她十分擔心:女兒痛經到底是什麼原因?該怎麼辦?是否患上了內異症?有無辦法盡早排查?
解讀:無性史痛經多屬功能性
“痛經是指女性在經行前後或經期出現的周期性下腹疼痛、腰酸等不適,嚴重者可致昏厥。”臨床上痛經分為兩種情況: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稱為功能性痛經(原發性痛經);盆腔器質性疾病所引起的痛經稱為器質性痛經(繼發性痛經),如內異症、子宮腺肌病、子宮肌瘤、盆腔炎等引起的痛經。
未婚或無性生活女性痛經多屬於功能性痛經,隻有少部分是器質性痛經,其發生與遺傳、生理、心理等因素有關,疼痛的程度與個體耐受性及主觀感覺密切相關。而有性生活或已婚育女性痛經基本是繼發性,常見的是盆腔炎症、內異症或腺肌症,特別是因人流或上環等引起的痛經。
“按教科書的說法,內異症的臨床特征是進行性痛經,也就是痛經與內異症存在很大的聯係。”不過,據醫生了解,這些年來大量的腹腔鏡手術證明,很多嚴重痛經者並沒發現內異症,也有很多無任何不適者卻有內異症。
這與內異症的各種類型有關,比如腹膜內異症者大多數無痛經史但有不孕症史;對各種不孕症,腹膜內異症普遍存在,個別深部內異症因影響到盆腔神經會有痛感。而對於卵巢內異症(巧克力囊腫),即使病變嚴重,也非人人都痛經,僅少部分人有痛感。但腺肌症患者 絕大多數有痛經史,且程度較嚴重。
醫生表示,就臨床觀察來看,青春期痛經多屬於功能性,少有內異症,無需過分擔心。但對於器質性的痛經,則要及早排查內異症。
診斷:腹腔鏡檢查可明確診斷
醫生指出,內異症除了卵巢巧克力囊腫或較大的盆腔內異症結節可以通過檢查發現,更多的腹膜內異症基本無法在接受手術前診斷。一般對於痛經明顯的女性,可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做初步排查:
1.盆腔檢查
有性生活的女性可以從陰道進行檢查,沒性生活的女性可從肛門檢查,了解宮頸質以及子宮大小、形態和性質是否正常,兩側是否對稱、有無腫塊、有無粘連等。
2.盆腔彩超
可較清楚了解生殖器官結構及是否存在腫物,同時可了解盆腔血流情況以助診斷。對巧克力囊腫和腺肌症可作為術前主要診斷依據,一般建議在月經剛幹淨後檢查,有條件的可做陰道B超。
3.實驗室檢查
檢測血液CA-125的水平對內異症及盆腔炎、腫瘤的診斷也有參考意義,但這個指標非特異性,不是明確診斷標準。
其實能夠明確診斷的就是腹腔鏡檢查。但醫生強調說,腹腔鏡檢查是有條件的,不是隻要有痛經、為了排除內異症就做這種手術,而需要專業醫生詳細評估患者的具體情況再作決定。
對於青春期痛經的女孩,建議先做盆腔檢查。如果不排除有內異症可能,同時經過中西藥治療仍不能緩解,實在有必要才考慮腹腔鏡檢查。不過,大多數人可通過藥物調理得到改善,一些人等到成年有性生活或生育後痛經就自然緩解或消失。
提醒:經期莫劇烈活動,加強保暖
醫生提醒,青春期女孩痛經雖少有內異症,但在保健上也不能太大意。特別是初潮的女孩,媽媽要告訴她們,經期不能做激烈的活動。因為激烈的活動可能導致經血逆流,這是最常見的內異症誘因。即使遇上體育考試,寧願沒分也不要有僥幸之心。還有,經期要適當戒口,盡量避免各種寒性食品和冷食,另外還要加強保暖。
醫生建議,如果經期隻出現輕度痛經,稍作休息有好轉的,一般不需就醫,可喝點紅糖老薑茶助緩解。但痛經嚴重或持續時間長,甚至月經幹淨了也還痛,就須盡早就醫。嚴重痛經時建議別忍,可臨時服用普通的西藥止痛片,少量短期服用不會帶來不良影響。
另外,中藥也可緩解痛經,但選擇要辨證,比如,很多人聽說過的烏雞白鳳丸屬於溫性成藥,更適合寒性痛經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