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和塑料什麼關係?塑料中也含有嗎?在台灣的塑化劑風波波及大陸及港澳的,到現在時間為止,已經發現在飲料、方便麵、玩具、指甲油、塑料製品。潛伏了近30年的塑化劑問題,已經開始包圍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
塑化劑,一種人工合成化學物質,主要運用於工業生產,添加在塑膠中可增加柔軟度、延展性,許多塑料製品都含有此物。但是,它如今經不法商人非法添加於食物中,玩具含量也沒有用量顯示,一時讓市民們“聞塑色變”。其實,記者發現,市民們特別關注食品“被塑化”事情,且不了解因自己操作不當,可能讓安全的塑料製品變成塑化劑釋放物,並被你吃進肚子。
被我們忽略了的“塑化劑”
塑料中合法添加,使用不當,當心吃進肚子
塑化劑對人的主要危害方式是什麼呢?華南師範大學生物與化學係黃教授回答說:吃進肚子。在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在加工、加熱、包裝、盛裝的過程裏可能會造成DEHP的溶出且滲入食物中。
塑化劑屬於塑料中的添加劑,常被運用於化工行業,“塑料產品為了增加柔軟性,一般會加入這種物質。”所以,各種塑料製品、塑料容器、保鮮膜中常能發現其身影。它無色無味,“柔軟”是其存在的一種方式,但大家憑肉眼一般也無法判斷是否含有,必須通過檢測才能發現。
台灣的飲料中加入塑化劑,這屬於非法行為,大家吃了“毒食物”理所當然會構成危害,這是有關部門正在“圍追堵截”的。而塑料容器中原本合理存在的塑化劑,卻常因人的不當使用,而在不經意間被吃進肚子。比如,用“非微波爐專用容器”加熱食物,直接用普通塑料裝食物入微波爐加熱,用不合格的一次性飯盒裝著熱快餐,用非食用塑料袋裝著滾燙的食物,戴著塑膠手套吃手扒雞……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畫麵,正是有些人太貪圖方便和便宜,食塑化劑讓原本無害的食品變成“毒物”,讓塑料容器變成幫凶。
黃教授提醒道,當心高溫讓塑化劑釋出。他解釋道,塑料製品分很多種,所能耐受的溫度也不一樣。所以,我們在超市購物時能看到有的塑料容器、保鮮膜會注明“微波爐適用”,或者寫著“微波爐專用容器”,說明這個產品能耐高溫,加熱後是不會變性變“毒”的。對沒有特別注明的容器你就要注意標簽上標注的“適合溫度”,而決定其用途。
“尤其是一遇熱就變軟、變形的塑料製品,一定不要用其裝盛食物。同樣道理,這類玩具也最好別買給小朋友玩。因為,兒童喜歡抓著玩具往嘴裏放。”黃教授說。
#p#副標題#e#
兒童節剛過,兒童常接觸的玩具含塑化劑,讓家長分外揪心。那麼,塑料玩具是否安全,孩子是否就不能購買塑料玩具了嗎?
據悉,我國目前對玩具中鄰苯二甲酸酯的含量要求並無相關規定。據5月31日全國玩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張豔芬回應媒體道“為確保嬰幼兒的安全,我國在即將頒布實施的嬰兒奶嘴安全標準中已對其限值進行了規定,限值和歐盟相同。”
那麼,在當下,家長又如何給孩子選擇合格的玩具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內分泌專科主任梁立陽副教授建議家長別一味圖便宜,購買來曆不明(如路邊攤、網站)的塑料玩具,找到產地、廠家,對消費者更有保障。特別是當寶寶處於喜歡咬玩具的階段,更是要對玩具嚴格把關。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兒科醫師譚小華曾向醫健館記者提到,孩子玩具總體要求原則是無味、不掉色、顏色不渾濁。如果要給低齡寶寶買玩具,孕婦在孕期就得購買,讓玩具暴露在空氣中散散味。
台灣媒體報道,部分不良企業在指甲油、香水、口紅等化妝品中,也使用塑化劑。但據6月1日媒體報道,廣東省保化檢測中心技術負責人介紹,在2007年版的《化妝品衛生規範》之中,已將6類塑化劑列為禁用成分。去年年底,藥監部門在市麵上部分知名品牌化妝品中沒檢出塑化劑,但為保險起見,新媽媽、準媽媽們別太貪靚,免得間接傷害寶寶。
多喝水,助排出
萬一孩子已經接觸了塑化劑,還有辦法補救嗎?黃儒強教授說,對於小量的塑化劑,人體的內髒具有一定的解毒功能。比如,對一個60公斤的人而言,一天攝取1.2~8.4毫克的塑化劑,是能通過代謝係統,自行排出體外的。但因為人體需要通過肝髒解毒,所以,如果長期地小量攝取,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根據海外實驗報告,人體每天食用10公升含有DEHP 15ppm(百萬分之)的飲料,長期下來才會有生殖器官疾病。
反而來說,大家隻要不是持續大量攝取這類物質,對身體造成危害的影響是較低的,不用特別擔心或去做檢查。如果懷疑自己吃了有此危險的食品,建議你多喝水,增強體內循環,加速塑化劑的排出。
但內分泌專家梁立陽提醒道:“持續不斷地小劑量接觸塑化劑,比一次性大劑量地接觸,造成的危害還更大!”這提醒大家,食品安全,注意塑料的正確使用方法、購買合格產品是需要長期堅持,養成一種習慣的。
無論你是否已經攝入塑化劑,請不要恐慌,如果你的家人有上述的症狀請及時就醫,如果你沒有請大家積極防禦,不能給塑化劑任何機會。